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戰報頻傳,朱帥盛怒(1 / 2)

帶著倉庫到大宋 路人家 4382 字 11個月前

冬月初三,金陵城,臨時白虎節堂內。

雖然堂上安坐了不少文武,但卻格外安靜,所有人連大氣都不敢透上一口,針落可聞。而造成這一切的原因,隻在端坐上方帥案之後的朱勔臉色不善,看著手中軍報不但麵沉似水,到了後邊更是連那兩頰的肥肉都在輕顫了。

半晌後,他才把軍報砰地拍在案上,口中怒斥道:“無能!簡直是無能已極!我大宋官軍數萬竟在常州城下被反軍所破,雖保住城池不失,卻放其從容退卻,真真是豈有此理!”

此言一出,手下文武更是個個噤若寒蟬,沒一個敢說話的。其實早在來此之前他們就已經收到風聲,聽聞常州和無錫二地的戰事都未能取勝,所以今日前來商議軍情個個都很低調,生怕說錯什麼直接就觸了朱勔的黴頭。

在怒斥了幾聲卻無人應答後,朱勔心中的怒火不消反增,當即又一拍案麵,衝不遠處的一名麵色發白的將領喝問道:“顧佑,你給本官一個說法,為何合你淮南山東兩軍竟還是未能取得一場勝利?那孫途和彭永真都是乾什麼吃的,合在一起五萬大軍竟吃不下這點反軍?”

顧佑正是淮南軍中一名將領,此番他奉命把常州的戰報送來金陵。雖已有所準備,可在對上盛怒的朱勔時,他還是好一陣的惶恐,隻能低頭回道:“是末將等作戰不利,才使反賊從容得退。但此番戰事失利真要論責任,多半卻在山東軍身上。”

“哼,推卸責任的話誰都會說,你有何根據?”朱勔依舊陰沉著臉說道,但卻很顯然有聽他把話說下去的意思。

顧佑抓住機會,立刻告起狀來:“朱帥有所不知,本來此番前往救援常州我軍是必能取勝的。可偏偏山東孫鈐轄卻在半道上提出先行一步,從而分薄了我軍戰力。而更可恨的是,等我大軍抵達常州時,卻根本不見他與部下精銳,導致我軍隻能倉促與正攻城的反賊正麵交鋒。結果,因我軍多日跋涉,師老兵疲,初戰失利。

“而山東軍在之後更不肯聽從調遣,隻是一力死守,不顧常州被敵軍圍攻,我淮南軍將士幾乎是以一己之力與之廝殺,自然不是對手,最終損兵折將……但也正是我軍將士的辛苦奮戰,才終於解得常州之圍,保住城池不失。但因山東軍上下膽怯畏戰,卻還是讓反賊得以全身而退,未能取得最終勝利!”

他這一番說辭顯然不儘不實,而且中間還多有互相矛盾處,在場一些知兵的將領都已聽出問題並微微皺眉,這完全是攬功諉過的手段啊。比如說他明明說了師老兵疲,初戰失利,後頭怎麼就又能在和敵人的正麵交鋒中幫助常州守軍退敵了?

而既然已在守城戰中取得勝利,接下來趁勢發起反攻便可收獲一場大勝,對方又是怎麼得以全身二退呢?還有,山東軍在此戰中就真如他所說般未戰先怯,隻作了壁上觀?反正要說漏洞,簡直是一抓一大把。

但此時卻無一人站出來為山東軍說話,因為他一開始就提到了一處關鍵——山東軍鈐轄孫途竟在半道上就已率軍不知去向!

這算什麼?臨陣脫逃嗎?此事一旦真追究起來,罪責可就太大了,那是誰都不敢碰觸的。何況孫途與他們本就沒什麼交情,大家之前都還眼紅山東軍在軍糧上的特殊待遇,忌憚這個強勢的家夥呢。現在他出了差錯,隻會有人落井下石,絕不會有人站出來為其說話。

隻有坐在最下首處的童沐此刻臉色發白,心中不為焦急:“三郎啊三郎,你這也太糊塗亂來了。一旦讓朱勔抓住把柄,借機定罪,就是你也承擔不起啊……”可以他如今的身份,卻顯然無法為孫途辯護。

而且他很清楚,所以釀成這般不利境地,也是孫途不在軍中所致。不然這份戰報也不可能隻由淮南軍的人送來了,好歹也得跟來個山東軍將領,如此卻是把主導權都落到對方手上了。

朱勔眼中則閃過了一道精芒,雖然常州一戰失利讓他頗為惱火,但這樣的結果倒是他希望看到的。要是真能趁此機會定了孫途之罪,不但能出之前那口惡氣,還能把蔡京他們的囑托給完成了呢。

所以在稍作沉吟後,他再次一拍桌案,怒喝道:“你此言當真?那孫途真敢不顧我軍令,擅自帶兵離去,不知去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