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過半,今年江南的第一場冬雪終於姍姍來遲。
與北方的鵝毛大雪截然不同的細密雪花綿綿地飄灑在這天地之間,呼嘯的北風使江南的氣候變得越發嚴寒,野外的山林間也已一片雪白,許多高處更是掛上了一條條細長透明的冰棱子,讓這天地間的寒意變得更甚幾分。
本來在這樣的氣候裡是很不利於用兵的,再加上作為三軍主將的孫途還傷勢未愈,留在常州的兩路官軍大可以此為借口暫緩南進的腳步。
但是朱勔卻不肯給他們一絲喘息的機會,就在孫途的軍報送到金陵後沒兩日,一道措辭嚴厲,沒有半點通融餘地的軍令便已火速下達,號令山東淮南兩軍即刻就出兵攻打常熟,務必要在今年之內就將這座擋在蘇州之前的城池給拿下來!
孫途很清楚這是朱勔在惱羞成怒下所做出的反擊,倘若自己再用當日於丹陽城的拖延之術暫緩出兵,恐怕對方就要把臉徹底撕破,給自己扣上各種罪名,並最終連累全軍了。所以在一番權衡後,他到底還是選擇了遵令行事,頂風冒雪地就率軍南下,直撲常熟。
不過在他看來此時出兵倒也有一定的好處,那就是必然會出乎反軍意料,說不定還能殺他們個措手不及,以最小的代價輕鬆拿下常熟城呢。
當然,他還是低估了朱勔的陰毒與無底線,早在那份催促其出兵的軍令送來的同時,另一封通知方臘軍他將於近日進發常熟的密信已被人送到蘇州,龐萬春也早已就此做出了相應布置。
此時,針對孫途出兵的第一道關口已然在前方等著他了。近兩萬方臘軍正埋伏於距常熟尚有五十裡地的三元嶺上,張開了口袋陣,隻等著官軍自己鑽入陷阱。而這次率軍伏擊的,正是之前在丹陽城敗於孫途之手的方十佛!
藏身於山嶺高處積雪的林子裡,居高臨下將周圍十幾裡地方圓一切皆收眼底的方十佛根本沒在意不斷落下的雪沫,泛紅的雙目正定定落在穿嶺的必經之路,那一截道路急劇收縮,卻有三裡多長的山道上,那裡正是他一眼選中,用以殲滅孫途所部,洗刷自己恥辱的戰場!
自起事以來,他方十佛帶兵還沒吃過這樣的大虧呢。那時要不是見機得快,再加上不少兄弟冒死殿後拚殺,他恐怕都要戰死在丹陽城下了。這讓他無論如何都咽不下惡氣,這段時日來,每天都想著能重新帶兵殲滅山東軍,為自己正名,為那些戰死的兄弟報仇雪恨!
“那裡的陷阱可都布置好了?不會露出破綻來吧?”這已是方十佛今日第五次問相同的問題了。但即便如此,手下將士卻還是肅然作答:“回將軍,一切都安排妥當,不會有任何差池。唯一可慮者,就是如此雨雪天氣弓箭的殺傷會大打折扣,未必能一舉殲敵。”
“哼,我們的弓箭有問題宋軍也一樣,隻要大家全力以赴,定能一舉將宋軍全數殲滅!”方十佛緩緩說出這話的同時,一名派在前方查探消息的斥候已快步而來:“將軍,來了!敵人離我們這兒還有七八裡地,看隊形,宋軍這次兵力足有四五萬,是我們的兩倍以上。”
這話讓方十佛的精神更為一振,眼中更是殺機凶芒畢露,低低地嘶吼一聲:“所有人都做好準備,不得有半點怠慢。殺敵報仇,隻在今日!”
周圍的人也都低聲答應,至於遠處,為了防止聲音擴散,大家都隻是默然遠眺,並沒有做出言語上的應答,但隻從他們迅速而動的行動來看,他們顯然也都做好了殺敵的準備。
不一會兒,前方的官道儘頭,已出現了一支官軍隊伍,但數量卻顯然不對,竟隻有區區百多人,這讓蓄勢以待的方臘軍上下都不禁皺起了眉頭來:“這些宋軍竟如此謹慎嗎?一路上居然還撒出斥候探路!”
事實上正是如此,在離開官軍的控製範圍,深入到反軍領地後,孫途便會在進軍的同時不斷派出斥候軍頭前探路,這支探路的小隊伍至少要比中軍多行出五裡路去,直到他們打出旗號來確認安全後,後麵的軍隊才會繼續跟上。
對於他的這一安排,同行的彭永真還是相當佩服的,因為這正是一支軍隊有著強大戰力與凝聚力的體現,若非能將整支山東軍掌握得如臂使指,誰又能將數萬人的軍隊行進規劃得如此有序呢?
自打雙方聯名將趙嗣梁一事上報朝廷後,彭永真與孫途間不但芥蒂儘去,而且還完全成了一根繩上的螞蚱,再沒有了之前的提防和矛盾,有的隻是通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