連長梁三喜出身貧寒,家中欠下一大筆債。臨死前的遺書,是一張欠賬單,囑咐妻兒用自己的撫恤金償還欠債,不要給國家、部隊添麻煩。
指導員趙蒙生出身軍人家庭,但卻沾染了一些不良習氣。他下調到連隊,是想曲線調動,回到父母的身邊。卻不想趕上戰爭,讓他進退兩難。但在炮火的洗禮,戰友們的感召之下,他很快成長為一名勇敢、堅強的戰士。
靳開來,連裡的牢騷大王,喜歡發牢騷,說怪話,但是每每切中要害,是首長眼中的刺兒頭。但他也講義氣,夠朋友,為了給戰友們解渴,他私自去砍甘蔗,結果不慎踩雷犧牲。死後,連一塊勳章都未能得到。
小燕京明明是**,但卻不搞特殊化,勇敢戰鬥,身先士卒,深受連隊上下的歡迎。但卻因為幾顆臭蛋,而犧牲了性命。
梁大娘,生下的三個兒子都為國犧牲。明明家裡欠下重債,但不要部隊的任何支援,用兒子的撫恤金,以及家裡湊得錢還清欠債。
吳爽,趙蒙生的母親,雖說是老軍人,但是卻已經墮落,為了幫兒子找好工作,她居然在戰爭打響前,給軍隊打電話要兒子撤出戰鬥。
雷軍長,小燕京的父親。明明身居高位,愛子心切,但是寵愛不溺愛,將兒子放到第一線去曆練。既是一位好父親,又是一位好領導。
……
這部刊登之後,立刻引起強烈反響。
一來,在此之前的軍事文學作品,對主角兒多神化,淨化,使主角高高在上,缺少人味。而《高山下的花環》,則通過真實的描寫,將英雄與人之常情統一起來,讓他們也因此變得越發鮮活。
二來,在此之前的軍事文學作品,往往忽略軍隊與社會的聯係,把軍營描繪得好像與世隔絕,世外桃源一般。
而《高山下的花環》則把軍營與社會,軍隊與人民,現實和曆史廣泛的連接起來,使得它的視野更廣闊的,主題也更深刻。
三來,在此之前的軍事文學作品,往往不敢刻畫衝突與矛盾。戰士與戰士之間,都是牢不可破的戰友情;戰士與首長之間,都是無可動搖的信任;戰士與人民之間,也是堅不可摧的子弟情……
而《高山下的花環》則大膽的揭示了軍內矛盾和社會矛盾,正視並深刻反映了現實生活的矛盾衝突,展現出了更深刻的社會內涵。
因此這部作品,在當時看來,是相當大膽的。
《收獲》雜誌編輯部就一度猶豫,要不要刊登這篇作品。
但最終還是總編輯吳釗拍板,同意刊登。
……
“居然寫出這樣的作品,不是給我們部隊抹黑麼?”
“這篇寫得夠真實。有人的地方就有衝突,那些粉飾太平的文章,真的不要再寫了。”
“這篇的確不錯,但是寫得未免太過。我們的部隊,不可能會這樣吧。”
社會各界對這篇議論紛紛,爭議很大。
有的讚同項南的這種寫作手法,認為他夠真實,夠深刻,夠感人;但也有人認為,項南是故意揭瘡疤,潑臟水,破壞當前的大好形勢……
《高山下的花環》引來的爭議,讓項南麵臨到了很大壓力。
首長都吩咐他準備寫檢討書,甚至要做好停職的心理準備。
實話說,如果項南不是聲名顯赫的戰鬥英雄、詞曲作家,就這麼一篇,就能讓他萬劫不複。
關鍵時刻,還是《人民日報》首先轉載了這篇,隨後《解放軍報》、《燕京日報》、《中國青年報》,《工人日報》等相繼轉載,使得項南麵臨的壓力一下子減輕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