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聽到這裡,就有些不大讚成了:“就算姨祖父想要把這門好親事給了曾家姑娘,姨奶奶也不能因為不想讓曾家兄妹占便宜,便讓怡君表妹嫁過去呀!怡君表妹的終身幸福,才是最重要的,沒有為了給曾家兄妹添堵,便隨便決定她婚配的道理。”
怡君在信裡也曾提過,她有些擔心祖母是一時上頭才會輕率做了決定,心中忐忑不安。不過她母親曾經細細打聽過男方的消息,覺得對方門風不錯,勸女兒接受,怡君才沒有說出反對的話來,隻是心裡的顧慮依然還存在。
周雪君、周華君姐妹則認為,周家三房不打算在邊軍將門子弟中為周怡君擇婿,日後周怡君會過上什麼日子,就很難說了。將門子弟中,但凡是人品不錯又有才乾的,十幾二十歲就能看出來了,日後隻要不是在戰場上夭折,前程也是有保障的,運氣再差,也有個六七品的官職在,頂多是駐守的地方偏遠一些,妻子身上的敕命或誥命卻不會打折扣。
可書香人家的孩子,父祖輩有出息,能做官,不代表兒孫們就一定能在科舉仕途上考出成績來。內閣的宰輔們,家中兒孫也有一輩子做白身的,隻能花錢捐官撐場麵。萬一周家三房看中的孫女婿人選日後考不中進士,甚至連舉人功名都沒有,又沒捐官,他的妻子便要比旁人低了一頭。將來周氏外嫁女們回娘家走親戚,聚在一起的時候,彆人都是將軍夫人,至不濟也有個七品的敕命,周怡君卻隻是個秀才娘子,那豈不是要被人看輕了?
周家的女兒一般都走穩妥路線,在門第差不多的將門子弟中擇配,也有許多人是嫁給平民出身的軍中後起之秀的。但嫁進讀書人家的,當真寥寥無幾。周家三房因為有周世功這個讀書人在,想要把孫女嫁給讀書人,也不出奇,但若是男方本身就家世平平,未來前程又充滿了不確定性,連個舉人功名都無法保證,這門親事真的值得去結嗎?
姐妹們各有思量,周怡君自己也拿不定主意。她本人對那年輕秀才倒是沒什麼反感,但也說不上有好感,甚至連麵都沒見過,都是聽祖父、父親、兄弟和下人們描述的。她自己對男方沒有感情,那婚事若是勉強,就沒必要湊合了。
海棠小聲跟祖母馬氏說明了周怡君的想法,馬氏若有所思:“大姐雖然厭惡曾家兄妹,但其實更討厭你姨祖父行事偏心,從來不曾正經為難過曾家兄妹,倒也不至於為了出一口惡氣,便非要怡君嫁去馮家不可。但她跟怡君她娘都挺看好這門婚事的,額聽她的說法,她婆媳倆好象見過馮家的太太和哥兒,才會覺得怡君嫁過去挺好……”
當然了,馬氏對自家大姐的判斷力是沒什麼信心的,不過她覺得周晉林之妻林氏比周馬氏要靠譜。既然林氏都認為這門婚事做得,那似乎也不必那麼排斥?
馬氏琢磨了一會兒,便忍不住哂道:“真是的,額作甚要替大姐操心她孫女的親事?!額自家孫女的親事都還沒著落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