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是在尋常時候,以遼國軍力之雄,調動五六萬人來攻一座涿州自然再普通不過了。但如今卻不比以往,現在的遼國正值內憂外患,南北皆敵的要命關頭,可以說每一路兵馬都關係著他們的生死存亡,又怎麼可能輕易從彆處調集這麼多人馬呢?
南邊正與宋軍主力對峙的十萬大軍是怎麼都不可能再分出兵馬來的,北邊的情況更加不堪,但或許蕭乾真就能調動一些,但數量卻絕對不多。再加上他所部的奚族精兵,以及那支萬人的後族飛燕騎,反正孫途怎麼算,也達不到五萬之數。
而唯一還可能撥出兵馬來助陣的,就隻剩下了離此不遠的遼國南京,也就是幽州城的城防駐軍了。因為南京的重要性,所以城中一向都備有大量兵馬駐守,就孫途所知,以往那裡頭就有不下五六萬兵。
不過以之前遼軍調集南方多路駐軍集結成十萬主力大軍來與宋軍決戰的態勢來看,南京的守備力量應該已經被抽調了一部分,應該隻剩下剛剛勉強夠應付城中防務的兩三萬人。
雖然已兵力減半,但以涿州這裡的情況來看,再加上幽州城防更在涿
(本章未完,請翻頁)
州之上,隻這點兵馬也足以守得幽州固若金湯了,至少隻憑孫途手底下的這些兵馬是很難在短時間裡攻破這座要城的。
但現在,隨著孫途套出了他們在幽州的兵力虛實,一切就完全不同了。原來,為了拿下涿州,並儘快擊潰宋軍,蕭乾這次竟是把幽州的防軍都給帶了出來,算是幾乎把那裡的駐防力量給掏空了,那裡幾乎已是空城一座!
這,確實是一件極其重要的情報了,甚至可以說關係到了宋遼這場大戰的勝負所在。因為宋軍這次所以北上伐遼,其最終目的也並非滅了遼國,而是想奪回乾係重大的幽雲十六州啊,而這其中,幽州城更是最關鍵的一點。隻要拿下此城,以如今遼國的情勢,隻怕就隻能放棄這一大片的城池,選擇與宋人和談了。
當孫途召集眾將,說明一切,又把手指點在了地圖上那座名叫幽州的城池上頭時,跟前所有將領的呼吸都變得粗重起來。這當真是一樁不世的大功勞擺在了大家夥的麵前,隻要能拿下幽州,他們就會成為天下皆知的大英雄,大功臣,無論以前做過什麼,都將被這份天大的功勞所掩蓋,再不用擔心自己的出身和過往的罪過了。
“將軍,這確是天賜的良機啊,我們絕不能錯過了!”宋江極其難得地率先開口,一副摩拳擦掌待要出兵的架勢。
“是啊將軍,隻要拿下幽州,則遼軍主力必然不戰而潰,這可比咱們以涿州這裡為依托從旁攻擊遼軍要更多幾分勝算。”董平也附和著說道。
而後,其他將領也是紛紛跟進,個個都是一副急不可耐,隻想立刻發兵北上攻打幽州的模樣,就差大家高喊著拿下幽州,大事可定的口號了。
但此時的孫途,倒是顯得頗為冷靜,目光掃過這些急於發兵的下屬後,最終落到了一直沒吭聲的嶽飛身上:“鵬舉,你可有什麼不同看法嗎?”
經他這一提醒,眾人才發現這個年紀最輕的將領臉上似乎帶了幾許遲疑,似乎有什麼為難之處。很顯然,嶽飛這兩年裡在軍中也有不小的聲望了,居然真就有人同樣關切問道:“嶽老弟,這事有什麼不妥嗎?”
“將軍,諸位兄長,飛隻是覺著這事沒有想象中那般容易啊。我們能想到的事情,難道遼人會想不到嗎?既然幽州如此關鍵,他們在知道該城守備兵力不足的情況下,自然會想儘一切辦法從彆處抽調兵馬的。要是我們去得遲了,隻怕難以成事。”
“那不是更該儘快發兵嗎?”
“這也有問題,因為如此一來,聲勢浩大,就連後方的遼軍主力也會得知。一旦他們不計後果地追殺過來,我們卻該如何應對?哪怕真能與之相抗,我們拿下幽州的計劃也必然難成,而且我們的傷亡也必然極大。”
這些顧慮一說出來,本來還熱火朝天,信心滿滿的眾將立刻如被涼水澆頭,竟瞬間陷入了沉默之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