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邊,陳襄南正滿麵自豪地跟童貫介紹著幽州城的風土人情,同時也帶上了此處兵甲之盛,話裡話外的意思是很明顯了,那就是你宋人彆再打我南京主意,不然隻會崩掉你滿嘴的牙。
在有些詭異的情緒裡,眾人來到了一處占地極其寬廣,看著住進幾千人都綽綽有餘的大型館驛。陳襄南這時才笑著道:“童樞密,這裡便是我家大王為你們安排的住處了,一切吃喝用度都已安排妥當,裡頭更準備了上百仆役,你但有吩咐,他們都會照辦。下官尚有事情要忙,就暫且告辭了。”
“陳侍郎且慢,本官此番前來乃是代我大宋天子來見大遼皇帝的,卻不知你等何時能安排此事?還有,我既到了南京,也總是要見一見你家南院大王的吧,不知……”童貫卻不忙著與他分彆,當即就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這個……我朝皇帝遠在臨潢府,想要見到可有些困難。至於我家大王,最近因有些政務需要處理剛出了城,不過想來過上幾日自會召見童樞密。你且先在此寬候幾日。”陳襄南有些為難地給出了答案,便正式告辭離開。
童貫這回倒沒再多說什麼,隻是在目送其離開時,臉上露出了一抹玩味的笑容來,這自然是沒有逃過孫途的眼睛了。
等他們進入館驛,下麵的人開始安頓一切時,孫途便好奇地跟童貫打聽起剛才陳襄南的反應來。見此,童貫便笑道:“他所以如此,乃是因為覺著有些不好啟齒。你是不知道如今這遼國皇帝耶律延禧可是個不安分的主,他最鐘愛的便是率著自己的親軍四處狩獵,捺缽四方,彆說幽州這裡的遼國臣子了,就是他們上京的那些朝中重臣,想要找到自己的皇帝也得花費不少時日呢。所以當老夫提出要見他們皇帝時,他才會感到為難。恐怕此時我等來使的消息才送到上京,等找到耶律延禧,怎麼也得等到一兩月後了。”
孫途不覺聽得有些發愣,這天下間竟還有如此不靠譜的皇帝嗎,居然遊獵四方,讓臣子們都不好找他的下落了。怪不得如此強大的遼國會在短短時日裡就被女真金國迅速覆滅,這都是自己作死的呀。
與此同時,他又想到了大宋國內那位道君皇帝。其實趙佶的情況也不比耶律延禧好多少,他倒是一直待在汴京城裡,可對政務也不並上心,倒是對其他許多藝術類的玩意兒花費了大量心思。
可以說這一南一北,一文一武兩大亡國之君確實登對,也確實給金人的崛起創造了最為有利的外部條件。
心思轉動了一番後,孫途便又問道:“既如此,那咱們接下來卻該在此做什麼?難道就等著他們做出安排嗎?”事實上,直到現在他都還沒徹底明白童貫來遼國的目的所在呢。
雖然其中有一點是為了給與金人結盟打掩護,畢竟誰能想到童貫會大膽到在出使遼國的半道上和金人達成夾攻遼國的盟約呢?可是現在這一主要目的都已達成了,那他們再赴遼國,深入遼之南京又是為了什麼呢?
“其實老夫此來還有兩件要緊的事情需要處理,見不見他們的皇帝倒在其次。”童貫這時臉色也鄭重起來,轉頭看了看屋外,發現有自己的兩名貼身親衛守著,並無任何外人靠近,這才壓低了聲音道:“其一便是嘗試著接觸遼國漢臣,希望能與他們達成某些協議,為將來的攻遼做好準備。一旦兩國開戰,隻要這些人在後方做些手腳,我們便可一舉而勝了。”
孫途聽後不禁略皺了下眉頭,這真能成嗎?
一路而來的遼國漢民都無故國之念,這些已經當了官的漢人官員會冒著殺頭抄家的風險幫助宋國?
童貫並沒有在此事上多作解釋,隻是道:“當然,此事與你無太大關係,老夫自會處理。不過第二件事卻要由你在暗中去辦了。”
“不知童帥有何吩咐?”孫途心中一凜,趕緊問道。
“很簡單,那就是去城裡找我大宋安插在幽州城裡的暗探,從他們那裡拿取遼人在兩國邊境上的兵力布防圖!”童貫說出的答案讓孫途的臉色越發的凝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