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宋使在路上(2 / 2)

“那依著你的意思卻該如何是好?那童貫來我大遼一定彆有居心,說不定就是想以使者身份來竊取我大遼諸般隱秘,難道我們就要坐視他們得逞嗎?”耶律思不達倒也不敢和遼國朝中聲名顯赫的耶律大石為難,隻是嘴上卻不肯相饒。

“我也隻是說有可疑,在他們沒有做出什麼舉動前,怎能動手。當然,必要的防範還是要的,今日來和你們商議,就是為了讓你們各部司幫著一起配合,看住了這支宋使隊伍。還有,之前宋國那裡還有消息傳回來,說是童貫在離開汴京後還在外逗留了一段時日,我們要做的,就是從他手下人口中套問出其中原委。”

本來,耶律大石他們是打算和這些人好好商議,而不是直接下達命令,不然會惹來對方的不快。但現在話說到了這個地步,他也就不再有太多顧慮,轉眼就把自己和耶律雄格定下的對策給吩咐了下去:“至於接待宋使的人選,還是由陳襄南等幾個漢臣來,再由我出麵安撫一番,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雄格暫時不用見他們,先放他們在此幾日再說。”

對此,這些都沒什麼異議,於是這場會議終於在很快的時間裡結束,這些遼國高官也即刻起身散去。一邊往外走著,還有人口中嘟囔著:“這點小事也要特意將我等叫進南京,這大石林牙是越來越像漢人了。”

“嗬嗬,這也在情理之中,畢竟大石林牙乃是我大遼百年來第一個能與漢人在詩書上一爭短長的奇才嘛。說不定要是由他來主政,我大遼將有一番新氣象呢。”耶律思不達似是幫著解釋了一句,隻是其眼中卻有道異芒一閃即逝,周圍人都沒幾個發現了的。

堂上的耶律大石聽了後,隻能抱以苦笑,看著同樣無奈的耶律雄格:“雄格,我們接下來還是得小心著些才好哇。”

“我知道,你辦事我放心。”耶律雄格溫和一笑。他雖然沒有如耶律大石那般有學識涵養,但作為遼國真正的重臣,在這等大事上也表現得極其沉穩,可不像其他人那麼的張揚。

“再過上幾日,宋使隊伍就到了,我們可得好好準備一番。”耶律大石轉身看了看外頭空蕩蕩的院子,輕輕地吐出了口氣來。

¥¥¥¥¥

此時,被耶律大石所惦記的宋國使節隊伍確實已經離著南京越來越近了,而在這一千人的隊伍旁邊,如今還多了一支兩千人的遼國軍隊。他們明為保護,其實卻有監視的意思在裡頭,畢竟一支敵國精銳深入本國腹地總是叫人不敢放心的。

而在進入到遼國境內後,孫途也發現自己之前的一些想當然的常識是錯誤的。比如他一直都以為兩國摩擦不斷吃虧的必然是宋人,可在入遼境後才發現其實遼人百姓的日子也是苦不堪言,幾乎和宋人沒什麼兩樣。顯然,在遼國派出隊伍去宋國打草穀時,宋軍也沒客氣,照樣騷擾遼地,也在他們的土地上肆意搶掠燒殺。

而這麼一來,也讓遼人對宋人充滿了仇恨,在見到打著宋國旗號的使者隊伍經過時,村鎮中的百姓都是一副隨時可能殺過來的架勢,要知道這還是在他們邊上有遼國邊軍的“保護”下呢。

而且,更讓孫途,以及許多宋國將士感到吃驚的是,這些遼國百姓絕大多數都是漢人。本來嘛,遼國分南北治民,安置在南邊的也都是漢人百姓了。

在孫途原來的概念裡,遼地漢民應該是對契丹人充滿了仇恨的,隨時都會爆發起義,而對宋國大軍則充滿了期盼。正所謂“遺民淚儘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嘛,但現實中卻壓根是顛倒過來的……

其實隻要仔細想想也就能理解了,尋常百姓哪來的家國之念,對他們來說最要緊的就是生存和吃飽穿暖,隻要統治者能做到這點,管他統治自己的是外族還是漢人呢。

而現在,遼人至少還能讓他們吃上飯,倒是宋人總是侵擾他們的安寧,如何還會有盼著敵人來的人呢?

懷著有些複雜的心思,孫途一行終於在入遼地十日後抵達了南京!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