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我給曹操布下了天羅地網
此人正是黃承彥府內小童。
待到小童來到黃承彥麵前的時候。
小童方才拱手開口說道:“大人!曹操大軍攻打樊城數十裡,但是卻並未攻打下來,而後方又有西涼馬超氣勢洶洶的殺來。”
“現在的曹操,深陷險境之中。”
黃承彥,龐德公,司馬徽聽到這話之後,神情無比震撼。
龐德公驚歎開口道:“局中必有人力挽狂瀾,方才令曹操陷入險境之中,當真是好手筆,如此驚天之謀。”
司馬徽聽到這裡的時候,臉上依舊有著濃重震撼之色,朝著龐德公開口問道:“兄長!如何看出這是有人布下謀略。”
“西涼馬超與曹操無冤無仇,如今氣勢洶洶殺來,注定是有人暗中挑撥,使用了一出陰謀之術。”
龐德公點了點頭,臉上儘是讚歎之色。
僅用一謀。
便使得曹操陷入險境之中。
這等逆天之能。
縱然是相比當初漢初三傑韓信,那也不惶承讓,甚至是猶有過之。
驟然之間。
龐德公好像是想到什麼一般,看著麵前的黃承彥開口問道:“這諸葛亮可是你的女婿,這驚天之謀,該不會就出自諸葛亮之手吧。”
黃承彥眼神微眯,思考了起來。
雖然諸葛亮有能力。
但是如此驚天之謀還真是不像出自於他手。
反倒像另有其人。
黃承彥搖了搖頭,苦笑了起來,開口說道:“我並不知道!但是這驚天之謀,倒是像另有其人。”
司馬徽和龐德公聽到這裡,也隨之暗暗點頭。
對於諸葛亮。
他們都有所接觸。
如此行事風格,倒還真是有些不像。
“除了諸葛亮之外,荊州之地能出如此謀略之人,依我看來,恐怕也隻有那諸葛聞德了。”
司馬徽眸光一凝,暗自開口說道:
龐德公最終搖了搖頭,臉上浮現一抹苦澀,笑道:“諸葛聞德此人更像是妖孽之才,曹操大軍南下麵對的第一個變數,便是此人。”
“如此一來,事情恐怕變得不會那麼簡單了。”
三人都在猜測這驚天之謀究竟是出自誰手。
“諸位,請移步後庭,重開宴席,可好?”
龐德公前麵帶路,司馬徽、黃承彥緊緊跟隨,出了中堂,往後院而來。
後院假山林立,怪石嶙峋,中央湖波粼粼,靜影沉璧,既幽僻安靜,又空氣清新。
三人順著幽深曲徑,往來盤桓,又走了片刻,隻見假山之上,有亭子翼然而立,亭中石桌石凳,一應俱全。
“龐公,由此雅靜之地,為何密藏,至今才帶我們來此啊?”
司馬徽第一個登上亭子,極目遠眺,大半個襄陽都儘收眼底。
龐德公苦笑一聲:“司馬先生,你明知故問了!昔日隨蔡瑁在襄陽,剛建好了這處府邸,還沒來得及請你來賞光。襄陽兵亂,蔡瑁倉惶逃竄,我四大氏族,也作鳥獸散,我與龐德公歸於南郡,蒯氏奔章陵。”
黃承彥在旁,也歎息不已:“那個時候,人心惶惶,又哪裡想過還能重回襄陽?今天看來,到底是劉皇叔忠義,不妄殺無辜。若是也如蔡瑁一般,一旦得逞,便要屠戮萬千,咱們這幾把老骨頭,早就嗝屁朝涼了!”
司馬徽點了點頭,頗有幾分感慨的說道:“那個時候,伱我皆如喪家之犬,狼狽逃竄,以為可以躲過浩劫。實不知一番折騰,始終沒有跳出劉皇叔的手掌心,反而不如欣然投順,落得輕鬆自在!”
三人說話之間,侍奉的小童三人,緩緩而來,托著托盤上了石亭,將一壺茶,三個竹杯,還有三個小菜碟擺放在桌上。
竹杯都是以新春的青竹鏤空削製而成,周身碧綠,沏上熱水,還未入喉,已經能夠嗅到一股濃濃的清香了。
“襄陽城中的這位謀主,此刻竟然如此淡定,曹操百萬大軍,如猛虎下山,氣勢駭人,他竟絲毫不以為意!隻這一份氣魄,便是我等這些老衰垂死之人,也有所不及,說來真是慚愧啊!”
黃承彥輕輕吹了吹,呷了一口,立刻滿嘴都是綠竹的清香,點頭說道。
“此人謀劃深遠,計議周全。神鬼莫測,猶如神助。縱觀自堯舜禹以來,還從未見過如此人傑,縱然是昔日子牙公恐怕也有所不及……”
司馬徽想起曹衝之死,馬騰之死,麵色微變,眉頭微微皺起,一副恐慌畏懼之色。
龐德公輕輕一笑:“司馬,你莫非時至今日,還與曹丞相有著往來?為何襄陽怪才,你卻麵有擔憂之色?”
司馬徽身子微微一顫,正色說道:“龐公,且不可開如此玩笑!”
黃承彥遙望著襄陽方向,雙手托著竹杯,任由那一縷縷清香揮灑飄搖。
“此人兵不血刃,計服江東,桀驁不馴的周瑜,乖乖的將吞入口中的長沙之地,吐了出來。孫權更是贈送十萬石糧米,絲毫不猶豫。”
“南蠻王孟獲,化外之人,隻有自己,天地不認!卻對他如此敬服,不遠千裡,傾巢而出,馳援荊州!”
黃承彥說話之間,原本悠閒的麵龐上,也逐漸現出驚懼之色。
三人各自在想,若昔日真的與劉備決裂,一條路走到黑的支援蔡瑁,以四大氏族的五個郡對抗劉備,此刻會是個什麼結果?
那個時候,所有的荊州氏族,都將曹操視為救星,認為隻要曹操南下,自然解荊州困厄,劉備會望風而逃,不堪一擊!
這也因如此,荊州氏族,兩麵三刀,一麵給周瑜和劉備送禮,結好關係,私下之中,卻依舊與許昌暗通款曲。
沒有人看好劉備的前途,而所有人都認為微弱的劉備,絕不是曹操的對手,,唯有歸順大漢丞相,才是正途,明智之舉!
“我看曹丞相此次南下,恐怕凶多吉少了!”
司馬徽忽然說道。
黃承彥和龐德公震驚!
“哈哈!”
“司馬先生,果然不愧是當下名士,說話自有見底!”
忽然一人朗聲大笑,聲音洪亮清越,極有穿透力。
龐德公大喜,低聲說道:“舍侄到了!”
龐統,龐士元!
假山石徑上,一人蜿蜒而行,不多時來到眾人麵前。
此人頭戴鬥笠,麵色黝黑,虯髯根根倒豎,參差不齊,乍一眼看上去,混若一個鄉間務農的村夫。
此人正是名動天下,與諸葛亮齊名的“鳳雛”龐統!
“侄兒拜見叔父!”
龐統到了山亭之上,摘掉鬥笠,躬身向龐德公行禮。
龐德公急忙彎腰扶起:“侄兒快快請起!”
“這位是水鏡山莊的司馬徽司馬先生。這位是黃承彥黃老爺子,諸葛孔明的老泰山!”
龐德公分彆介紹司馬徽與黃承彥。
龐統雖然麵貌粗糙,容貌極醜,不堪入目,但深通禮數,各自見禮,毫不倨傲。
“你久在江東,恐怕已有五年沒有回來了吧?”
龐德公與侄兒久彆重逢,喜不自勝,感慨的說道。
龐統點頭:“算來已有將近六年了!未能時常前來看望叔父,還望叔父恕罪。”
司馬徽久聞“鳳雛”之名,卻失之交臂,這還是第一次相見,好奇的問道:“臥龍鳳雛,各自隱居埋名。如今臥龍出山,投入劉備府中。不知鳳雛回歸荊州,所為何事?”
“一月之前,孔明拜訪江東,我已略有所聞。我與孔明惺惺相惜,神交已久,本來想要與他會麵,暢談一番,奈何等我趕到柴桑的時候,他已匆匆離開,到了鄱陽。我又追到鄱陽,終究還是晚了一步,孔明已經拜辭了周瑜,自回荊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