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兒,耶律大石的眼中又透出了深深恨意:“我恨啊,早知你孫途如此陰險狡詐,居然會趁我大遼出兵對付金人時偷襲我南部諸州,之前我就不會答應與你合作……”
“大石這話卻是孫某無法認同的,我何時答應過你不拿下這些州城了?你我雙方合作歸合作,可該拿下的幽雲十六州卻總是要拿下的。”孫途卻是一副無辜的樣子道:“要是我記得不錯,早在當日與你談聯手時,我就曾提過,幽雲十六州是我大宋必然要拿下的重點所在,要怪隻能怪你們遼國自己沒有能力守住這些城池。”
“你!”耶律大石頓時氣結,可麵對孫途這一副心安理得的模樣,他又不知該說什麼才好了。而隨後孫途的幾句話,就更讓他無言以對:“更何況,戰場之上,兵不厭詐,隻要能取得最終的勝利,誰又會計較中間用了什麼樣的策略呢?反正現在的情勢就是你遼軍已被我大兵圍困於此,倘若我真
(本章未完,請翻頁)
個一聲令下,這座城池便將成為你和麾下數萬兵馬的葬身之所。
“但念在上天有好生之德,我宋人也從來不是嗜殺之軍,所以我才想給你們一個機會,隻要你在三日內率軍退走,我保證不出兵攻你,放你退回北方。這已是你最後的機會了,如何,考慮一下?不過有一點我可要提醒你,如今遼國北邊也是烽煙四起,局勢崩壞,你遲一日回去,死的人可就多了。你既為遼國重臣,總得做些什麼吧?”
這幾句話確實拿捏住了耶律大石的命門,讓他臉色迅速就是一陣變幻,但口中卻道:“你會如此好心,有這等將我幾萬大軍全數殲滅的機會輕輕放過。”
“我說了,我的目的隻在奪回幽雲十六州,而非殺多少遼人。畢竟你們與金人不同。”孫途笑了一下道。
“恐怕不光是這麼一個原因吧?你肯放我離開,更是為了自身的安全考慮,因為你很清楚,如今的你先有兵變奪權,後又立下不世之功,早已遭了大宋朝廷之忌,若是再沒有我這個外敵存在,隻怕功成之日,就是你孫途絕命之時吧?”耶律大石卻是一聲冷笑,毫不留情地揭穿了孫途的真實用心。
麵對這番直接的說辭,孫途臉上也不見有絲毫異樣的,依舊笑吟吟如故:“你說是就是吧,但這依舊無法解決你所部身處的絕境,我想你總不會以自己,和部下幾萬大軍的性命來賭這一手吧?
“更何況,這籌碼可不光隻是你與幾萬兵馬的性命,甚至還包括了整個遼國的國運。之前金人在北方橫掃一切,已把你遼國文武殺得差不多了,若再失去你和這幾萬精銳,恐怕就算沒有我宋軍北伐,遼國內部都將再起紛亂,到時候……”
孫途最後意味深長的一聲笑,頓時就讓耶律大石的身子都是一顫。因為他很清楚,對方所說絕非危言聳聽,現在遼國已到了垂死掙紮的時候,要是真把自己和幾萬大軍都戰死在此,則連最後一絲重新振作的機會都沒有了。
可以說孫途或許會受影響,但更賭不起的,還是他耶律大石啊。一番權衡後,耶律大石的臉色變得一片蒼白,但到底還是長歎一聲,做出了明智的選擇,就此妥協:“孫途,你果然厲害,把什麼都算到了,我敗於你手卻也不算冤枉。罷了,事到如今,無論你到底有沒有包藏禍心,這薊州我也隻能讓給你們了。三日之內,我軍北撤,希望你莫要出爾反爾才好。”
“放心,我孫途這回定然說話算話。”孫途心裡也是長出了口氣,總算不用再強攻城池,讓更多的將士用鮮血和性命來奪回這最後一座城池了。
大宋宣和七年七月初十日,遼軍北退,宋軍入薊州。
是日也,幽雲十六州在時隔百年後,終於完全重新回到了漢人之手。而作為這一切的主導者,孫途以隻手之力,挽救了這一場塌天之禍。
百年屈辱一朝掃,蓋世之功隻手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