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首先開言說道:“依老臣之見,在事情未查明之前,不宜動兵,還是以西線大都督鄱陽兵馬為主,策應荊州劉備,以荊州為主戰場,我們資助錢糧,也並非不可。但開辟合肥第二戰場,需要慎之又慎。”
顧雍立刻支持:“合肥縱有些許兵馬,也是曹操防備我柴桑進兵的屏障。若我因此而主動發兵,挑起東線的戰端,才是真正的惹禍上身。他荊州為何不主動出擊,攻打宛城?卻來讓我們去撩虎須,真是可笑!”
張紘悠哉說道:“我江東精兵,皆在鄱陽,戰將也都在周瑜掌中,說要興師,如何興師?難道讓我主公親征不成?還是要我們這些老臣,抗刀掄槍,上陣殺敵?你也是文官,莫不如你也上陣,做個軍師如何?”
他說話之間,目光落在魯肅身上,矛頭一轉,將魯肅轉成了打壓的對象。
在江東氏族看來,周瑜不在柴桑,魯肅儼然成了周瑜在主公孫權身邊的代理人,既然他們惹不起周瑜,莫不如打壓魯肅,以此來作為對抗周瑜的態度體現。
“不須你們上陣殺敵,我一身一命,皆許主公!”
太史慈聽到張紘之話,氣的元整怒目,厲聲喝道:“隻要主公一聲令下,太史慈願即刻提調兵馬,準備攻敵!江東除鄱陽水軍之外,柴桑也有數萬之眾,隻要士氣足夠,可以破敵。若是人人自危,毫無戰意,縱然是百萬之眾,也不過是酒囊飯袋,壓馬的肉球,毫無作用!”
太史慈作為柴桑唯一的戰將,負責護衛柴桑吳候宮的安全,雖然並沒有崇高的地位,但卻是實權派,在孫權麵前說一不二,張紘倒也不敢徹底得罪他。
魯肅想起孔明囑咐的話,接著張紘的話茬應聲說道:“隻要主公下定決心,動兵前往,魯肅不才,願隨軍聽候驅馳!”
張紘冷笑不語,抬頭看著天花板,旁若無人。
魯肅不看五大謀士,轉頭到了階下,拱手麵對孫權說道:“主公!若不興兵,先下手為強。等曹軍糧草備足,三十萬大軍如洪水覆壓而至,柴桑如何抵擋!”
“柴桑淪陷之期不遠,到時候整個江東都不再姓孫!”
孫權勃然變色,眉頭豎起,虯髯抖動,似乎心頭有無限的怒火想要宣泄,卻終究又在無聲之中恢複了平靜。
魯肅察言觀色,暗地裡佩服孫權的定力超乎常人,更佩服諸葛亮算計準確。看來還需從謀士身上動手。
五大謀士互相對視,除了諸葛瑾之外,二張與顧雍闞澤都是江東大戶,產業極多。聽到魯肅說到江東極有可能淪陷,不知道是真是假,心裡也暗地裡驚慌,但他們還有一線希望,若曹操真的下了柴桑,占據江東,則他們便可以徹底擺脫周瑜的束縛,沒準在曹操麵前還能博得一官半職,最起碼可以保住自己的勢力。
在他們看來,短時間內號召柴桑的兵力攻打合肥,是自尋死路。還不如安穩度日,等到不得以的時候,再論生死。說不定曹操不過是虛設疑兵,也未可知。
他們之所以當初放棄求和的執念,最終答應周瑜的聯盟抗曹之事,也是因為曹操的兵馬在宛城,戰事在荊州,絲毫不影響他們在江東的產業。
最多不過是支援一些糧草而已,這些對於他們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不疼不癢,無足輕重。
“數日之前,我江東氏族籌集的糧草,已經運抵樊城。”
魯肅繼續說道:“曹操屯兵宛城,原本是打算以少數兵力吸引荊州和鄱陽湖的兵馬,等待樊城缺糧兵亂,南蠻王的戰騎反戈一擊,荊州內亂之際,他們在趁虛而入,拿下荊州。”
“卻沒想到我江東氏族開明大方,積極相應。如今樊城糧草已足,曹操氣的七竅生煙。聽說其愛將千裡駒曹休還死在樊城!”
“如今曹操聽說樊城的糧草來自江東,氣的吐血三鬥。我想他移師合肥,多半也是想要來替曹休報仇了。”
孫權佯裝大驚,怒聲問道:“資助樊城糧草?你們因何不稟報我知?惹下如今這麼大的禍端!”
張昭震驚,急忙跪下,其他四名謀士,也隨之跪在一排。
張昭叩頭說道:“糧草一事,老臣們也曾稟報主公,那時主公正忙於他事,便說此事讓老臣斟酌處理,不必稟報。”
“此事……此事子敬也可以為我們作證。”
張昭說話之間,回首指了指魯肅,目光之中帶著幾分期盼救助之意。
魯肅心中暗笑,看來主公已經傾向於出兵了!
因此急忙上前說道:“魯肅可以作證。且張閣老親自帶頭籌措糧草運往樊城,實為表率,主公不可罰,隻可獎勵。非止江東,如今荊州百姓,也多感激江東氏族們的幫助呢!”
荊州百姓都已知道?那又豈能瞞得了駐紮宛城的曹操!
合肥兵馬若來,不管放過誰,斷然不會放過他們這幾個帶頭籌糧支援樊城的老氏族了!!
四大謀士對望了一眼,心裡惴惴不安,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可是江東之大,又能逃亡哪裡?往西逃,是周瑜的兵馬,水火不容!
往南是山嶽族人,數年之前被周瑜帶兵平定了叛亂,雖然現在相安無事,但骨子裡積怨很深,落到他們的手裡,生不如死。
思來想去,還是這裡最安全,最舒適!
沉默片刻之後,張昭終於說道:“既然臣等爭執不下,不如此事便全由周公瑾做主。主公派往鄱陽的八百裡斥候,想必也快回來了!”
“報!”
“鄱陽八百裡急報!”
吳候宮內侍手捧文書,快步走入。
孫權急忙轉身,雙目炯炯,往前邁了幾步,一把抄起文書,捏在手裡。
“合肥之事,臣已儘知。主公當聽諸葛臥龍之言,急速準備,克日興師!”
“柴桑之兵,足有五六萬之眾,臣亦派甘寧、程普二將,領兵三萬,馳援柴桑,書發之日,兵亦發出。太史慈乃世之猛將,主公可重用之,其他事宜,未能詳儘者,可多問孔明、子敬。”,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