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心中疑惑,他快步行至書房,翻找出與軍師往來的信函。
尋找信函中相同的字進行比對。
這一比,讓劉備驚的倒吸了一口涼氣!
拓印上的字跡,與軍師的字跡完全吻合!
這說明,軍師曾經就在襄陽!
方才,孫乾說,這拓印乃是從被燒毀的學堂中石板上拓印下來的。
那豈不是說,這學堂,本是軍師的學堂?!
軍師的學堂,被蔡瑁燒毀!
這個蔡瑁,真是該殺!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軍師這詩句裡,分明有著怨懟,有著對複仇的期望!
苦心人,自然說的是軍師自己!
臥薪嘗膽……
當年越王勾踐,曾在吳王監牢中臥薪嘗膽,最終複仇複國!
軍師寫下臥薪嘗膽,以勾踐自比。
難道說,軍師曾在襄陽,受過欺辱不成?
三千越甲可吞吳。
這三千越甲,指的可能是兵馬。
那“吳”又指的什麼?
是蔡瑁麼?
還是彆的什麼
軍師現在言行舉止溫文爾雅,知禮節,識大體。
絲毫看不出層受過欺辱的痕跡。
可若未曾受過欺辱,為何會寫下如此飽含隱忍、委屈的詩句來呢?
若是受了委屈,那又是何等的念頭通達,才能依舊保持今日這般溫文爾雅的氣質?
軍師啊軍師,你的過往,究竟經曆了什麼?
究竟是怎樣的事情,造就了如今寵辱不驚,處變不驚的伱?
劉備心中,對諸葛明的過往,充滿了好奇……
襄陽,軍師府。
從高處歸來,諸葛明褪去身上的寒衫,換上了平日裡穿著的文士袍。
蔡瑁張允旦夕可平,可曹操大軍依舊是一道問題。
如何應對,如何布局,還要思考一番。
取出荊襄兩地的堪輿圖。
這堪輿圖雖是平麵,可看在諸葛明的眼裡,卻是高山溝壑,溪水潺潺。
諸葛明在頭腦中模擬出了堪輿圖上的所有地勢。
哪裡適合設計伏兵,哪裡應該布下防守。
而哪裡又是兵家必爭之地,係數在諸葛明的心中。
就在諸葛明聚精會神的查看著堪輿圖的時候,書童小跑著來報:
“先生,玄德公到訪,已至書房了。”
諸葛明聞言立刻起身相迎。
然而,還不等出門,劉備已經走進。
“主公要來,為何不知會一聲?”
“臣回來的匆忙,家中都沒備下些酒食。”
劉備擺了擺手,拖著諸葛明的手臂走入屋中,笑著說道:
“軍師無需拘禮破費,備今日前來,乃是有些擔憂想要說與你聽。”
諸葛明心中了然,他知道主公在擔心什麼。
眼下荊襄已定,曹操大軍南下還有些時日。
眼前的危局,乃是江東。
周瑜占據長沙,曹操又曾假借皇帝之名封周瑜與孫權分彆為荊州太守和襄陽太守。
主公占據著荊襄二地,擔憂江東來犯也實屬合理。
諸葛亮心中思量著這些。
劉備悄眼觀摩。
他看到,軍師的眉宇間,似乎有著莫大的堅韌與委屈。
聯想起孫乾送來的詩句,劉備心中對軍師的過往更加好奇。
不過,軍師不說,劉備自不會過問。
他見諸葛明遲遲不開口,便率先說道:
“軍師,如今周瑜占據長沙。”
“若是舉兵來犯,桂陽、武陵、零陵三郡可該如何啊……”
聞聽諸公所言,諸葛明輕輕一笑。
果然不出所料,諸公擔憂的正是江東。
諸葛明指了指桌上的堪輿圖,說道:
“主公無須擔心,周瑜現在抽身無力,想來正在柴桑焦頭爛額呢。”
“曹衝之死,被曹操扣到了孫權的頭上。”
“如今發兵五十六萬,徑直南下。為的就是討伐江東。”
“江東士族皆是保守守城的投降派。”
“江東之主換了誰做他們都沒什麼差彆。”
“眼下,江東的士族們全都堵在吳候府,攛掇孫權前去許昌做籠中鳥呢。”
“周瑜去震懾江東士族,哪裡還有功夫舉兵來犯?”
諸葛明言語簡明扼要,一擊中第。
劉備聽的是眼光流轉,眉宇舒展。
見軍師如此了然於胸的模樣,劉備這才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
原來是這樣!
這一切,都在軍師的計劃之中!
軍師的計謀,究竟領先了多少?
從曹衝之死開始就已經在布局了麼?
劉備驚歎的連連搖頭。
幸好我能得到軍師輔佐。
若是軍師入了曹營?那後果根本不敢想象……
……
桂陽。
蔡瑁府邸之中。
簷下施以密集的鬥栱,外梁枋上飾以和璽彩畫。
至於門窗上部嵌成菱花格紋,接榫處安有鐫刻走獸的鎏金銅葉。
可以說是極其豪華,富麗堂皇。
居住在這裡的人,身份非富即貴。
蔡瑁對於屋內的繁華,並沒有心情去新欣賞,反而心情十分煩躁。
這段時間來。
他發給其他荊州氏族的求援書信,紛紛被拒。
蔡瑁感覺人生前所未有的昏暗。
當年幫助劉表覆滅江南宗賊。
方才擁有現在的地位。
但是現在劉表已經死。
這劉備還打著漢室宗親,為劉表複仇的旗號,前來討伐自己。
這可怎麼辦!
現在若是想要談和的話,顯然是沒有機會了。
當今之際唯有拚死一戰。
但如果這樣做,憑借蔡氏一族的實力,根本無法與之抗衡。
另外一邊!
張允也是眸光之中閃爍著光芒,臉上儘是焦急之色。
這段時間來發生了太多的事情。
劉備居然打算興兵來討伐他們。
蔡瑁看著身邊的張允,歎息一聲,緩緩開口說道:“我給荊州氏族送去的求救信,無一人響應,我們兩人恐怕要在劫難逃了。”
張允聞言,臉上浮現一抹悲涼之色。
劉備這一次率兵前來,分明是打算將桂陽給攻打下來。
現在的他和蔡瑁也算是一條船上的人。
縱然是現在前去投降劉備。
恐怕對方也不會放過自己了。
霧蒙蒙的天,極其陰沉。
蔡瑁和張允兩人的心情如同這天空一般,十分糟糕。
這一次他們兩人徹底感受到人生的昏暗。
如果想要破開這一局的話。
恐怕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
對方根本沒有給他們妥協的機會,而是直接來硬的。
歎息之聲回蕩於此處。
蔡瑁到了最後,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感到一陣無力。
這些年來挫敗了不少的對手,但是沒有想到自己居然落得這個下場。
孤立無援!
這是一件極其悲哀的事情。
張允看著身邊蔡瑁,緩緩開口說道:“現如今劉備兵鋒正盛,我等若是與其交鋒的話,恐怕最終隻能失敗。”
蔡瑁聞言,又是搖頭歎息一聲。
昔日的風采早已經消失不見了。
現在的他感覺自己就是一塊案板上的魚肉一般。
劉備這把大刀馬上就要落在他的頭上。
而就在這時!
門外一名下人腳步匆匆走了進來,站在蔡瑁麵前,拱手開口道:“大人!這裡麵有一封書信。”
蔡瑁聞言,眸光之中浮現一抹欣喜之色。
繼而扭頭看向一旁的張允。
兩人麵麵相覷。
這段日子來送出去的書信宛如石沉大海一般。
並未收到任何回信。
但是現在居然有一封信件。
這到底是哪一個家族送過來的的?
莫非是想要和自己一同抗衡劉備不成?
蔡瑁想到這裡的時候,臉上的憂愁之色消散了幾分,重新浮現一抹欣喜,看著身邊的下人,沉聲開口道:“來!給我送過來!”
下人沒有絲毫怠慢,直接將信件給遞了過去。
然後離開了這裡。
書信來到蔡瑁的手中,旁邊的張允也隨之走了過來。
蔡瑁笑著開口說道:“恐怕是天無絕人之路,這荊州之中有些士族意識到了這件事情的嚴重性,打算出兵相助。”
“皆時!我們若是有旁人相助的話,縱然是這大耳賊,那也不敢輕舉妄動,我們也能保存自己家族的實力。”
蔡瑁說這話的時候,臉上浮現幾分意氣風發之色。
彷佛剛才的憂愁消失不見一般。
但就在他打開信件的時候,整個人徹底愣在原地。
這信件上麵的內容並不是任何一個家族打算出兵幫助自己。
而是一句冰冷的話。
【曾經你燒我襄陽學堂,毀我良田,我今日百倍報之,蔡家從此曆史除名!】
蔡瑁看著信件上麵這句話,眉頭緊皺了起來,陷入了沉思之中,回想起當初發生的一切。
襄陽學堂!
蔡瑁想到這裡的時候,瞳孔猛然一縮,神色震撼。
當初有一次在襄陽學堂之中欺辱了一人。
而且走後隨意將學堂給燒毀。
蔡瑁腦海之中不禁浮現一個身影,隨後一個名字出現在腦海之中。
他臉上的神情也愈發凝重了起來。
諸葛明!
當初他燒毀襄陽學堂,並給諸葛明取諸葛二庸的蔑稱。
蔡瑁倒吸一口涼氣,神色之間儘是震撼之色,內心感到十分不可思議。
當初這個庸人居然能掀起如此大勢。
竟然!是他!
蔡瑁瞬間就明白了一切!
張允察覺到蔡瑁的變化之後,忍不住上前一步,開口問道:“發生什麼了!”
蔡瑁將手中信件遞給張允。
張允看完之後,麵色一變。
諸葛明擁有如此能力,當初他們還冠於對方一個二庸的蔑稱。
現在看來自己成了跳梁小醜。
這其中的反差,實在是令兩人難以接受。
張允上前一步,深呼一口氣之後,緩緩開口說道:“諸葛明此人並未太大能耐,該不會是借機落井下石,特來嘲諷一番吧。”
此話一出!
還處於瘋狂狀態的蔡瑁,心情瞬間平複了下來。
對!
對!一定是這樣!
如果此人真的擁有如此之大能耐的話。
當初學堂就不會被自己給摧毀了。
現在突然寄來一封書信,絕對是看到自己一下子落魄了,才來氣自己而已。
這背後之人絕對不會是他。
蔡瑁看著身邊張允,開口說道:“這諸葛二庸不過是看我現在處於落魄之際,方才寫出一封書信,特意來氣去罷了!”
“哼!此等小兒,絕對不可能擁有如此能耐。”
蔡瑁說這話的時候,雙手負在身後,神色之間儘是冰冷之色。
他可不相信諸葛明有這種本事。
張允聞言,點了點頭,開口說道:“這些人是不能翻起什麼大浪的,現當今之際我們最大的敵人,乃是劉備。”
“若是落於此人之手的話,恐怕我們下場不會好到哪裡去。”
蔡瑁神色變得凝重了起來,看著遠處。
對!
現在最大的對手是這劉備。
還是先去調動兵馬再說。,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