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沉吟道:“許皇貴妃眼下應該更操心新君的登基大典吧?還有,她與太後遲遲不肯公布大行皇帝賜婚的旨意,不僅僅是因為遺旨涉及到了謀逆的宗室成員,還有新君的婚配令她不滿意的原因吧?否則隻需要刪除幾條不合時宜的賜婚旨意,就能讓大行皇帝遺旨照常頒發,有什麼好爭論的呢?有這麼重要的事在前,許皇貴妃哪裡還顧得上彆人?”
遺旨上關於新君的婚配,大概率不是周太後與許皇貴妃支持的人選,那會是張家那位嫡支千金,還是內閣支持的名門淑女?
如果是張家那位,她年紀比新君大四歲,本就不合適,周太後與許皇貴妃不同意是正常的,內閣也沒理由讚成。這兩方人都反對的話,就憑張家嫡支千金的支持者,有什麼底氣去爭?這一方勢力中的張恭嬪與太妃太嬪等人,都無實權在手,支持者中的宗室更是要低調避嫌。就算人數眾多,對上太後與內閣,還有新君生母,也是沒有底氣的,根本爭不起來。
如此看來,遺旨上寫的,應該是內閣支持的那位千金了。
海棠小聲問兄長:“這位千金是哪家的女兒?”
海礁也小聲告訴妹妹:“是大學士之女,在京城中久負盛名,才貌兼備,母親還是侯府千金。”這位姑娘的祖父是先帝朝的內閣次輔,祖母出自書香名門,父親是大學士,母親是侯府嫡女,哥哥從小有才名,她本身也被人稱讚是德才兼備的淑女。而且,她無論是父親一方,還是母親一方,都與孫派黨羽或吳門故生沒什麼緊密聯係,是難得的中立派。禮部尚書是她的姑祖父,因此也大力支持她成為新君的元配皇後。
若說有什麼不足之處,那就是這位姑娘的年紀比新君要大三歲,早年其實是定過親的,但男方少年夭折,這婚約自然也就不了了之了。大行皇帝為自己的繼承人挑選正妻人選時,再三斟酌之後,還是選擇了無視這一條,將這位中立派出身的姑娘納入兒媳候選人之列。
畢竟,能滿足這麼多條件又有才有貌的姑娘,家世、性情都合適的,當真寥寥無幾,一些小問題就無關緊要了。
海棠聽著,也覺得這位姑娘競爭力極強,那周太後與許皇貴妃又為什麼不同意呢?她們中意的是哪家千金?
海棠問了兄長,海礁便道:“說實話,我真不清楚太後與許娘娘支持的是哪家姑娘,宮裡根本沒有傳出過風聲。不過聽內閣那邊的動靜,大概率是位將門千金。我疑心會不會是周家女……”
若是周家女,海棠立刻就想起了周雪君。她進京與家人團聚,也快有一年了,眼下不知過得如何。她的年紀雖然也比新君大,但好象隻大一兩歲的樣子,論家世出身、容貌才華,似乎也不差。而且,作為外戚,周家有足夠的擔當,也足夠克製,不會貪戀權位,但也時刻牢記著守衛邊關的使命,怎麼看都是優質外戚人選。
這回宮變,周家的周四將軍同樣立下了大功,而周雪君正是他的嫡長女。若周太後與許皇貴妃是因此才堅定選擇周雪君為新君元配,那是十分合乎情理的。中立派的背景再好,在如今孫派勢微甚至眼看著就要倒台的時候,已經沒那麼重要了。從龍功臣之女才是更好的選擇。
不過,文官一方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周家固然是功臣,但也是武將。若是皇後出自將門,是否會減弱文官對新君的影響力?
眼下新君的婚配爭議,其實是文臣與武將之間的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