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搖了搖頭,再次糾正說道:“馬超一勇之夫,荀彧稍展策略,散布流言,他便疑神疑鬼,束手束腳,不敢輕兵疾行,突襲許昌。反而磨磨蹭蹭,唯恐糧草不繼。因此誤了時機。已經無藥可救了。”
“曹操兵退宛城,確實也有保衛許昌的緣故。但主要的是,他並不想血拚樊城,與二十萬南蠻兵硬剛了。隻因他早已看出,隻要樊城糧草匱乏,南蠻兵必起內亂,到時候恐怕連劉備的股肱之臣趙雲魏延等名將都要遭其荼毒!”
魯肅猛然醒悟,驚得目瞪口呆,良久不能說話。
心裡砰砰亂跳,一顆心幾乎跳出了腔子:“大都督的意思,曹操退守宛城,就是等著劉備的樊城缺糧,不占自亂?”
周瑜微微一笑,替魯肅重新斟滿一碗清茶,緩緩說道:“曹操之陰毒,世所罕見。恐怕他還未必如此安分。昔日他在河北,斷了袁紹的烏巢糧草。前日在西涼,又派輕騎燒了馬超的糧道。逼迫他退軍回西涼。這次恐怕他也會派遣騎兵,攪擾劉備的樊城糧道,逼迫樊城加速潰敗!”
魯肅聽得連連點頭,甚是佩服周瑜的灼見和分析,但隨即眉頭微微一皺,帶著幾分擔憂的說道:“我江東與劉備,有結盟之好。兩家合作,共抗曹操。若劉備失敗,豈不是我江東獨力難支,陷入危急?”
周瑜擺了擺手:“劉備若勝,對我江東不利。最好兩敗俱傷,主公方能鼎鼎天下!”
“劉備此時的軍力,已不在我江東之下,而南蠻兵……”
周瑜略一停頓,忽然帶了幾分不平之氣:“昔日我家主公,也曾派人前往南疆,結好孟獲,送了多少重禮!沒想到事到如今,孟獲置我江東不顧,反而馳援荊州劉備!”
“劉備若勝曹操,必會趁著長江之利,順流而下,奪我江東。反而不如讓他吃一場大敗,然後我們再與他合作抗曹,也讓他知道我江東的地位!”
周瑜說話之間,又指了指桌上的那封信:“劉備才定荊州,言辭之間,多有狂背之詞,絲毫不把我江東的二十萬水軍放在眼裡。也該讓他長長記性了!”
魯肅沉默了片刻,心裡反複思量,似乎周瑜之言,也有幾分道理。可是又覺得似有不妥之處,想要爭辯,又不知從何說起。
正在此時,忽然又想起一事,急忙端正身子,看著周瑜,說道:“傳聞曹操雖聚兵宛城,卻私下以張遼為主將,轉移兵馬往合肥方向,意圖攻擊我東線。不知大都督可聽聞此事?”
周瑜站起身來,往來走了幾步,思索良久,重新回到座位上。
“此事我早已知曉,但真假未能確定,所以並未向主公稟明。不過縱然是真有此事,也不難破解!”
魯肅好奇,低聲問道:“不知公瑾想要以何策應之?”
周瑜手扶桌案,沉聲說道:“張遼雖勇,但憑太史慈和主公聯手對敵,料也占據不了優勢。我更可以派一二上將馳援東線。曹操兵馬既然惦記樊城,也不會傾力往東。”
“以曹操之智,他若敢將兵馬全線開往東麵。也不會虛張聲勢,擺出一副要加兵宛城,再圖荊州的架勢了!何況如宛城兵馬羸弱,隻怕縱然南蠻王斷糧,也會在劉備的攛掇之下,頃刻之間攻打宛城,殺入許昌!那真是曹操的末日,得不償失了!”
“曹賊若愚蠢至此,又怎麼會活到今天。曾經刺殺董卓的時候,就早死多時了!”
魯肅麵色一變,顫聲說道:“你是讓主公親自披掛上陣,迎敵曹軍?”
周瑜眉毛一揚,目光閃爍,大聲說道:“這有何不可?昔日我兄孫伯符,每一戰必身先士卒,不辭勞苦,方才打下江東六郡八十一州縣。縱然是我們日夜咒罵的曹賊,位尊至極,豈不是一樣征伐必出,從未在京貪圖享樂!難道我家主公,便高人一等不成!”
“子敬!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呀!三足鼎立天下,曹操智謀過人,手下兵精糧足,最是強大。劉備起於布衣,善於籠絡人心,更加上諸葛聞德智算天下,連我都自愧弗如。若我主公沒有憂患意識,怎能配得上與他們鼎立存在……”
魯肅點頭,愈加佩服周瑜的見識和謀略。
心中也在想:“原來公瑾外冷內熱,雖遠在鄱陽,心裡依舊惦記著主公,惦記著江東的河山。此計雖然暫時有為難主公之嫌,但長久看來,倒也並非壞事。”
“公瑾赤心為國,不服當年孫伯符托孤之重,隻是不知道主公,可明白公瑾的這番苦心?”
二人至此,再不談公事,更兼魯肅次日便要轉往襄陽,因此不敢貪杯,兩人本就是舊時相識,意氣相投,雖然以茶代酒,也是相談甚歡,直到午夜更深,方才意猶未儘的各自散去。
次日,周瑜安排船隻,載著魯肅,取道往襄陽而去。
襄陽城,軍師府裡。
院落之中。
依舊是綠柳樹下,百花夾道之間。
諸葛亮排下清酒小宴,單獨招待魯肅。
魯肅初來軍師府,便立刻被兩側花架上的數十盆繁花吸引。
柴桑吳候宮的內園裡,栽種的各色奇花異草不計其數,可是與這些盆栽比起來,似乎瞬息之間,黯然失色。
這些花朵,顏色柔和,幽幽清香,若有若無。猶如世間君子,挺拔氣節,不趨炎附勢,不阿諛奉承。更如高潔女子,三貞九烈,至死不渝。反觀吳候宮裡的花朵,猶如一群庸脂俗粉的世俗女子,為了討好求生而獻媚於人,不知自重自尊。
他自然不知道,身為二十一世紀的穿越者,諸葛明的軍師府中所有花朵,皆是他依照記憶和所學生物知識,多年來精心改良培養的新品,自然不會與兩千年的三國花朵有所重合。
“十數日前,我也是在這裡招待了你家程普將軍!”
諸葛亮端起酒壺,輕輕為魯肅斟上一杯,笑著說道。
“哦?程普來此,所為何事?”,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