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我所料不差,你們這十多人便是遼國用了不少時間從舉過千萬人中挑選出來的蹴鞠高手,並對你們進行了高強度的訓練,才會有今日如此優異的表現吧?可以說,這次向我大宋提出蹴鞠挑戰是你們蓄謀已久的策略,為的就是取得這一場勝利。我說的可對嗎?”
蕭失忽是個耿直的契丹漢子,在麵對判斷正確的孫途時,竟是無法撒謊否認,隻能沉默以對。但光看他不作反駁,在場人等便都知道孫途所言非虛了。
而後,又聽他繼續說道:“可反觀我大宋朝廷呢,我們不過是倉促應對,隻從禁軍中選拔出了幾個平日還算善於蹴鞠的軍將來與你們同場較技,再加上他們都早有忍讓之心,最後敗給你們也在情理之中了。若是我大宋當真要取得這場勝利,以我舉國皆精於蹴鞠的現實,難道還會選不出一支可以完勝於你們的蹴鞠隊伍來嗎?彆說去舉國搜尋了,隻消在這東京城裡,讓我這個朝廷小吏細細一找,也能組成一支隊伍把你們輕鬆擊敗!”
“哈哈哈……你簡直是強詞奪理,就憑你,也想戰勝我們?”對方受此一激,頓時上當,大聲反駁了一句。
“怎麼?你是不信嗎?可敢與我一賭,給我三五日時間,等我隨便找來幾名善於蹴鞠者再與你們踢上一場,以定輸贏!”孫途說著,目光完全落定在了對方身上,臉上還擺出了一副諒你也不敢的氣人表情來。
“有何不敢!”蕭失忽激動之下一口就應了下來,直到話一出口,方才驚覺自己落入到了孫途的算計之中,頓時臉色為之一變,緊張地看向了陳襄南那邊。
陳襄南此時的臉色也有些難看,孫途跳出來這一番攪和確實打亂了他的全盤計劃,在耶律箭小聲吩咐了兩句後,他才站起身來,衝同樣麵帶異色的趙佶說道:“宋皇陛下,外臣以為此事可不能因他二人一言而決,畢竟事關宋國榮辱,還望陛下三思之後再作聖裁。”
雖然沒有把話說透,但其中威脅的意思還是傳遞了過去。要是宋人當真接受了孫途的這一說法,那雙方必然將再戰一場。而一旦接下來一場賽事宋人再輸了的話,對大宋的傷害可比今日這場友誼賽要強得多了,其中輕重他們自然要有個權衡。
趙佶臉上也果然露出了極其糾結的表情來,他確實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可再賽一場,朝廷就真有把握取勝嗎?尤其是那個跳出來反駁遼人的臣子,雖然他對此人似乎還有些模糊的印象,可也知道其身份低微,真個可信嗎?
同時,一乾官員也都在私下裡小聲嘀咕起來,幾乎八九成的人都不看好孫途真能帶人扳回一城,畢竟大家都知道今日上場已是東京城裡的頂尖蹴鞠高手,換人之後隻會輸得更慘啊。
唯有童貫,此時卻是一陣驚喜,心裡不斷地權衡著利弊,想著是否要順水推舟,向天子進言再賽一場。畢竟他可是今日這場蹴鞠賽大宋方的主負責人,要是就這樣失敗收場,他不但臉上無光,在天子麵前也會吃些掛落。可是,再賽一場的風險也同樣很大,要是再敗的話,他可真就有罪了。
就在所有人都在等著趙佶做出決定的時候,他身旁一名皇族子弟突然起身來到其跟前小聲地說了幾句什麼。這讓本來還有所猶豫的趙佶終於有了決斷,他看向了孫途:“孫途,你當真有把握取得勝利嗎?”
“臣既為大宋臣子,自當竭儘所能守護我大宋榮耀。若陛下肯讓臣再組隊伍,臣定能擊敗遼人,取得勝利!”孫途當即拱手應道,語氣肯定。
“那就如你所言,遼使,咱們兩國就再賽一場!”趙佶最後拍板道。
而這一回,群臣除了有些擔憂外,又不禁驚訝地看了看孫途,這家夥何德何能,居然能讓當朝太子開口為他說話?
不錯,剛才出言為孫途說話從而讓趙佶做出決定的青年正是當今太子趙桓!
而孫途本人,此時則是長長地舒出了一口氣來,如此一來,自己總算是抓住了這千載難逢的機會,可以從眼前的困局中脫身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