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從兄長處聽完整件事,不由驚訝:“這件事我怎麼沒聽表叔公提起過?照理說,莊同知那邊沒理由瞞著他這個老朋友呀?還有,既然趙都指揮使收到莊同知的信後,馬上就回信了,那平陽府趙家族人那邊的消息,哥哥又是怎麼知道的呢?”
海礁笑道:“陝西與山西緊挨著,兩地人員往來還是挺密切的。尤其是延府衛那邊離得近,有些武官便是平陽府出身,還有咱們這邊的人被調去蒲州千戶所執役的呢。兩邊時不時便有人探親往來,想知道平陽府的消息有什麼難的?蒲州千戶所的千戶就是平陽府人士,老家被那個平陽府同知禍害得不輕,還死了一個遠房表叔。可惜他沒有靠山,就算往上告,也會在府城被壓下來,連老家的親友都被警告了。他一肚子怨氣,可沒少向身邊的人吐苦水。過年到長安述職探親的人多了,自然就有人把消息帶到長安來。”
由於西北邊軍被孫家針對多年,在長安城中,軍中人士過年串門,吐槽孫家便是最熱門的話題之一,雖然今年被杜伯欽的醜聞與金家凶案分走了不少熱度,但依然是必不可少的經典,曆久不衰。
說實話,那平陽府同知仗著是孫家姻親,在平陽府胡鬨一通,若不是當地官員百姓忌憚孫家權勢,早就對他動手了。關於他的消息,在陝西境內的延安衛至華山衛一帶都不是什麼秘密,隻是與邊軍無關,便沒什麼人傳到長安城來罷了。
不過,如今山西都指揮使司的都指揮使要對他一個小小的平陽府同知動手,他的氣數也算是走到了儘頭。就算他是孫家姻親又如何?孫家自己尚要麵對潁川侯府的怒火,又哪裡能騰得出手來救他一個自作孽的小小同知呢?
海棠期待著在不久的將來,能聽到這個貪官的後續消息,卻聽得海礁又道:“趙都指揮使給莊同知的信,還提到了另一件事……不知是不是他從潁川侯府那邊聽來的風聲,據說陝西、山西兩地的武官,年後很可能會有一撥輪換調動。”
海棠怔了怔:“這是什麼意思?”
海礁搖了搖頭:“我也說不清楚。有幾個將門子弟都說,他們的父叔長輩有可能會調到山西都司麾下,而山西那邊的武官也有可能要到陝西都司麾下任職。因此他們十分在意趙都指揮使的性情為人。這是從京裡傳來的消息,有八成真。天知道是不是皇帝又有新花樣了?如今周家一心要與皇帝緩和關係,若隻是少許幾個人的調動,是不會不應的。”
海棠皺起了眉頭:“哥哥上輩子可聽說過這件事?”
“沒有。”海礁很肯定地說,“上輩子直到鎮國公周老元帥去世,周家失去了兵權,才有外地武官調進西北邊軍的事發生。不過,西北邊軍的將軍們,一個都沒被調走過。”
上輩子沒發生過的事,這輩子卻發生了。這意味著什麼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