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諸葛明的吞天之謀(2 / 2)

他寒聲開口,言語中滿是殺意。

“這封信,是從荊州寄來的。”

“署名是諸葛。”

“也就是荊州劉備麾下的首席軍師。”

“他寫信給我,說我父帥入了許昌,此時正被曹賊囚禁。”

此話一出,在場將士全都虎軀劇震。

他們麵麵相覷,都看出了彼此瞳孔燃燒的怒火!

龐德攥緊拳頭,憤然道。

“什麼?大膽曹賊,竟敢囚禁主公!”

作為西涼十彪將之一。

龐德很早就跟隨了馬騰。

隨他大小征戰無數,還一起討伐董卓。

對馬騰可謂是忠心耿耿。

現在聽到馬騰被囚,龐德已經恨不得立刻殺到許昌,救出主公。

馬岱亦是寒聲道。

“該死的曹賊,挾天子以令諸侯不說,還囚禁從父,當真該死!”

“堂兄,你快下令吧!”

“我們願隨你一同殺上許昌,解救從父!”

身為馬超的堂弟。

馬岱自幼便收到馬騰的照顧。

還與馬超一起,讓馬騰傳授武藝。

這麼多年來,馬騰對他也是視如己出,愛護有加。

帶著他南征北戰,立下大小戰功無數。

因此馬岱在西涼軍的威望,也是僅次於馬騰與馬超父子。

馬岱也自然將這份親情記在心裡。

眼下聽到馬騰被囚,他著急的心思,一點都不弱於堂兄馬超。

饒是平時做事冷靜如他,此時也心急如焚,再也難以保持平靜。

其他諸將也憤然附和道。

“沒錯!少主!我等請命,立刻殺上許昌,救回主公!”

“少主,事不宜遲,立刻下令吧!”

“下令吧少主!”

“……”

他們義憤填膺,紛紛請命。

馬超攥緊拳頭,眼神中滿是憤懣與擔憂。

該死的曹操,竟然敢將他的父帥囚禁!

現在還生死不明!

要知道,他從小就崇拜自己的父帥,並以他為目標在努力。

為了能夠超越父帥。

本就有著傲人天賦的馬超,仍就每天不斷努力習武。

彆人練武一個時辰,他就練兩個時辰,三個時辰!

彆人練習馬術半天,他夜以繼日的去練!

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有天賦的人。

而是有天賦的人,還在努力!

就這樣,馬超終於距離馬騰越來越近!

就在他以為自己,快要和父帥並肩的時候。

諸葛卻來信告訴自己,曹操囚禁了自己的父帥!

這讓馬超如何忍受得了!

身為長子,他幾乎是享受了馬騰所有的寵愛。

更是馬騰最得意的兒子。

此時父親被囚!

為人子,焉能不救?!

馬超眼神如霜,寒聲道。

“諸位!”

“今日,我便要起兵,殺向許昌!”

“爾等可願隨我,一同砍了那曹賊腦袋,救下父帥!”

龐德馬岱等人,齊聲高喝。

“我等聽從少主號令!”

“殺向許昌,救出主公!”

“很好!”

馬超望著許昌的方向,身上殺意彌漫整個太守府。

“傳令下去!”

“清點各自部曲,隨我殺入許昌!”

父帥!

等我!

曹賊!

洗乾淨脖子,等死吧!

晚霞中的西涼太守府,被染成了紅色。

殘陽如血。

仿佛是被那衝天的殺意,刺穿了胸膛。

整個西涼,大半鐵騎,都收到了一個共同的命令!

那就是厲兵株馬!

殺向許昌!!!

……

荊州。

襄陽。

山雨欲來風滿樓。

城內將士們,全都在積極訓練兵馬。

以備戰即將到來的曹操大軍。

一時間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緊張又窒息的氣氛,圍繞在襄陽城的上空。

城中百姓,已經屯好了足以固收城池一年的糧食。

校場上,各部將領,正在練習衝陣,固守,弓箭等,以應對曹操大軍的進攻。

整個襄陽城內,平日裡隨處可見的孩子嬉鬨聲,熱鬨的叫賣聲。

酒館裡鍋碗瓢盆的碰撞聲,醉漢在街邊的呼嚕聲。

孩子頑皮被母親的喝罵聲,小情人直接的呢喃聲。

已經儘數全都不見了。

有的,隻是將士們訓練的聲音。

以及鬼哭般的呼呼風聲。

襄陽城從上到下,全部都嚴陣以待。

牆頭上,諸葛明羽扇綸巾,意氣風發,眼中滿是堅定之色。

風吹動他的鬢發,將他棱角分明的臉,完全暴露在日光下。

曹操終於按耐不住,要興兵來攻了。

諸葛明眸中閃過自信之色。

雖說自從官渡之戰後,曹操雄踞中原北方,處於絕對優勢。

麾下號稱精兵百萬,無往不破。

營帳中更有五大軍師獻策。

可謂是勢力雄厚,攻勢摧枯拉朽。

但,曹操這一次的對手。

是他諸葛明!

諸葛明早已想好,該如何應對曹操。

為了這一戰,他已經布局了許久。

甚至在初出茅廬的時候,就已經在著手準備了。

往南,已讓諸葛孔明前往江東,促成孫劉聯盟。

往西,已書信一封,讓那西涼錦馬超按耐不住,起兵攻曹。

往北,襄陽大軍早已備戰完畢,士氣全部提到了頂點。

往東,凡緊要天塹之處,已是機關伏兵遍布。

屆時將主戰場,定於赤壁。

所有的局和棋子,也已經布好。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隻等那曹賊前來,到時候大局收攏,定叫他首尾難顧,應接不暇,铩羽而歸!

到了那時,便可趁機北上,天下三分。

且最大的既得利者,也會是他們。

甚至可以借此,一躍超越江東。

版圖和勢力,達到僅稍次於曹操的程度。

三足鼎立之後,無論是江東,亦或者曹操。

都將不在為懼!

諸葛明眺望著遠方,眼看著即將到來的赤壁之戰。

心中卻已經在謀劃好,三足鼎立後的路該如何走。

既然他已經決定幫助劉備逐鹿天下。

那麼這天下,就定然要儘掌在蜀漢手中!

就在這時。

一陣腳步聲自身後傳來。

諸葛明並未回頭,便已知曉來人是誰。

“主公,找我何事?”

他折扇輕搖,雲淡風輕。

仿佛絲毫不在意即將來臨的大戰,已然勝券在握。

與整個襄陽城的氣氛,顯得格格不入。

來人正是劉備。

自從諸葛亮前往江東後。

他就有些心神不寧。

因為在諸葛明的計策中,孫劉聯盟,是極為重要的一環。

若是不能成功,則整個計劃都會全盤大亂。

以至於不得不重新部署。

到時時間緊迫,恐生變故。

諸葛孔明雖然有著臥龍之稱。

可他們還從未親眼見證過,對他的本事也多少有些懷疑。

作為蜀漢掌舵人的劉備,心中自然更是無比擔憂。

劉備矗立在城頭,雙手扶著滿是傷痕的城牆,臉上流露出擔憂。

“軍師,你現在可有臥龍的消息了?”

“他去江東已經有些時日了,我擔心會出什麼事情。”

諸葛明輕笑著搖頭。

“主公不必擔心。”

“臥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並非浪得虛名。”

“舍弟之才,乃勝我十倍。”

“此番前去江東,定會帶來好消息。”

回想著當初,諸葛亮還未出茅廬,就已經展露的才華。

以及讓水鏡先生等讚不絕口的本事。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諸葛亮的本事,諸葛明從來都不擔心。

眼下隻需要靜靜等待諸葛亮傳來好消息,就足夠了。

而聽到諸葛明如此誇讚臥龍。

劉備心稍稍平靜之餘,也多了幾分咋舌。

十倍之才?

怎麼可能?!

劉備心底暗自搖頭。

不是他不信諸葛明。

相反,他對諸葛明可謂是言聽計從。

諸葛明讓往東,他絕對不會往西。

諸葛明指著前麵的火坑說,往裡跳。

他也會毫不猶豫率領將士們往裡跳。

這就是劉備對諸葛明的絕對信任。

這份信任,甚至都超過了對他自己。

可是,麵對諸葛明誇讚其弟臥龍十倍之才。

劉備還是忍不住多了幾分懷疑,感覺裡麵有著極多誇大成分。

細想一路走來,諸葛明的每一步棋,都走的無比完美。

無論是以少勝多戰曹操,讓曹操元氣大傷。

再是絕處逢生挽大廈將傾,將自己從絕境拉起。

到占據荊州,平複氏族,挽回人心,上下一齊。

計破曹操,讓其君臣離心離德,無法南下,解內憂外患,多了幾分喘息機會。

又破蔡瑁張允,徹底虎踞荊州,擁兵數十萬。

現在又讓諸葛亮去聯盟江東,書信離間西涼馬超,讓其給曹操帶去麻煩。

再到定戰場與赤壁,給曹操失去天然地利。

任何一步,都足以震驚當世。

甚至冠絕天下,無人能出其右。

若不按照他的計策,稍有差池都會萬劫不複。

劉備自認,這世間絕無第二人,能將這一切做得更好。

就是這樣的一個天才,居然說諸葛亮的才能勝他十倍?

那諸葛亮又能妖孽到什麼地步?

說實話,劉備心裡其實是不信的。

諸葛臥龍,或許的確有才華。

可沒有親眼見證,劉備心裡無論如何,也不會覺得比諸葛明要強。

畢竟這一路走來,能到今天這一步。

全部都是諸葛明一己之力的功勞。

甚至自己除了一個主公的位置之外,沒有其他功勞在裡麵。

將士們也都對諸葛明恭敬有加。

這種情況下,劉備是打死都不相信,諸葛明能弱於臥龍。

但無論如何。

既然軍師都誇讚諸葛亮了,那麼他絕對是有真材實料的。

諸葛一族兩大最絕頂的妖孽在自己麾下。

又何愁大業難成?

劉備心裡的緊張散去,嘴角不由勾起笑意。

仿佛已經看見了未來美好的藍圖,正在離自己越來越近。

……

大江之上,一葉扁舟,送諸葛入柴桑。

諸葛亮手搖羽扇,頭戴綸巾,布袍束帶,腳踏青鞋,徑直往吳候宮而來。

“二弟!竟然是你!”

剛到宮門前不遠之處,隻聽一人在遠處高呼,一邊往這邊走來。

“大哥,小弟諸葛亮拜見兄長!”

諸葛亮循聲望去,一人剛從吳候宮裡步行而出,衣飾華貴,腰間係著環佩,意氣奮發,正是大哥諸葛瑾!

諸葛亮急忙上前,躬身行禮。

“兄弟即來江東,如何不先知會為兄一聲,也好派人去接。你我數月不曾相見,我也想你啊!”

諸葛瑾大感意外,沒想到一直隱居不出,蟄居南郡的諸葛臥龍,竟突然來到了江東!

“亮來江東,是奉公行事。雖思念大哥,卻是私事,亮不敢因私廢公,等拜訪過吳候之後,在找大哥敘舊。”

諸葛亮躬身再次行禮,緩緩說道。

“孔明,你蟄居多年,並無職責在身,何來公務?若是想要投順我主,謀個前程,則我親自引薦,反而順利的多,強過你毛遂自薦。”

諸葛瑾怫然不悅,以為自己的兄弟也太過心胸狹窄,荊州覆滅,為劉備所占。他站不住腳,想要投靠在江東,卻不想讓我立此薦賢之功!

“我如今已在劉皇叔的軍師府中任職,今來江東,也是受皇叔所遣,軍師差派,亮不敢因私廢公!”

“既然兄長在此,煩請引我入宮,拜會你家主公。”

諸葛亮正色說道,絲毫沒有了剛剛敘舊之時的溫馨。

“什麼!”

“你做了劉備的幕僚,還不是軍師,尚需遵守軍師的差派!兄弟,你可是臥龍啊!”

諸葛瑾震驚不小,沒想到他諸葛家最負盛名的諸葛臥龍,竟然甘願做了劉備手下的幕賓!

“我先引你去見我家主公,等公事了結,你我在促膝長談。”

諸葛瑾震驚之餘,看到諸葛亮沉穩如山,麵色不變,也急忙收攝心神,步行在前,引領孔明入宮。

“主公,舍弟諸葛孔明,特來拜望主公。”

諸葛瑾行禮之後,將諸葛亮引到孫權麵前,躬身而退。

“哦!”

“你便是諸葛孔明?”

孫權虯髯碧眼,威風凜凜,此刻回頭,看著諸葛亮,驚訝的問道。

“諸葛亮奉我家軍師諸葛聞德之命,特來拜見吳候,並代我家軍師和主公向吳候問安。”

孔明麵對孫權,絲毫不懼,坦然麵對,泰然自若。

“諸葛聞德?何許人也?”

孫權茫然問道。

他雖久在江東,但江東的斥候遍天下,許昌、荊州、乃至西涼遼東,皆有江東之人。

四海訊息,孫權了如指掌。

但這諸葛聞德,他還是第一次聽說。

“諸葛聞德,家兄是也!亮年幼之時,多承他的撫養教誨。”

諸葛亮提起諸葛明,肅然起敬!

“莫非便是那個謀定荊襄,北敗曹賊的諸葛軍師?”

孫權越發驚異,雖然流言四起,但他私下之中,一直認為,替劉備謀定荊州的,舍諸葛臥龍之外,再無他人!

直到今日,方知這一切都非諸葛臥龍之功,而是諸葛聞德運籌帷幄。

“不錯,複奪荊襄九郡,皆是出自我家兄諸葛聞德之手!”

“包括長沙!”

諸葛亮仰然說道,鎮定自若。此刻的荊州,兵鋒正盛,士氣如虹。已足可與江東分庭抗禮。

他此來,便是要反客為主,運籌帷幄,一改昔日被江東俯視小看的麵貌!

……

孫權聞言,勃然變色,拂袖而起,直入後堂去了。

但諸葛亮神色自若,淡定的站在那裡,絲毫不為所動。

“郡侯麵色有異,不同尋常。莫非有何事不順?”

後堂內,步練師步夫人端著一碗清茶,溫情問道。

“諸葛孔明,欺我太甚!”

“我明日便下令,著公瑾即刻發兵,先攻長沙,再下襄陽!”

孫權餘怒未消,坐在椅子上,拍案說道。

“郡侯息怒,若如此,恐怕我江東之地危矣!”

步夫人慌忙將茶碗放在桌上,躬身跪在孫權麵前。

“昔日子敬曾經對郡侯說過,妾身也曾靜聽。如今曹賊勢大,我孫劉兩家,隻有聯盟抗曹,才能度過此劫。若郡侯意氣之爭,興兵伐荊州,正趁了曹賊的心意,恐怕荊州江東,早晚滅在曹賊之手了!”

步夫人雖是女流,但真知灼見,頭腦冷靜,孫權平日甚是倚重,對她也是寵愛有加。

“公瑾正是為了孫劉聯盟,才將長沙之地拱手讓給了劉大耳,甚至連長沙的兵馬錢糧,都分文不動,封存交割給了他們!沒想到今日諸葛匹夫,反而依次來侮辱與我!”

孫權怒不可遏,嘭的一聲,將桌案的一角拍斷,那碗放在桌上的茶碗,也滾落在地。

“郡侯,小不忍則亂大謀!昔日劉備勢微的時候,郡侯豈非也從來不拿正眼看他?何況長沙之事,也是事實,孔明雖有不敬,但也並非憑空捏造……”

“郡侯若不想多言,可令他明日再來,大會我江東群臣,再做商議。”

步夫人笑語顰顰,溫言開解,孫權怒氣漸消。

“家有賢妻,男人不做橫事!若非夫人,孤今日差一差釀成大禍,將祖宗基業,拱手讓給曹賊!”

孫權起身,緊緊抓住步夫人的手,麵有感激之色。

“孔明先生尚在外等候,郡侯切不可失了禮數!”

步夫人躬身行禮,自入內堂去了。

“孔明先生,孤身體微恙,今日慢待了先生。還請先生暫且休息,來日清晨,在此相會。”

孫權出來,看到孔明神態悠閒,依舊站在原地,絲毫未動,於是裝出一副歉意十足的模樣,賠笑說道。

“既然如此,亮暫且告退,來日再來拜會郡侯。”

孔明也不強求多言,避免令孫權產生一種上趕著尋求聯盟合作的錯覺。因此躬身行禮,拜辭而去。

……

次日。

風和日麗,江東之地,更是溫暖宜人。

吳候宮的兩廊,擺滿了各色的奇花異卉,穿越而行,猶如行走在皇家的禦花園中一般。

孔明羽扇綸巾,仰然而入,雖隻一人,但氣勢如虹,毫無懼色。

來到大殿,江東文臣,悉數到場。

左邊一側,張昭居首,其下依次是朱然、顧雍、闞澤。

右邊一側,張紘居首,往下依次為諸葛瑾、闞澤,闞澤之下,原本是陸績,但陸績妄言降曹,為周瑜所斬,此時填補此位的,乃是步騭,步騭的妹妹,便是孫權的寵妃步練師。

張昭張紘等人,看到諸葛亮神情悠然,步履從容,絲毫不亂,各自心中,均有畏懼之色!

此人便是諸葛聞德之弟!!,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