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攻心之計,諸葛明的書信
碧藍的蒼穹烈陽高照,雖是隆冬時節,卻並不算寒冷。
府邸中,荀彧的心卻猶如冰封,墜落深穀。
原因無他,隻因劉備麾下的那位諸葛臥龍,所送來的一封信。
信上的內容很簡單,隻有八個字。
但這八個字,卻又像一把利劍,刺在荀彧的心頭。
“曹操死後,曹氏篡漢。”
荀彧望著書信上的內容,目光呆滯,久久不能平靜。
就這短短八個字,讓荀彧從早上就開始坐立難安。
一直到了晌午,都滴水未進。
作為大漢的忠臣,他畢生的心願,就是匡扶漢室。
這也是為什麼,他會選擇幫曹操的原因。
正是因為曹操作為漢室大臣,旨在收複所有城池。
曹操甚至起誓,絕無篡漢之心,唯願匡扶漢室。
可即便如此。
隨著曹操勢力愈發增大,心腹越來越多。
荀彧的心,再也難以安定。
倘若有一天徹底收複漢室,曹操的心腹與手下,全都要求他黃袍加身,逼他上位。
那又該如何?
“諸葛臥龍啊諸葛臥龍,你這一計,可真是夠狠啊。”
“好一個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臥龍之名,絕不虛傳。”
荀彧眼神微眯,強壓住內心擔憂,多了幾分讚許。
之前由賈詡為奪荊州,施計對荊州氏族以及劉備進行挑撥離間。
讓他們從此心中芥蒂,難以一共對敵。
這才多久的功夫?
那諸葛臥龍,就給自己寄來了這封信。
不得不說,同樣是挑撥離間的陽謀。
可即便是他,也無法破解對方這一計。
這一招攻心計,與賈詡的計策,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你明知道對方是故意的。
卻偏偏無法反駁,無計可施。
荀彧歎了口氣,仿佛一下蒼老了十幾歲。
這封信上的內容,實在是太毒,太狠了。
沒有說曹操篡漢,但是曹氏兩個字,卻讓他忍不住去猜想。
是啊。
曹操的確是起誓,絕對不會背叛大漢,要匡扶漢室。
但不代表他兒子不會。
更不代表他孫子不會!
權力一旦在某個人或者家族手中掌控太久,野心也就會隨之不斷膨脹。
何況等到曹操天下一統後。
各方守將,全都是曹操的人。
到了那個時候,大漢還會存在嗎?
“諸葛啊諸葛。”
“你可真是一個難纏的勁敵啊……”
荀彧苦想無果,為此唉聲歎息的時候。
府門外,曹操已經來到了府邸。
他身上散發著威嚴,望著‘荀府’兩個字,眼神多了幾分複雜。
“丞相!”
見到曹操來到,門口侍衛連忙恭敬行禮。
“可是來找荀令君?我這就去稟告。”
曹操淡淡道。
“不用了,我親自去見他。”
話音落下,他無視侍衛,直接推開了荀府大門。
聽到外麵傳來動靜,荀彧連忙出門查看。
正見到曹操大步趕來。
荀彧心頭一顫,已然猜到曹操來意。
他恭敬行禮道。
“拜見丞相。”
曹操擺了擺手,示意不必行此大禮。
“荀彧啊,伱知道孤此次前來,所謂何事?”
荀彧微微點頭。
兩人之間,像是被時間凝固。
就這麼站在那裡,四目相對,誰也沒有說話。
如果沒有離間,他們仍舊是那親密無間的關係。
可是現在,卻多少有些尷尬。
良久,曹操開口道。
“荀彧啊。”
荀彧連忙接話。
“丞相但說無妨。”
曹操聲音沒有任何波瀾,淡淡道。
“孤知道,你在擔心什麼。”
“不過,孤早已起誓,不會背叛漢室。”
“現如今,孤也麵見了天子,從今往後,再也不會劍履上殿。”
“更不會仗著自己手掌大權,四處安插我的人為要職。”
聽到曹操的話,荀彧的心,稍稍安定了些許。
因為他知道。
曹操雖為奸雄,對自己人卻向來一言九鼎。
荀彧恭敬的再次行禮。
“丞相赤誠之心,荀彧已經明了。”
……
軍師府。
荀攸、陳群,賈詡,程昱,鐘繇五大軍師,彙聚於此。
正在對於許昌之亂進行討論。
這次的事件,可謂是讓他們壓力山大。
誰都沒有想到,諸葛居然輕而易舉,就化解了他們的計策。
甚至還能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把難題踢回給了他們。
原本劍拔弩張,黑雲壓城的地方。
也從荊州,變為了許昌。
荀攸歎了口氣。
“真是沒想到,那諸葛居然真能化解文和的計策。”
“在我多年記憶中,這還是頭一次有人能做到。”
陳群也頷首道。
“是啊,文和之謀,就連我等都商議不出化解之法。”
“卻不料竟然被那諸葛臥龍破解。”
“此人不除,的確是我等大敵。”
程昱也歎息道。
“諸葛臥龍,果真名不虛傳啊。”
“竟然能夠逼得丞相退讓,這還是從未有過之事。”
幾人對於劉備的軍師如臨大敵。
雖然雙方是對手。
可並不影響,他們對這個對手的欣賞和讚歎。
軍師謀戰,向來都是惺惺相惜。
……
襄陽。
在諸葛明的示意下。
劉備召集各大家族的人,於城中央擺開了大會。
荊州氏族的主事,全都彙聚於此。
他們憂心忡忡,不知道劉備究竟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難不成是要對他們下手,進行清算?
可那也不對。
大庭廣眾對他們動手,無異於失去了荊州百姓們的人心。
畢竟他們幾大家族在荊州名望極高。
劉備怎麼也不該做出如此不理智的行為。
可若不是清算,那又是為了什麼呢?
周圍也圍滿了看熱鬨的百姓。
“誒,劉大人他們這是要做什麼?”
“這麼大的陣仗,怕是有什麼大事要宣布吧?”
“難不成是要打仗了?”
“……”
在所有人議論紛紛中。
劉備提著一個袋子,走上台前。
他環視一周,目光在荊州氏族臉上流過。
那些荊州氏族們,全都感覺腳下生針,有些站不住了。
在他們坐立難安中。
劉備打開袋子,露出了裡麵書信。
他抬起手,身後的侍衛,立刻遞上火把。
旋即,劉備高聲道。
“諸位!”
“在我麵前的這些書信,都是來自許昌的。”
“但是,我一封都沒看過。”
“以前沒看過,現在也沒看過。”
“當然,我更希望以後,也不會看到。”
旋即,他一把大火,將所有的書信,全部付之一炬。
見劉備直接將所有書信焚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