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北進赴遼(2 / 2)

帶著倉庫到大宋 路人家 4430 字 10個月前

如此一想,其實趙佶和童貫所定下的策略也並不算錯。他們唯一的過錯就是高估了自身實力,低估了遼人,尤其是女真人的凶悍能戰。

而隻要一想到不久的將來這等可怕的場麵將從黃河以北地區轉移到人口更家稠密的長江一帶,孫途就越發覺著後果嚴重了。隻可惜,以自己如今的身份地位,根本不足以引導改變大宋國策,最終隻能看著整個北宋王朝一步步邁入死亡的深淵。

正因為懷著如此沉重的情緒,此後一路行來孫途的興致都不太高,就連對這北方的山河風貌他都無心多作留意。好在,之後總算是有了幾座堅城,才重新讓他們看到了一些本就該有的百姓生活。

這些城裡的百姓雖然比不得南方富足,卻也還算安居樂業,不用擔心時刻會有遼人騎兵偷襲殺戮,也能住上屋子,一日兩餐不會餓肚。

童貫到了這時候也低調起來,不再頻繁地與當地官員飲宴,反倒是抽出不少時間來與沿路的邊軍將領見麵。此時,孫途也總算是看出童貫在邊軍中有多大的威望了,彆看他隻是個太監,還被文官與後世稱之為六賊之一,可卻深受邊軍將士的愛戴,每到一營,都會贏得陣陣歡呼,他們還會特意派人一路護送童貫往北,直到進入下一處軍鎮轄地,這些兵馬才會告辭離開。

孫途等人看在眼裡,對童貫的看法也多少有了些改變。本來他們都以為童貫能有今日地位隻是因為常年陪伴天子深受寵信才得來的,可看邊軍將士那發自真心的表現,就可知道他確實有自己的一套本事,想必也沒少為將士們說話辦事。

在陸續穿過了數道邊鎮關卡後,這支使者隊伍終於在四月底時抵達了真正的宋遼邊境所在,大宋北邊的最後一道要關——雁門關。

這是一座位於兩山之間的高大雄關,光是關牆就足有十多丈之高,北邊的石牆更是厚達五六丈,莫說是這時代的普通攻城兵器了,就是後世的一般火炮來轟,短時間裡都未必能轟得開這座堅關。

而且,此關內還屯守了上萬邊軍精銳,雖然這些兵卒看著好像遠比不了禁軍和青州軍強壯剽悍,但孫途卻能從這些將士的身上感受到不一樣的殺氣,那是真正經曆過生死錘煉,多少次從死人堆裡爬起來才能鑄就的可怕氣質。

可以說,正因為有這支軍隊駐守雁門關,遼國才不敢大舉進犯中原,唯一能做的,就是派出小股部隊對後方進行襲擾,卻也無法對大宋造成太大的損傷。

察覺到這一點的孫途對這裡的守軍自然是肅然起敬,留在此地時,他們的態度也是格外不同,這也讓他贏得了此地不少將士的好感,也讓他們記住了這個打從南方而來的京東路兵馬都監。

在抵達雁門關後,童貫並沒有急著繼續向前,而是派人先和北方的遼人接觸,將自己出使遼國的身份給傳遞了過去,等候那邊的反應。

然後,他們便在雁門關一帶暫時留住了下來,孫途也趁機到關外之地走了走,憑吊了一下在此處作戰而死的大宋英雄,以及那個其實並不存在,卻為兩國和平而不惜自儘身亡的大英雄——沒錯,那就是遼國南院大王,宋國丐幫前幫主,蕭峰蕭大俠。

雖然這裡不可能存在什麼亂石林,也沒有蕭遠山跳崖前徒手所刻的石壁絕字留下,但立在雁門關外,感受這裡的風起雲湧,就難免讓孫途想到了這一故事中的英雄人物。

在此逗留了有好幾日,直到過了端午節,遼國那邊才終於有了回話,準許大宋使節人境。不過他們也提出了要求,此番入境的宋人隊伍不得超過一千!

對此,雖然有人不滿,但童貫倒是沒放在心上,很快就應了下來。

於是五月初七日,使團隊伍再度北上,真正踏入到了遼國境內。而作為護衛之一的青州軍則在雁門關留下了大半,隻有兩百人隨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