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明驚咦一聲,伸手示意道:“季常請言。”
馬良麵色思忖半許,沉吟道:“今時,曹操率五十六萬大軍南下而攻荊襄。”
“雖說今時主公統轄荊襄九郡,但時間尚短。”
“更何況此次曹操更是有備而來,攜天子旨意,在大義上便已占據了上風。”
“不知聞德兄、孔明兄可有何應對之策啊?”
話音落下,馬良麵色凝重的看向諸葛明、諸葛亮二人。
側位之上,諸葛亮眉頭深鎖,沉聲說道:“五十六萬大軍固然強大,但曹孟德真正的殺招,卻是天子旨意!”
“世人皆知主公乃漢室宗親,皇族後裔!更是被天子封為劉皇叔。”
“今時,曹操攜天子旨意,發兵於荊襄之地,可謂是將劉皇叔架在了大義和忠孝之上。”
“無論劉皇叔如何做,皆是必死之局啊!”
反觀諸葛明卻是不禁輕聲一笑,淡然說道:“我早已有滅曹之策,且看他曹操如何兵敗荊襄!”
“哦?!!”
諸葛亮、馬良失聲驚呼,詫異的看向諸葛明。
“聞德兄不愧是天下第一奇人也!”
“沒想到這幾乎必死之局,聞德兄亦能如此淡然!”
馬良麵色振奮的稱讚道。
“敢問兄長,有何妙策?”
“弟思忖諸多,卻是沒想到一條能夠解決之法。”
諸葛亮疑惑的詢問道。
“是啊!不知兄長所言是何妙策?”
馬良一臉期切的詢問道。
不過……諸葛明卻是神秘一笑,擺手道:“諸位莫急!天機不可泄露!”
……
襄陽,軍師府內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院落中的各種盆栽,此時已經競相開放,景象宜人。
諸葛明負手而行,緩緩走在庭院之中。
身後跟著一位身材偉岸,容貌俊朗的文士。
兩人一前一後,容貌頗有幾分相似。
“孔明,既然你有心在我身旁一同謀劃,待劉皇叔來此,為兄便替你引薦一二。”
諸葛明走在前方,突然停下腳步。
“亮願跟隨二哥左右,為二哥馬首是瞻!”
“好!”
諸葛明麵露欣慰,輕輕拍打諸葛亮的肩頭,“有了你的輔佐,我就會輕鬆許多了。”
“咱們兄弟二人,一同謀劃。”
“齊心協力!”
“嗯!”
“軍師!”
庭院外,站著一位寬袍大袖,相貌端莊者。
此人手能過膝,雙耳修長,麵容和煦讓人如沐春風。
劉備處理完手中政務,第一時間前往軍師府。
自從諸葛明出山輔佐劉備以來,不過時局多繁忙,劉備定然三日一會,五日一訪。
對軍師諸葛明的禮數,算是到了極致。
此時劉備又來軍師府,有了諸葛明坐鎮襄陽,即便有曹操大軍不日南下,劉備心中也毫不慌亂。
“這位先生,是何許人也?”
劉備第一次見有人能夠與自家軍師如此相近,不免有些好奇。
麵帶微笑,拱手問道。
諸葛明上前一步,笑著介紹道:“主公不是一直在找尋臥龍嗎?”
“這便是舍弟,諸葛亮!”
劉皇叔聞言,瞳孔驟然一縮。
震驚之餘,劉備開口讚歎道:“原來是臥龍先生!”
“備久仰大名,今日頭條一見,果然神采飛揚!”
有了孔明在身邊輔佐,諸葛明很多事情都不用再親力親為。
諸葛明笑道:“有我弟在,軍中事務我便要輕鬆許多了。”
說著,抬手拍了拍孔明的肩頭,“去拜見主公吧。”
諸葛亮這才上前,拱手躬身行禮道:“亮,拜見主公。”
先得神策諸葛明,眼下有得臥龍諸葛亮。
劉備頓時大喜不已,急忙攙扶起諸葛亮。
繼而看向諸葛明,滿眼感激,發自肺腑感慨道:“我劉備何德何能,既能得軍師輔佐,又得軍師替我引薦臥龍!”
“軍師大恩,備感激不儘!”
劉備拱手而立,躬身行禮。
諸葛明一把攙扶住劉備,“主公無需多禮。”
“軍中還有事務需要我去處理。”
諸葛明轉頭看向孔明,“你與主公初相識,正好交談再三。”
“主公告辭!”
望著諸葛明的背影,劉備滿眼感激。
拱手躬身,“軍師慢行!”
軍師府庭院內,趁著暖春拂麵,百花已經競相開放。
兩人心情亦愉悅致勝。
“備甚至臥龍先生大才,隻是來備軍中,恐之內居於軍師之下。”
臥龍前來投效,劉備自然知曉其才乾。
隻是有諸葛明珠玉在前,劉備既想要留住孔明,也得告訴他實情。
你臥龍縱有大才,可隻要諸葛明在位一日,這首席軍師的位置便是他的。
劉備說完此話,本以為臥龍心中會有不滿。
哪怕是流露出些許情緒。
可是這些都沒有,諸葛亮反而拱手,懇切道:“兄長才能數十倍於孔明,能夠在兄長麾下做事,便是孔明的幸事。”
“亮不敢奢求過多,也沒有資格與兄長相論!”
“幼時,若沒有兄長的悉心教導,亮也不會有如今的臥龍之名。”
當下兩難自解,劉備心中自然舒展。
提及諸葛明,劉皇叔便不由的回憶起諸多往事。
想當初還蝸居在新野小城,哪裡敢想象能夠有今天這份事業?
劉備由衷感慨道:“若無我聞德兄,當初曹仁十萬大軍攻新野,我劉備恐早已成了曹仁刀下枯骨。”
“正是因為有了聞德兄的謀劃,荊州九郡如今已儘數在手。”
“放在以往,備做夢也不敢想象會有這一天!”
“聞德兄對劉備的大恩,備謹記在心,不敢有一日忘卻!”
回憶起動情之處,劉玄德眼眶竟有了微微泛紅。
站在跟前的諸葛亮當即拱手,正色道:“亮願跟隨二哥左右,為主公效忠!”
“承蒙臥龍先生不棄!”
劉備感激備至,拱手躬身道:“備必當以國士待先生!”
·
許昌,丞相府內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五十六萬大軍南下,糧草籌備一事上,絕對不可馬虎。
曹操帳下軍師荀彧,精心籌劃數月,此時才基本齊全。
“丞相!”
荀彧帶著一份戰略竹簡前來覲見!
“文若,整備軍隊糧草一事,可還妥當!?”
案牘前,正襟危坐的曹操放下手中卷宗,抬頭目視荀彧。
後者將手中竹簡恭敬遞上,而後回報道:“啟稟丞相,第一批糧草已經南下數日,後續糧草也已準備妥當,可持續供應。”
“如今隻需丞相一聲令下,隨時可以舉兵南下!”
“好!”
曹操閱覽著手中竹簡,滿意點頭。
放下竹簡之餘,曹操敏銳的察覺荀彧麵色不定。
出聲詢問,“文若,可是有心事?”
荀彧低眉搖頭,說出了心中的憂慮。
“丞相此番南下,攜五十六萬大軍,氣勢洶洶,勢不可擋。”
“可劉備帳下的諸葛臥龍,屢出神策,鬼神莫測。”
“若是孫權與劉備結成同盟,共同抗擊我軍。”
“這一戰,情形恐怕不會太過樂觀,丞相還需萬分小心。”
聽到此處,曹操麵色頓時一沉,雙眸微閉。
繼而怒目圓睜,咬牙切齒道:“劉備何德何能,竟然能夠得到神策諸葛的輔佐!”
“此番大軍南下,孤定要招攬此人!”
“若不能為孤所用,此人亦不可留之!”
軍師荀彧站在一側,不敢言語。
“文若!”
“臣在!”
“準備下去,七日之內,揮兵南下!”
“孤倒要看看,何等神策詭謀,能夠抗衡五十六萬大軍的雷霆天威!”
“二十年來,孤平黃巾,定河北,征烏桓,天下九州,得其六,方有今日中原之一統!”
“四海之內英雄,可有誰能勝孤一籌?”
“天下未定,戰亂未平,蒼生離亂,田園荒蕪!”
“劉備孫權,逆天而行!”
“孤便要舉大軍,替天討之!”
荀彧站在一側,躬身應諾。
隻是臉上神色複雜,晦暗不明。
……
自曹操興兵五十六萬討伐劉備的消息傳入荊州之後,荊州氏族上下皆惶惶不安,動蕩不止。
要知他們可是早已悉數將錢財、私兵交給劉備,作為投誠之禮,一旦曹操大軍來襲,劉備無法抵擋,他們家族基業必然也將隨之傾覆!
此時,黃府正堂內,早已擠滿了人,皆是向黃承彥興師問罪、求問解決之法。
“黃老先生,這可該如何是好啊!”
龐德公臉上滿是焦急之色,其餘氏族亦是紛紛開口詢問黃承彥。
“黃老,眼下我們可是將錢糧、私兵悉數交給了劉皇叔,一旦曹操大軍來襲,劉皇叔無法抵禦的話,吾等也將受到牽連。”
“甚至,連家族也將為之傾覆!”
“要知那曹操可是聚集了足足五十六萬大軍來攻伐劉皇叔!”
“雖說今時劉皇叔統攬荊襄九郡之地,但畢竟時日尚短,想要抗衡曹操,怕是並不容易啊!”
“是啊!黃老先生,當初我們可是都聽了你的安排,為的就是保全家族基業。”
“可如今,家族卻是遭遇了更大的危機……甚至,我們現在連任何還手、自保的能力都沒有……”
“若是錢糧、私兵在手,屆時可看劉皇叔敵不過曹操,吾等亦是可以將錢糧、私兵悉數呈上,哪怕不可,亦是能夠帶著錢糧、私兵逃離此地,何須如此束手待斃!”
主位之上,黃承彥皺著花白的眉頭,低吟不止。
隨著正堂內的聲音愈發嘈雜,黃承彥最終還是忍不住出手,將手中的拐杖用力的撞擊了幾次地麵。
咚咚咚!
“諸公,都靜一靜!”
黃承彥雖說已經年邁,可這一刻聲音卻是渾厚無比。
一時間,原本嘈雜的正堂竟真的漸漸安靜了下來,所有氏族之人皆目光凝視著黃承彥,等待著他的回應。
反觀黃承彥,借助著手中的拐杖緩緩從主位上站起,目光環視著堂眾氏族之人,朗聲開口道:“諸公,且聽老夫一言。”
“若是先前沒有將錢糧、私兵交於劉皇叔的話,諸位何故於此?”
此話一出,堂中氏族們皆無言反駁!畢竟沒有先前的投誠,劉皇叔怕是第一個就要清算他們了!
可眼下,麵臨如此大的危機,荊州氏族們自然忍不住要抱怨。
“黃老,話雖如此,可總得要想個解決辦法啊!”龐德公自知理虧,說話的語氣也稍稍緩解了許多。
其餘氏族之人,亦是紛紛開口表態。
“是啊!黃老先生,您是荊州德高望重之輩,當儘快想個辦法才是!否則,有此危機者,亦不單單是吾等家族,怕是黃老先生的家族也在所難免。”
黃承彥聞言,緩緩開口道:“諸位之言,老夫自然清楚。”
“可正如諸公方才所言,吾等已將錢財、私兵悉數交予劉皇叔,自當抱有與劉皇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之心!”
“否則的話,無疑更加難以度過此次危機!世人皆知,曹操反複無常、陰險狡詐!”
“若是歸效於此人,亦必為此人所害!故而老夫希望諸公,在此危機關頭,自當以儘家族全力。”
“凡須劉皇叔所調配者,無有不從,切勿藏存私心!”
“除此之外,彆無他法!”
話說這般,黃承彥目光堅定的掃試向在場的每一個人。
一時間,堂中氏族眾人的臉上不禁浮現出複雜之色。
黃承彥之言,無疑是要將他們每個氏族的力量全部捆綁在劉皇叔身上。
一旦劉皇叔戰敗,他們也將徹底沒了任何的退路。
可眼下,除此一條路外,他們也沒有任何其他的辦法。
倒是龐德公率先想明其中關係,開口說道:“也罷!眼下,吾等自當竭儘全力,輔佐劉皇叔抵禦曹操大軍。”
話音落下,其餘氏族眾人亦是先後拱手說道:“此事過後,吾等自會前往族中,告知此事利害,定當全力輔佐劉皇叔!”
黃承彥聞言,微微頷首道:“如此,諸公,且先回去安排此事吧!”
……
與此同時。
襄陽大殿之上。
自劉備統領荊襄九郡之後,荊州大部分官吏亦歸順到了劉皇叔麾下。
原本空曠的殿宇內,此時早已占滿了荊州才俊、良將。
文臣之列,伊籍、馬良、蒯良、蒯越等眾單手負立,閒雅恬靜。
武將之列,李嚴、霍俊、文聘、魏延、黃忠、楊儀、傅彤、鄧芝等人身著甲胄,堪為虎將!
主位之上,劉備看著文臣武將,笑容滿麵。
卻是沒想到他劉備也能有此一日,這完全得益於軍師的輔佐啊!
“主公,臣鬥膽,可否讓吾等見一見的廬山真麵目。”
蒯良率先從文臣之列走出,拱手說道。
“是啊!主公,吾等早已聽聞軍師之名多時,神交已久,卻是苦於遲遲未曾一見。”
伊籍麵露神往之色,言語之中更是充滿了對這位神秘軍師的敬仰之情。
李嚴緩緩走出,麵色欽佩道:“吾亦是早已聽聞軍師尚未出山,便已算儘天下!”
“彈指間,便令曹仁、李典大軍潰敗!軍師之謀,可謂天下無二!”
“今生若是得已與軍師一見,足慰平生啊!”
“是啊!主公,請軍師出來吧!”
“我們實在是想不出軍師到底是何方神聖,竟然能想出如此多的妙計!”
傅彤、鄧芝等人紛紛上前,期切的說道。
劉備聞言,麵帶笑容的看向側殿之處,笑聲說道:“軍師以為如何?不如與他們見上一見吧!”
此話一出,伊籍、馬良、李嚴等眾眼中瞬間閃爍著彆樣的光芒,雙目緊緊地凝視著側殿的位置。
原來軍師一直都在他們身邊!
噠噠噠!
隨著陣陣腳步聲響起,李嚴等人的心情也是愈發緊張和期切,一雙明目直勾勾的緊盯著幔簾,生怕錯過了軍師容顏。
甚至,更是有不少人腦海之中已經呈現出軍師高深莫測的大隱之貌。
與此同時,在眾人目光注視之下,幔簾緩緩掀開,諸葛亮,進入大帳。
“在下諸葛亮,見過諸位將軍!”
所有人動容!
“果然是諸葛亮!”
“果然是臥龍先生!”
諸葛亮擺擺手:“我何德何能,能擔任軍師之位?”
眾荊州氏族官吏見到諸葛亮的否定。
心生狐疑。
黃忠和張飛趙雲等人,對視一眼,紛紛從對方的目光中,讀出了看戲的精彩。
“皇叔軍師,乃是家兄。”
下一刻,諸葛明進入大殿。
諸葛明一襲儒衣,恬靜典雅,舉手投足間,便給人一種高深莫測之感。
而與諸葛明所識之人,心中更是大受震撼!
竟然是他!
伊籍、李嚴等人本以為在劉備帳下為謀臣者,定然是諸葛亮無疑,卻是不料,會是諸葛明!
“怪不得了!怪不得了!”
“事先吾曾還在猜測著是何人能有如此學識,舉手投足間便可席卷荊州!”
“今日得已一見聞德兄,一切也終於水落石出!”
馬良佯裝剛剛知曉的模樣,神色激動的說道。
“哈哈哈~”
諸葛明朗聲笑顏道:“季常說笑了!季常之才,也是天下少有。”
“今時能與季常及諸君於主公帳下效命,實乃平生之幸啊!”
馬良、李嚴等文臣武將聞言,謙恭一拜道:“軍師謬讚了。”
“吾等必當全力輔佐主公!”
值此之際。
劉備亦從主位上站起,開口道:“諸位與軍師今日相見,乃是天大喜事!”
“不過,現今曹賊率五十六萬大軍南下,意欲橫掃荊襄之地!吾等自當不可有任何懈怠之理!”
說至這般,劉備目光不禁看向身側諸葛明,激昂說道:“好在,備得以有軍師及諸位的輔佐!”
“縱然是那曹賊攜百萬曹軍前來又何妨!”
錚!
陡然間,劉備突然拔出了腰間佩劍,高舉指天道:“諸君皆為漢臣,可陛下卻是仍在許昌城中蒙羞!”
“今時,曹賊攜五十六萬大軍南下,意欲橫掃荊州!”
“備雖不才,卻得以有諸位輔佐、效命!”
“今有軍師在此,備願以軍師為證,在此立誓,若備怯戰而逃,殺!”
“若軍中有怯戰者,殺!”
“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我與那曹賊勢不兩立!”
此話一出,襄陽大殿內文武百官心神震動、熱血翻湧,一雙明目緊緊與劉備相視,高聲說道:“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
“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
郎朗之聲久久回蕩於襄陽大殿之上,似是要堅定他們心中的信念,亦是要告訴天下之人他們的決心!,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