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口信(1 / 2)

周馬氏驚聞家中秘辛,回到院子裡的時候,腦子還在嗡嗡作響。

明明是馬老夫人做錯了事,挖邊軍的牆腳,怎麼如今就變成邊軍欠了周家三房的錢,所以周家三房如今要占邊軍的便宜,也是理所當然的呢?

明明是馬老夫人不講道理,要強奪兒媳周馬氏的嫁產,如今卻又變成周家三房媳婦理當為夫家掏銀子了?

她受了三十多年的委屈,反倒是占便宜了?哪有這樣的道理!

周馬氏心亂如麻,這一晚上都沒睡好,第二天起來,就覺得頭痛欲裂。轉頭看丈夫周世功,臉上也掛著兩個大大的黑眼圈,精神萎靡,正打發人往外放話,說繼母病了,妻子要侍疾,家裡閉門謝客,無論是外客還是親友族人都不放進門來。

他本人還要往衙門裡告假呢。

沒想到被派去告假的家人回來時,帶回了堂兄鎮國公的口信,讓他好生在家養兩個月的病,將家裡的事處理好了,年後再上差也不遲。倘若不能將挖人還私建玻璃作坊的事處理妥當,平息眾怒,以後他都不用再往軍中去了。這麼愛錢,何不留在家裡盤算掙錢的勾當?還做什麼官呀!

周世功頓時頭痛起來。沒想到這事兒把長房的大堂兄給驚動了,還拿官職來威脅他。

他本是科舉出仕,卻因為隻考了個同進士出身,在官場上總是受人鄙薄。他受不了那份氣,索性辭官回家,靠著周家在西北邊軍的關係,在軍中謀了個閒職,不過是聽著體麵罷了,其實沒啥公務可做。可他要是連這閒職也丟了,以後再想起複就難了。他好歹也是大將軍嫡長子,怎能甘心閒賦在家?還是因為犯錯才丟的官?!

玻璃作坊的事,他心裡與繼母是同樣的想法,並不覺得自家從邊軍的好買賣中分一杯羹,是什麼大逆不道的行徑。可有些事,自己在心裡想想沒問題,卻不好說出口,一說就是自己沒理了。

父親貼補軍費、養活老兵、傷兵,把家底都給掏空了,可外人根本不知曉。若不是繼母拿出賬本給他看,他還以為自己家裡依然富足呢!沒想到三房的祖業隻剩下個空殼子,完全靠繼母拿嫁妝支撐排場。他倒是有生母留下的嫁妝,但幾十年下來已消耗得七七八八,剩下些顯眼的田莊房產,不好變賣,還得留著慢慢生息。

繼母提議建玻璃作坊,原也是好事。如今玻璃生意利潤豐厚。長安作坊出產的玻璃器打響了名聲,吸引了許多來自京城、江南與蜀中的富商前來進貨,可作坊出產的玻璃器根本沒那麼多,連肅州、甘州出產的玻璃器加上,也依然供不應求。三房若建了玻璃作坊,隻要能燒出玻璃器來,直接在長安就能賣給商人們,連送貨都不必操心了,是穩賺不賠的好買賣。

若是鎮國公府那邊實在不許,等小作坊燒出的玻璃器賣得一筆錢,能補上三房的虧空,再有些盈餘能另置產業,維持家中開銷,最好再有些盈餘貼補一下周晉浦,那這小作坊關了也無所謂。

周世功心裡,其實也知道這種事容易犯忌諱,隻要家裡境況還過得去,他就不想跟鎮國公府鬨得太僵。哪怕他覺得邊軍欠了自家,也不好意思公然占邊軍太多便宜。畢竟亡父生前做的好事,隻有自家人知曉,說出去就有違亡父本意了。

不能說出亡父生前事跡,周家三房挖邊軍的牆腳就不占理了。錢財隻是小事,他與兄弟兒孫們畢竟還要在軍中混下去的,周晉浦日後想在長安過得好,也少不得族人與邊軍的關照……

這麼想著,周世功便將鎮國公周世鼎的口信告訴了繼母馬老夫人,道:“此番母親受委屈了,隻是大堂兄已經發了話,我們家實在不好再惹怒他。母親就先在家裡裝幾個月的病,等明年事過境遷了再說。兒在後院給母親收拾出一個佛堂來,母親每日過去念個經,祈個福,隻當是散心了。兒過幾天就跟大堂兄說,您已經知道錯了,請他看在父親的份上,不要再與您計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