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心急如焚(1 / 2)

第142章 心急如焚

諸葛亮往前一步,伸手握住諸葛明的胳膊,引領他步入大堂。劉備和馬良也跟隨而入。

“軍師,已經拖不下去了!”

劉備伸手從桌案上拿起樊城趙雲寄過來的書信:“再有七日,樊城糧草徹底斷絕。二十五萬兵馬將食不果腹,而南蠻王的二十萬南蠻兵恐怕……”

劉備麵色慘白,那隻伸出去給諸葛明遞書信的手也在微微顫抖。

以南蠻王三軍的戰力,能在刹那之間戰敗曹操的二十萬兵馬,殺死殺傷十餘萬。

若斷了他的糧草,惹得那些南蠻兵性起,倒戈一擊,反攻荊州的話。恐怕他辛苦得來的荊州,未必能守得住。

更重要的是,宛城那邊,還有曹操的百萬人馬虎視眈眈。鄱陽湖的周瑜,雖然目前乃是同盟的關係,但亡荊州之心不死。若南蠻王的兵馬回師攻打襄陽,恐怕地近鄱陽湖的長沙桂陽四郡難保,周瑜豈能不趁亂而入,分得一杯羹?

諸葛亮往前一步從劉備的手裡接過信封,拆開之後將信箋展開遞給諸葛明。

諸葛明伸手接過,隻漫不經心的瞟了一眼便丟給孔明。

“兄長,子龍現在樊城,如坐針氈。若戰,糧草不繼,是坐以待斃。若要退兵,又恐軍師彆有安排,耽誤軍機。”

“我與馬良同主公商議半日,沒有良策。江東的糧草,最快也要七八日方可送達。恐怕那個時候,樊城早已斷糧多日,後果不堪設想……”

孔明伸手接過信箋,一邊折疊好了重新裝起,一般憂心忡忡的說道。

馬良也說道:“襄陽的糧草,並無結餘的庫存,而且就算送去,也是杯水車薪,解決不了問題,二十五萬大軍的開銷,實在太大……”

諸葛明看看劉備,又環視諸葛亮和馬良,輕輕笑道:“放心可也!”

“糧草不會斷,三軍不會亂。”

諸葛明手臂一揮,折扇秋水人家忽然展開,映著堂外射入的陽光,散發出無限光華。

“非但如此,我還有後手良策交付子龍,管教曹操再次損兵折將,不敢正眼看我荊州!”

劉備驚愕,看看孔明和馬良。

饒是諸葛臥龍,此刻也是一臉困惑,不知軍師又要行什麼妙絕天地的計謀!

樊城府衙之中。

趙雲憂心忡忡,坐臥不安,著急等待著襄陽信使的消息。

衝鋒殺敵,血戰陣前,他從來不懼。但三軍斷糧,禍起蕭牆,卻令他每每想起便心驚肉跳。

樊城,是他苦戰保下來的地方,是主公劉備的北方門戶,既然主公將這座城池交到了他的手裡,無論出於何種原因,他日若樊城淪陷,他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趙雲緩緩起身,來到院中,清晨的朝陽,深深呼吸了幾口。

“嗆!”

趙雲拔出腰間的寶劍,劍峰如一泓清水,在朝霞的映照之下,散發著耀眼的光芒。

“若真有一天,樊城難保,我必以死殉城,血戰到底!”

然而……

趙雲的眉頭一皺,心中有一種莫名的淒涼和失落之感。

若與曹操血戰而死,死則死矣,了無遺憾。

可是若因為城中無糧導致三軍嘩變,孟獲的南蠻兵反戈相擊,同一個戰壕的戰友成了敵人,互相廝殺……

趙雲雖然是鐵血硬漢,也有柔情。想到這些,在回想孟獲的那份豪放和直性,他更傷感不已。

“將軍!”

正在這時,蒯越急匆匆推門而來,到了趙雲的麵前。

“家兄蒯良從章陵籌到一批軍糧,足可讓樊城在多支應數天!”

趙雲麵露喜色,在此危機關頭,一粒一粟都值得珍惜。

“糧草已於兩天前出發,想必今明兩天便可送達,但來路崎嶇,路途多險,我怕曹操從中作梗……”

蒯越帶著幾分憂慮說道。

趙雲將寶劍收入劍鞘,點頭說道:“我這幾天也在想,樊城斷糧的消息,必然瞞不過曹賊。按著他陰毒的德性,這幾天恐怕便要派兵前來襲擾我樊城的糧道了。”

蒯越深表同意:“曹操戰袁紹,退馬超,都是因為燒了對方的軍糧,斷了對方的糧道。他既然屢屢得手,恐怕對於樊城也不會例外。”

趙雲轉身回到大堂,俯身桌前揮灑潑墨,寫了一道軍令遞給蒯越說道:“你前往軍營,命魏延和文聘二將,帶領人馬前往接應保護章陵的糧草。順路打探宛城的消息!”

蒯越應諾一聲,將趙雲的將令收起,低聲靠近問道:“子龍,樊城之事,你有幾分把握?”

趙雲麵色極為平和,緩緩的抬起頭,目光看著大堂門外。

“樊城之事,我並無良策,甚至看不到希望。”

他的目光又忽然變得堅毅如鐵!

“但軍師從調度南蠻王軍隊入荊州的那一刻,想必一切早已在他謀劃之中。我堅信今天的局麵,也在軍師掌控之中。車到山前必有路,水到橋頭自然直,我堅信軍師不會拋下我樊城的五萬弟兄和二十萬南蠻精銳不管的!”

蒯越輕輕歎了口氣,士氣顯得有些低落:“我也相信軍師諸葛先生謀算如神,天地難測。可是就今日之樊城,我是在看不出還有什麼援救之法,襄陽的糧草也不多。南蠻王的二十萬兵馬,原本就是憑空多出來的一份負擔,何況荊州剛剛統一,百廢待興,若再過個三兩年,農業恢複,自然不是問題,可是當下……”

趙雲擺了擺手,打斷了蒯越的話,聲音低沉的說道:“你先退下吧。此事就此打住,不可在外私相議論,擾亂軍心。”

蒯越應諾,拜辭趙雲,前往軍營傳令去了。

……

魏延和文聘接到蒯越帶來的將令,又聽說有新的糧草即將運到,欣喜不已。

二人各自挑選了兩千精銳騎兵,合兵一處,往南進發,接應章陵過來的糧草。

出了大營,魏延與文聘並轡而行,邊走邊談。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