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幾天又回來說,明珠等人說得有道理,可能是主將不和導致的。
沈菡:“……”
她多少能聽懂一些,但他說得七零八落的,她也判斷不出事情的全貌,隻能當個閒話聽。
不過其中有一點令她印象深刻。
澎湖大捷到京後,玄燁曾高興地與她分享:“當時施琅幾番推脫,朕不清楚其中的緣故,很是生氣。不過念著施琅深知水性賊情,海上風浪不測,比陸上用兵要艱難數倍。朕既然不懂,就不應該瞎指揮,是以當時朕也沒有強令他進軍。現在看來他果然有能耐,沒了掣肘,不過數月,便拿下了台灣!”
沈菡雖然沒說什麼,隻是安靜聽著,但其實當時心裡很佩服他。
權力是很讓人著迷的。
一個人身處高位、大權在握的時間久了,會越來越難聽進不同的聲音,更或者根本就聽不到不同的聲音。
像沈菡自己,以前做小格格、小福晉的時候,經常能聽到紫芙和青衿給她提建議,她也很願意接受。
但自從她成了嬪、成了妃,她已經很久沒有聽到身邊人反駁她的話了。
明明她一直寬以待人,從來不隨意懲處宮人,也從來沒有‘因言罪人’。
但紫芙等人就是慢慢變成了‘應聲蟲’,偶爾提個建議都要猶豫再猶豫,小心翼翼的。
要不是沈菡時時提醒自己要自省,要克製權欲,在這種‘唯我獨尊’的環境中一呆十幾年,她絕對會變成一個固執己見,完全不容反駁的人。
相比之下,玄燁做了二十幾年的皇帝,他周圍幾乎都是完全臣服於他意念之人。
他掌握著天下人無法想象的權力,卻能克製自己不去外行指揮內行,知人善任,給予一個降將那麼大的信任。
實在令沈菡欽佩。
……
施琅攻占T灣後,朝裡又為了“該不該留守台灣吵起來”。
沈菡:“……”
她明白玄燁的好脾氣和好耐性是哪兒來的了,讓誰聽他們吵上二十幾年,脾氣和耐性也不能不好。
朝裡真正有見識和遠見的人其實並不多。
很多大臣根本不清楚台灣是個什麼地方,隻憑自己僅有的認識,認定其為彈丸之地,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提議‘遷其人,棄其地’。
沈菡:什麼鬼?費這麼大勁打下來,然後把這塊兒地方扔了?
還有更搞笑的,之前積極主張收複的大學士李光地,認為台灣離得太遠,不便管理,他提議最好的方法是把台灣讓給荷蘭人,讓他們‘世守輸貢’。
沈菡當時聽到這個實在沒憋住:“他是傻叉嗎?!”
把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地方送給外國人管理?腦子沒病吧?就這還大學士?
玄燁:“……”
傻叉?
這話怎麼不太像她的風格呢?
沈菡:“……”
現代人,難免對這個問題反應過激,一時激動,沒忍住。
她努力往回圓:“那什麼,我就是覺得他這麼乾也太傻了。地方再小也是咱們的國土,怎麼能交給外國人,外國人根本不可能和咱們一條心!”
玄燁以前從沒聽她對他的話發表過意見,這還是第一次。
而且,他可真沒想到她現在竟然已經有這種見識。
不枉他這兩年跟她嘮叨了那麼多,眼界確實見長了。
玄燁頗有些驚喜地讚她:“你說得對!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漢人尚且不能與咱們同心,何況西洋異人。朕雖篤好西學,但朕學習他們,隻是為了了解萬物之理,卻不是為了信奉他們。”
玄燁雖然重用南懷仁等人,予以他們極高的待遇和地位,但實際上,他對洋人一直懷有很深的戒備心。
因為他始終記得,雙方立場不同,他們所為之主是他們國家的皇帝,而不是他。
這也是沈菡覺得玄燁很神奇的地方之一。
玄燁作為一個古代人,接觸外國人比普通現代人都多,而且他當時年紀還非常小,‘自我’尚未成型,竟能抵禦住傳教士的描繪,做到‘學而不信’,意誌實在有夠堅定。
至於李光地等朝臣狹隘的想法,玄燁並不生氣,人無完人,即使他是天子,也不可能對所有事情都有正確的看法。
朝臣存在的意義,就是帶給他不同的聲音和建議。
而如何從中辨彆甄選出正確的答案,那是皇帝該做的事。
這大約也是玄燁比較倚重明珠的原因,因為他的答案往往最貼近玄燁心中正確的選項,在諸多大事中都能站對陣營——站在了皇上所在的陣營裡。
到底是該放棄還是該留守台灣,在朝中爭執了許久,玄燁縱是皇帝,也不能一意孤行。
為了統一眾人的思想,他反複給反對派做說服工作。
最後在說服諸多朝臣後,才召開議政王大臣會議商討。
明珠代為奏報會議商討結果,認為施琅奏請駐兵防守之議甚是恰當,並提議將鄭克爽、馮錫範等人及其家族遷至京師,編入旗下,不令在外省安置。
玄燁認為其所奏甚為恰當,‘即依行’。
——史載,康熙二十三年,清廷於台灣設一府三縣,總兵官一員,兵八千;澎湖設副將一員,兵二千,隸屬於福建省。
從此,台灣和大陸統一起來,其行政建製與內地劃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