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皇帝去世,變法進行了這麼多年,成果也基本出來了。隻要新君不蠢,就會繼續推行新法,孫家父女下場如何,都不再重要了。
海棠歎了又歎,十分鄭重地對兄長海礁道:“哥哥,我覺得眼下還是彆考慮對付孫閣老的事了,先讓陶嶽陶大人與周家了結舊怨,友好相處吧。”
海礁也理解她這話的意思:“我明白,孫閣老是塊硬骨頭,沒那麼容易啃下來,咱們不必著急,一步一步慢慢來就好了。周家如今還執掌著邊軍大權,幾位少將軍還安然無恙,老元帥也活得好好的,孫閣老暫時拿他們沒辦法。周家就是吃虧在朝中無人,因此出事時,無人替他們說情。可要是陶大人願意在禦前為周家說項,皇帝怎麼也要給表弟一點麵子的。”
海棠問:“周家在朝中就真的一個盟友都沒有嗎?全靠太後撐場?他們沒少在糧草軍資上頭吃虧,多年來就沒想過要在朝中找人?”
海礁道:“周家除了祖傳的鎮國公爵位以外,還有個承恩侯爵位,如今是太後的四弟拿著。他這一房常年待在京城。不過周四老爺不是武將,而是讀書人,還是出了名的書畫名家,人緣很好,交遊廣闊,隻可惜不曾入朝,傳遞消息還罷了,軍中事務完全插不上手。”
當然,西北邊地出身的讀書人,入朝為官後也會為周家說公道話。隻是這樣的人太少了,官位也普遍不高,影響不了大局。
周家手握兵權,怕引起皇帝猜忌,所以十分老實。反正宮中還有太後在呢,周家又有擁立之功,哪裡想到便宜外甥會翻臉呢?
海棠隻覺得周家實在是太過老實了。在糧草軍資上吃了多年的虧後,他們就該學會變通才是。懂得組建商隊賺錢換糧草物資,怎麼就不懂得花點錢去收買京中的皇親貴族與權臣呢?隻要有人願意幫忙說話,周家何至於屢屢吃孫派的虧?
行了,海棠也不想多說什麼,隻跟哥哥海礁說自己的想法:“周陶兩家嚴格來說並沒有仇怨。周太後對陶慧太嬪的怨氣……與其說是因為陶慧嬪給常貴妃薦的人可能害死了孝明太子,倒不如說,陶慧嬪本身就有可能是常貴妃一派的人。”
陶慧嬪若不是與常貴妃本就交好,也不會把侍女托付給後者。而常貴妃既然是先帝最寵愛的妃子,自然沒少與周皇後爭風吃醋。陶慧嬪極有可能作為常貴妃的跟班,曾給周皇後添過堵。
但陶慧嬪死得早,沒有參與過謀害孝明太子。她留下的德光皇帝過去是個小可憐,常貴妃與紀王風光時也沒見多關照他幾分,還讓他生出了滿腹怨氣,隻能去求得周皇後的庇護,想來周皇後也是因此才願意接受這個養子的。
既然如此,周太後與陶慧太嬪之間就沒什麼不可化解的仇怨了。無論前者以前是怎麼想的,現在她快死了……周家是否有可能說服她以周家未來為重,主動向皇帝提出,追封陶慧太嬪呢?
隻要她主動提出了這件事,過去三十一年裡皇帝對她生出的怨言,都會隨風消散的。
海棠壓低聲音道:“難得陶嶽陶大人作為和談主使來到了西北,哥哥讓爺爺與表叔公去勸勸周家人吧。孫閣老的心腹就在和談使團裡,若想和談成果如周家的意,陶大人是必須要拉攏的!隻要能讓西北多太平幾年,邊地軍民能少吃些苦頭,有什麼事不能讓步呢?陶慧太嬪追封太後,也不會影響周太後的尊榮。反倒是周家如今的處境,很需要有一個得皇帝信任的近臣為他們說好話……”
至於陶嶽大人這邊,就要看他是否還在意謝文載這些舊友了。倘若他依然重視故交,那麼對於庇護了謝文載等人二十多年的周家,多少會有幾分好感吧?
大家都是為了國家和百姓好,若是周家願意先退一步,陶家又何必拿喬呢?陶家雖是皇帝至親,卻勢單力薄……
陶嶽陶大人若是對皇帝行事有所不滿,難道就不想給自己增加籌碼,好去改變朝中的格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