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穩定的崗位,隻能打零工,有今沒明,甚至不得不冒險扒火車,盜竊貨物。為了幾毛錢的水,跟鄰村鬨,跟揚水站鬨……
這一卷故事中,項南也沒忘了寫真實的安永福、李水花的故事,不過名字給稍微改了一下。但是知道倆人過去的鄉親們一看,就知道是他們倆。
而這第四卷其實並沒有寫完,隻寫到了閩南來支援寧夏,建設閩寧村。少年馬六前往新韁尋找表弟,少女田禾前往閩南打工……
後麵的劇情,目前還沒發生,他想以後有時間再補上。或者直接留白,讓讀者去暢享西海固的未來……
這部,同樣是發給了人民文學雜誌社,並很快就被刊登了出來。
……
這部在刊登之後,再度引起不小的反響。
一來,這卷號稱是半自傳體,寫的人物、故事都有原型,自然引人矚目;二來,《江山如此多嬌》已經發行了三卷,正版加盜版的銷量加在一起,怕已超過千萬本。也即是說,有一定的擁躉。
三來,吊莊移民、閩寧合作,是國家推動的扶貧大戰略。而項南寫得正是這件事,而且還寫得這麼勵誌,自然受到官媒的一致熱捧。
推出之後,《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參考消息》、《中國青年報》等諸多媒體紛紛給予高度評價。
它們還結合和現實,對玉泉營、金灘村曆年的變化,給予了重點報道。此舉也讓原本籍籍無名的玉泉營、金灘村一夜成為全國矚目的焦點。
眼見於此,陳金山立刻趁熱打鐵,舉辦閩寧村招商引資會,邀請閩南的商人過來投資。
閩南人一向都是抱團的,而且還很會做生意。
如今多家官媒都在報道玉泉營經濟開發區,這就給他們發出了非常鮮明的信號兒。那就是國家很重視這塊地方,而國家都重視了,他們自然更要重視起來。
因為國家有移山填海之力。當年堔圳不過是個破落漁村,國家一說要發展,沒幾年時間,它就成為全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
而玉泉營那麼點兒個地方,國家說發展就能把它發展起來。他們要是現在不來投資,等再過兩年,想來都沒機會了。
因此,大會一開,就來了上千位投資人,把省裡都嚇了一跳。
而這些閩商到了玉泉營一看,發現這裡還真是不錯。
一來,這裡閒散勞動力非常多,而且人工成本也很低;二來,這裡的基礎建設不錯,電、水、路都有。
三來,這裡已經有麗人服飾、勸君酒業、德建果醋、永福罐頭等工廠。他們完全可以把配套工廠蓋起來。
比如紙箱廠、印刷廠、玻璃廠、紐扣廠、拉鏈廠等等,大樹底下好乘涼,靠著這四家大企業,不會缺生意。
另外,像電子廠、皮鞋廠、毛紡廠、家具廠、肉類加工廠等等,也都可以在這邊落戶。借助當地的廉價勞動力,以及畜牧業、林木業的優勢,謀求發展。
因此招商引資大會進行得非常順利,單是會上簽訂的投資意向書就有一百八十二份,總投資額達到了六千三百萬人民幣,預計將提供兩萬五千個工作崗位。
這足以惠及方圓百裡的百姓,而且也會讓當地的民眾,過上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