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帶著倉庫到大宋最新章節!
從早上就開始的大雨,一如拂曉時的戰鬥般遠未到結束的時候。雨點唰唰地打在牛皮製成的帳篷頂,又沿著傾斜的角度流淌下來,並在帳門前形成了一道宛如瀑布般的雨簾。
動態密集的雨簾把外間本就陰暗的天色又遮擋了大半,使得身在帳內的耶律大石的臉色變得明暗不定,又使其增了幾分神秘與莫測。哪怕是與他交情深厚,且對其謀略手段都頗為熟悉的耶律雄格,此時再看這個多年好友時,眼中都不覺帶上了幾分異樣來。
這場戰鬥果然就按照耶律大石之前所說發展了,無論是西軍方麵的兵出奇招,想到孤注一擲地突襲大營,還是宋軍後方主力的按兵不動,早在數日前就已被耶律大石一一道破,而今日也都呈現在了他們眼前。
正是因為有耶律大石的進言,遼軍才會在自家大營前設下這麼大一個陷坑,並之前在上又蓋上厚重的木板,覆以泥土,如此一來,不但宋軍斥候無法發現此處機關,而且一開始時遼軍也能順利從上通過。直到遼軍殺出,大戰開啟,所有人都把注意力投放到戰場上時,耶律大石才叫人偷偷撤走了那塊可活動的木板,如此看似平坦的轅門前,就變成一個巨大陷坑了。
要不是耶律雄格對耶律大石有著足夠的信任,還真未必會花十來天時間,調用好幾千人趁夜挖坑呢。不過現在看來,之前連夜的忙碌是相當正確的,這此一坑,就足以抵得過幾千精兵了。
還有就是把一支從北方而來的皮室軍精銳藏於後方的做法了。其實隻要是對遼軍多作了解之人,就會通過突然出現的玄甲鐵騎生出一個疑問來,連這等精騎都到了,那其所在的皮室軍就不曾有兵馬南援嗎?
事實上是有的,這次南援的兵馬足有兩萬五千之數,一萬五步卒,一萬騎兵,皆是遼軍最精銳的皮室軍。隻是那一萬步卒卻被耶律大石進言藏匿到了後方,作為他們最後的底牌。而這一點,就連耶律宸這樣的軍中重要將領都不得而知,至於其他遼軍將士就更不可能知道了。
也是因為被蒙在鼓裡,以為後方大營早已空虛,所以前方遼軍在發現宋軍騎兵突進後才會表現得極其慌亂,如此不但瞞過了自己,也把對手給徹底騙了過去。而事實上,等耶律宸率軍攻向西軍時,耶律大石就已下令,第一時間將一萬五千皮室軍調回營中,隻等宋軍自投羅網了。
本來對這一切布置耶律雄格還是有些無法理解的,哪怕出於信任,他確實批準了耶律大石這一切看似有些胡鬨的安排。但現在,事實戰果卻讓他知道耶律大石是正確的。而除了欣喜感慨之外,他更多的則是有些驚訝,對方是怎麼能把這一切都算得如此精準的,就跟有著未卜先知的能力似的。
在忍了好一陣後,耶律雄格終於還是把心中疑問道了出來。麵對這個疑問,耶律大石隻是淡然一笑:“下官當然不可能有什麼未卜先知的
(本章未完,請翻頁)
本事,我又不是得了道的神仙中人。”
“那你……”
“不過是對宋軍將帥的了解與預判罷了。其實真論用兵,下官書生出身,縱學了些年,也是比不了大王你的。但我好歹也讀過前人所著的《孫子兵法》,並對其中一句深以為然,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見對方還是滿臉的疑惑,耶律大石索性就把話說得更明白些:“當下官還在後方為大王和大軍籌措後勤糧餉等物時,我還深入地了解過宋軍中那些重要將領的用兵手段和習慣,還有他們的為人。
“雖然那種家二老皆是大宋名將,聲名赫赫,但是他們多年的征戰下來,也是有著自己習慣的。隻要抓住這一點,就不難早早就判斷出他們在開戰之後會做出什麼樣的決定。
“就拿那種師道為例,若是兵力相當,戰力持平,以他的老成持重,則必然會穩紮穩打。也就是說,倘若如今宋軍主帥是他,我們就會陷入到極大的麻煩中去,真想取勝可就難了。但好在,他不過隻是先鋒軍一將,能為其所用者隻得西軍十萬,那與我大遼將士相比就處在了絕對的劣勢。
“而一旦身處劣勢,種師道就最是習慣於用奇弄險。我們都已經把這麼大一個破綻放在其麵前了,試問他怎麼會不上這個當,冒一回風險呢?”
在耶律大石的口中,這一切都是那麼的順理成章,就好像是由他一人分飾兩角,在操控著兩支大軍似的,直讓耶律雄格聽得嘖嘖稱奇。但隨即他又想到了一個關鍵處:“這一切都是在我們隻需麵對宋國西軍一路兵馬的條件下,你就這麼肯定他們的主力會作壁上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