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孫途的決心(1 / 2)

帶著倉庫到大宋 路人家 4152 字 11個月前

其實孫途如何能不明白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道理,更深知自己的不斷立功崛起必然會被許多人視作眼中釘,欲除之而後快。倘若想要確保自身安全,最好的做法就是低調做人,莫要再多生事端,落人口實才好。

可他更清楚留給自己的時間隻怕是不會太多了。雖然對宋朝曆史所知有限,可孫途也知道或許用不了太久真正的潑天大禍就將降臨到這方土地之上。而他要做的,就是在此之前積蓄起足夠自保,甚至是救亡圖存的力量來。

以往的孫途沒有那實力,想的就隻有能保住自己和身邊人罷了,但隨著他在青州立穩腳跟,想法就漸漸發生了轉變。那些肯為了他辛苦操練,英勇作戰的將士他何忍最後拋棄了他們?還有那些淳樸勤勞的百姓,一旦中原大變,最先遭殃的必然就是最無辜的他們,他又怎麼忍心看著他們被人屠戮呢?

如果說以前的孫途隻是時空過客,對大宋朝廷,對天下百姓都不存在什麼感情,隻想著自身安全的話。那如今的他已經和太多的人有了羈絆,已經開始想著如何去拯救這些人了,哪怕要做到這一切依然太難太難。

隻憑他麾下的兩三千的青州軍,哪怕被他操練得再是精銳,想要守住一方天地,保護境內百姓怕也是力有不逮。所以他才會想法兒團結山東全境的官軍兵馬,即便在兵力上依然不夠看的,但數萬軍隊隻要運用得當,操練得足夠精銳,就有了自保本錢了。

所以此時即便明知道這麼做後患無窮,孫途也隻能昂首挺胸地往前走,無論接下來會麵對什麼樣的艱難困阻,他都已無法回頭。

孫都監的決心既下,顧同舟自然不敢再做阻礙,之後幾日,各州都監、團練等武官便陸續帶人趕到了濟州,一方麵是參見孫途這個新任的本路兵馬都監,一方麵也是為了響應他之前提出的團結山東境內各州府官軍的倡議。

雖然這些人不可能真把麾下的一兩千廂軍全部拉來,但幾日裡抵達濟州的兵馬依然迅速達到了三四千之數,幾乎每一位武官都會帶上兩三百的親軍,那都是各州廂軍中的精銳。

隻是這些他們自以為的精銳落到孫途和青州軍的眼中就根本算不得什麼了。這些駐紮在濟州城外的幾營兵馬縱然衣甲鮮明,兵器閃亮,可那股子如同草寇般的鬆懈勁兒,以及營中亂糟糟的模樣,還是讓曾站在城頭眺看過諸營的孫途連連搖頭,也隻有一支來自東平府的百人騎兵隊伍讓孫途覺著眼前一亮,與周圍的其他兵營裡整日喧嘩,不時有人購買了酒菜進入不同,那邊營地裡卻是靜悄悄的,不時還有操練聲傳出來。

不過孫途暫時也沒有將自己的不滿給展露出來,在那些軍官陸續趕來參見自己時,他也很是客氣地和他們見了麵,說了不少賣好與鼓勵的話兒。直到二月初十,眼看著再沒有其他州府官軍到來,他才將一眾武官聚集在了一處,開始正式訓話。

這場山東境內多半州府中級軍官參與的會議就設在濟州廂軍的軍營中,在寬闊的指揮大廳內,十多名將領排坐兩邊,孫途則高坐上方,俯看著這些自己的下屬,半晌後才笑道:“各位將軍此番能受我之邀前來實在是讓孫某大感驚喜啊。”

“孫都監言重了,我等既為朝廷官員,自然也是希望能為朝廷,為轄區內的百姓儘一分心力的。”

“是啊孫都監,我等不才,也就隻是守著一些城池而已,無論如何都比不了您能率軍屢次攻滅賊寇山寨。這次你提出聯合山東境內諸多廂軍一起對付境內賊寇,我等自然是要聆聽教誨的。”

這些家夥一個個都顯得很是恭敬,話也說得很是好聽,但孫途卻並沒有太當回子事。因為他很清楚眾人說到底還是因為自己身份的改變才不得不接受這一安排,哪怕現在朝廷任命自己的文書尚未送達,卻也足以讓他們妥協了。

在等他們說了好一番廢話後,孫途才肅然道:“你們覺著本官為何會生出這樣的念頭?”他沒有為難這些人的意思,立刻就自己給出了答案:“其實這也是受了那些賊寇的影響。想我青州軍於去年攻打三山時,二龍山就曾動過與桃花山結盟的心思。而在攻打二龍山時,更有梁山泊的賊兵突然出現在那裡,差點就能和二龍山的賊寇合兵一處與我軍一戰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