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城。
劉備已經聽到曹衝稱象一事。
世人皆稱讚曹衝,天縱聰穎。
“曹衝如此幼小的年齡,卻能彆出心裁,想出解題之法,將萬斤重的大象,從容稱量出來!”
“曹賊忤逆不道,欺君罔上,偏偏卻生出這麼一個聰慧過人的兒子,真是……”
劉備讚歎之餘,又不由得聯想到自己,一陣的羨慕嫉妒恨。
曹操與自己年齡相仿,可是曹操妻妾成群,生了二三十個兒子,自己卻隻有兩房夫人,獨子一個。
諸葛明端坐在一邊,此時正手搖折扇,悠閒的看著兵法戰策。
“軍師,沒想到曹操之子,竟然如此神通,簡直匪夷所思!”
劉備看到諸葛明毫無反應,再次感慨的說道。
“將死之人,主公又何必議論?”
諸葛明輕輕放下書本,一笑說道。
“軍師,我說的是曹操幼子曹衝,他不過是個十三歲的孩童而已……”
劉備以為諸葛明並未聽清,再次說道。
“我說的便是這個聰慧絕倫的曹衝,此子已經離死不遠了!”
諸葛明站了起來,手拿折扇,淡淡的說道。
“軍師,這是為何?”
“如此聰慧之後,曹操必定百般嗬護,又怎會令他涉險早夭?”
劉備詫異,麵色大變。
他知道軍師諸葛,一向是計無不應,料無不中!
但是曹衝年紀輕輕,又無任何疾病,怎麼會離死不遠?
諸葛明手搖折扇,一泓秋水,長天一色。
“主公,曹衝之母,乃是妾室環夫人。環夫人出身卑微,身份低賤,且早已不受曹操寵愛。”
“曹衝既不是嫡出,也不是長子,卻在曹操的二十餘子之中脫穎而出,備受曹操的寵愛。”
劉備點了點頭,倍加困惑:“子嗣聰穎,自然偏愛一些,這又如何,難道便會令其壽命不永,英年早夭?”
“且母因子貴,古來有之,他日曹衝若能建功立業,自然環夫人也能受到重視。”
“軍師為何一次論斷,曹衝早晚必死,而且已經是死在眼前?”
諸葛明淡淡一笑,回到座位,指著說上的四個杯子:“曹操的長子曹昂,忠勇仁孝,原本是繼承大位的不二人選,可惜戰死宛城,二公子曹丕,文采斐然,計謀超群。三子曹彰,雖然不通文墨,但勇力過人,素稱有許褚之力!四子曹植,更是精彩決絕,詩詞雙絕,古今難有其匹!”
劉備點頭:“他諸子都非等閒之輩,若以先生之言,豈非都會命運多舛……”
諸葛明搖了搖頭,又擺了擺扇子。
“曹昂已死,其他三子,各有所長,互相平衡。如今三人爭霸,已屬激烈,豈容曹衝這個既不是長,又非嫡出的幼子獨領風騷?”
“你說他如此高調,展露智慧,豈不是該死?”
諸葛明轉頭,看著劉備,笑吟吟的說道。
劉備心中一凜!
“蕭牆之爭……”
諸葛明忽然伸手,將四隻杯子中的一隻拿掉,握在手裡。
“曹操三個兒子,各具實力。朝中的大臣,也各自選擇了自己的支持對象!曹衝橫空出世,不但會令最出息的三個兒子寢食不安,更會令押寶在這三個兒子上的謀臣將士,日夜不寧!”
“唯一最好的辦法,便是這隻茶杯碎了,就當從來沒有過!”
諸葛明說話之間,忽然將手裡的茶杯摔在地上,登時碎了千萬片。
“清理之後,三隻茶杯,雖然你難分誰好誰不好,但畢竟各自都有機會,比之摔碎的那隻玉龍杯一枝獨秀,要好了很多!”
劉備聽得心驚肉跳,雖然他從不懷疑諸葛軍師的謀略,可是這番分析猜測,委實太過匪夷所思!
但若曹衝真的壽命不永,也許對我來說,卻是一件好事!
以他少年的聰慧,若是成年,其智謀未必在荀彧賈詡之下,死於內鬥,豈非是我之福?
“軍師,你又怎知,曹衝不早不晚,會在最近,離死不遠?”
劉備忽然想起諸葛明的話,立刻又起了困惑。
“十三歲!”
“一代祖龍秦始皇,十三歲已經登基繼位,縱橫四海,統一天下了!”
“你皇家祖上漢武皇帝,登基之時雖然已經十六歲,但也早曆練多年!”
“十三歲!已經活得太久了。有人不會容他活的更久!”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諸葛明麵色變得冷凝,略過一絲惋惜之色。
襄陽正堂內!
劉備麵露驚色的望著諸葛明,反複品味著他所說的那番話。
自古以來,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而他曹操雖未稱王,卻獨霸一方。
這等基業,曹操的那幾個兒子,沒有幾個不會動心的,偏偏幼子曹衝卻展露出此等頭腦!
必死無疑!
謔!!!
劉備想明這般,心頭猛然一震,拱手拜道:“軍師大才!此言可謂一針見血啊!”
“隻可惜那曹操一心隻在那曹衝的身上,並未向軍師這般看破其中危險。”
“否則的話,斷然不會展露出對曹衝如此喜愛。”
諸葛明淡然的擺了擺手,微笑道:“主公難道不打算給曹操寫封信嗎?”
“信?”
“什麼信?”
劉備疑惑的看向諸葛明,不解的詢問道。
諸葛明目光深邃的看向劉備,頗有一番感慨道:“曹衝如此年紀便展露出此等才華和學識!縱是放在當年少時孫權都不及也!”
“隻可惜,曹衝雖聰穎,卻也因聰穎而誤!”
“這等少年英才即將隕落,豈不應該挽聯哀悼麼?”
“而主公作為漢室宗親,曹操為大漢丞相,主公理當安慰一番曹操,勸其節哀順變。”
“什麼!!!”
劉備失聲驚呼,聽得諸葛明這一番話,更是心驚肉跳不止,久久難以平定。
“軍師,你讓我勸曹操節哀?”
劉備呼吸急促的緊盯著諸葛明,再三確認道。
“正是!”
諸葛明微微頷首,肯定的回應道。
“這……”
劉備一臉遲疑之色。
雖然他承認軍師所言頗有道理,也認為此事極有可能發生,可一旦出錯的話,豈不是要因此惹怒於曹操!
哪怕此時劉備在諸葛明的輔佐下,打了幾次勝仗,但要說麵對曹操大軍來襲,他還是沒有多少把握的!
更何況,哪怕此事為真,此時傳信於曹操,多少有些落井下石之意!
如此權衡來看,此信一旦傳出,無論真假,必然會引得曹操不快!與己毫無利處可言啊!!!
“軍師,此事是否須得再三斟酌一二?”
“倘若曹操因此嫉恨於吾,派兵來襲如何?”
“再說,曹操本就生性多疑,吾若傳信而去,恰逢曹衝身死,萬一懷疑乃是吾所為……”
諸葛明看著劉備如此擔憂模樣,笑著搖了搖頭道:“主公勿憂!”
“曹操命犯此劫,豈會與主公相關!”
“雖說這曹操生性多疑,卻也不是傻子,主公若傳信而去,他也絕不會懷疑到主公的身上。”
“反而會令曹操在此時冷靜下來!追查此事背後真凶!”
“而無論此事背後真凶為何人,曹操除掉與否,都必然對主公百利而無一害!”
劉備聞言,看著諸葛明如此堅定的模樣,心中雖有遲疑,可想到曆來往事之中,軍師所謀所斷,皆無虛言,索性一咬牙一跺腳,提筆在竹簡上寫下勸慰曹操之言。
約有一刻左右。
劉備將寫好的書信拿到諸葛明麵前,開口詢問道:“軍師且看可有何不妥之處?”
諸葛明隨手將竹簡接過,目光掃視。
“孟德吾兄見字如晤,令郎曹衝少年英傑,獨領風騷,奈何天不垂憐……”
時約數息左右,諸葛明緩緩將竹簡收起,麵帶笑容道:“甚好!甚好!”
“請主公即刻派人將此書信送往許昌便可。”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