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孫途又是好一番的謝恩後,趙佶才笑著又道:“孫卿,你這次為朝廷立下大功,朕實感欣慰非常,不知除了這些恩賞之外,你可還有其他要求嗎?”
其實這一問隻是皇帝的客氣而已,一般情況下,臣子到了這時候隻會是滿懷感激地再謝恩一回,然後道一句自己已彆無所求之類的場麵話,最後君臣都各自滿意,便可退出殿去了。
可偏偏今日的孫途卻不照常理出牌,麵對這一禮節性的一問,他真就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來了:“陛下,臣確有一請不知陛下可否恩準。”
“那就……”趙佶本來都想直接讓他退下了,話說了出口,才發現事情有變,隻能迅速改口:“說來聽聽。”神色間都帶著一絲茫然與狼狽了,其他臣子更是麵露異色,都不知道這家夥哪來的臉皮與膽子如此說話了。
孫途卻壓根沒有在意這些人的想法,隻是說道:“因為朝廷召見得急,所以臣在沒有將江南諸多事情都安排妥當前就已趕回汴京,不知陛下能否恩準讓臣再回江南……”
“不可。”一聽這話,高俅頓時就急了,下意識裡就已出聲打斷,惹得皇帝再度側目而視,也
(本章未完,請翻頁)
讓他臉色一白,知道自己失態了。但事到如今,他也隻能硬著頭皮上了:“陛下,樞密院這次所以把孫途召回汴京一者是為了體恤於他,畢竟他這些年連續在山東和江南作戰,自是身心俱疲,可不能再勞累他了;二來,也是出於朝廷規矩考慮,我大宋自來就有輪戍之法,將領帶兵超過三年便該易處他地。這孫途在山東和江南帶一軍早已超過三載,若再把他留在那邊,終究不妥。臣如此安排,也是為他考慮,免惹人議論啊。”
這番話又說得合情合理,不但趙佶和一乾臣子連連點頭,就是孫途也拿不出任何反駁的理由來,因為這就是大宋一貫而來的用兵之道——為了能壓製住武將可能出現的反製朝廷,寧可削弱地方軍力,也必須讓將兵互不相知。
高俅這一說完全就是堂堂正正的陽謀了,自然讓孫途再難應對,隻能是認下了這一安排。事實上,他既然來了汴京,就沒想過還能輕易回去,所以倒也不是太過失望,不過神情卻又顯得有些落寞。見狀,反倒是趙佶有些覺著不好意思了,當下笑道:“孫卿也不必太過失望,規矩如此,但不意味著你將來就沒有再為朝廷效力的機會。你既有此等本事,他日北取燕雲,自然有的是你殺敵立功的時候。”
“臣多謝陛下信任。不過,臣還是有一請。”孫途心中一動,試著又道:“還請陛下能與臣一個繼續為朝廷,為陛下效力的機會,能在京中任一實職差遣。
他話音一落,蔡京臉色就是微微一變,他已經迅速看了出來,孫途之前說想回江南隻是虛晃一槍找個由頭而已,這才是他的真實目的!
一個官員在京城有沒有權力,或者說有沒有自保之力,最關鍵的不在其官職高低,而在差遣的實權有多大。若是孫途不主動問這一句,趙佶不會過問這等小事,蔡京高俅等人當然也不可能把這等機會送到他手,所以很可能他接下來就會有名無實,最後被人徹底遺忘。而到了那時候,孫途的死期也就到了,彆說高俅了,就是開封府的一名官員,都有的是手段置他於死地。
可現在,情況卻完全不同了。孫途居然真就問了,在一百個官員來了九十九個都不好意思直接詢問自己差遣職權的情況下,他做了那第一百人,厚著臉皮問了這麼一句。而這一下,就連蔡京都已無法出聲乾預,皇帝自然也不可能再棄之不顧了。
“孫卿還真是忠心國事啊,你說說吧,有何想法?”趙佶隨口問道。
“臣隻是一介武夫,所以一般事情還真做不了。臣隻有一顆忠心,所以禁軍或是皇城司臣以為還是可以勝任的,不知陛下能否照準,讓臣在這兩處衙門裡任一官職呢?”孫途還真就老實不客氣地給出了自己想要的職位。
這家夥怎麼就如此膽大臉皮厚啊……這是殿上群臣腦子裡閃過的第一個想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