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工作做完了,就等著宋二他們賣豬回來了。
張翠翹從灶房出來,瞅見歸家的五郎,想了想,她問五郎:“你知曉何處在賣酒不?”
五郎放下手中洗好的冬寒菜(山葵)點頭:“我知道的阿奶!”
五丫湊上來:“阿奶我也知道,鄰村就有人賣酒,附近的人買酒都上鄰村!”
張翠翹很滿意孩子們爭寵的狀態,爭寵好啊,爭寵大家就會聽她的話,不給她找事兒!
“既然你倆都知道,那就一起跑一趟鄰村,買一甕酒回來!”
“要是抱不動,就讓賣酒的給你們送回來,千萬不要逞強,不然半路把酒甕給打碎了,哼!以後永遠彆想吃肉!”
“今晚大家吃肉你倆就看著!”
五郎跟五丫瞬間就緊了皮子,小雞啄米似的點頭:“知道了阿奶!”
張翠翹把錢袋子塞五丫手裡,叮囑他們:“剩下的給我拿回來,若是不夠,你們讓賣酒的來家拿,反正要讓他們送。”
兩個孩子認認真真地記下張翠翹的話,拿著錢袋子跑出門去。
院子被孩子們打掃得乾乾淨淨的,張翠翹想著晚上吃飯的問題,農家一年到頭吃不到啥好玩意兒,每到吃飯的時候,基本上是一人端個碗蹲在廊下或者是坐在院兒門口的們門檻上吃。
喜歡嘮嗑兒的,就端著碗去村裡的大樹下蹲著吃,大夥兒湊在一起,吹吹八卦,吹到天色暗下來再歸家。
整個家裡,就隻有一張食案,這張食案是原主張翠翹的。
這個時代吃飯是分餐製,桌子都沒有,就更彆說一張桌子吃飯的事兒了。
但張翠翹打定了主意晚上要饞死這幫不跟她一條心的兒子兒媳,故而一桌吃飯就非常非常地必要了。
她想起宋三奶奶家堂屋的榻上放著一張比較大的食案,就讓四郎去借回來。
等四郎把食案借回來之後,張翠翹就讓四郎尋兩張席子鋪在院兒裡,把借來的食案放上去,回頭她再把她的食案拿出來拚上,一張臨時的矮桌就有了。
“酒放到何處?”一道渾厚的男聲從院兒門外傳來,接著便見五郎跟五丫跑進院子:“阿奶,酒買回來了!”
他們身後跟著一身材不高,但很健碩的絡腮胡子男人。
張翠翹忙指著灶房:“靠牆放就行了。”
男人依言將大酒甕放灶房角落裡,張翠翹跟進去揭開蓋子瞅了一眼,一股子香甜的酒香撲鼻而來。
這是醪糟啊!
也就是甜米酒。
“我家的米酒是十裡八鄉最好的,就連長安的酒肆也來我家買酒呢!”
“這一甕酒一百個錢,你家孩子給了六十三個錢,還差三十七個錢!”
“等酒喝完了,你們拿著酒甕來打酒,一甕能少收十個錢。”
“我問你家孩子家裡有沒有酒當,他們說沒有,我就送你們一個酒當。”
說完,漢子從腰間扯下一個竹酒當,張翠翹道謝之後就拿去洗了洗,擦乾之後舀酒嘗了嘗,味道十分不錯,她將酒當裡剩下的醪糟倒進醃雞的盆子裡,那漢子看了欲言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