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智鬥司馬懿(2 / 2)

劉協急忙上前,伸手扶住國丈,拉著他坐在身邊的石凳上,滿眼皆是感激。曹操隻手遮天,自從初次南征受阻之後,脾氣越發暴躁,連昔日裝模作樣的早朝都已經廢止,如今的獻帝,完全變成了一個幽禁的廢物,與世隔絕,又無自由,內外不通,混吃等死。

朝中原有的錚臣,也在這數年之中,被曹操迫害誘導,死走逃亡,或者變節歸於曹府,真正的朝廷心腹,十不存一。伏完能在這個時候不避艱險,前來探視,已經足可感動的獻帝垂淚不止了。

“朕隻當臨死之前,再無機會得見國丈,沒想到還有今日!”

劉協說話之間,眼淚汪汪,緊緊抓住伏完的手,不肯放鬆。

“曹賊看的緊,始終不敢前來。今日荀令君主持早會,我仗著從山東籌措得糧草十萬石,略有微功,請求入宮看望我女。荀令君倒是開明,欣然同意。所以才能入宮拜見陛下。”

伏完抬頭看了看宮門,低聲說道。

劉協驚奇問道:“如今宮外情勢如何?曹賊又興兵征伐哪裡了?”

伏完躬身說道:“上次征伐荊州,寸土未得,反而損兵折將,五子良將之中,於禁樂進皆命喪樊城。後因馬超來襲,曹賊退守宛城。如今整頓兵馬,又出宛城,恐怕早晚還有一場大戰!”

劉協默默無言,低頭歎息,良久才說道:“曹賊禍亂朝綱,絕無忠義之心,如今漸漸以曹府代替朝廷,以府臣代替朝臣。日複一日,等到這些朝臣逐漸老去之後,他便可以用曹府改為朝廷,自立門戶了。”

“原本以為,馬超西涼兵嗎洶湧而來,馬超又有萬夫莫敵之勇,定然可以橫掃京師,拯救朕出牢籠。沒想到如此不濟,未到京師,未與曹賊對陣,便敗退而去,龜縮在西涼,不敢再戰!”

言辭之中,帶著七分的絕望,三分的淒涼。

伏完點了點頭:“馬超有勇無謀,絕非曹賊的對手。如今天下各處,真正可以與曹賊爭鋒者,唯有荊州劉皇叔,江東孫仲謀了!”

“曹操年事已高,應該等不到陛下所說‘以曹府代朝廷’的那一天了。如今他還要借助朝廷之力,平定四海,排除異己。”

獻帝麵露憂慮之色,歎息說道:“這也未必便是好事,我曾見他長子曹丕,眉目之間皆是狠厲之色,陰柔譎詐,不在乃父之下。我看此子更為可怕。若曹府之權到了他的手裡,朕死無葬身之地。”

此刻,伏皇後正將伏完所帶的食盒一層層取下,放在一張方桌上,鋪滿了六七個菜,還有一壺好酒,三隻酒樽。

“妾聽說江東孫權的父親孫堅昔日在洛陽老宮的枯井裡尋到了傳國玉璽,便有私吞之意,已經是大逆不道。他的子孫,豈有忠君愛國之理?恐怕指望不上。”

劉協泫然淚滴,長身而起,站在高階上,看著滿園的野草藤葛,哀聲說道:“朕幼小之時,便遭十常侍之亂,日夜擔驚受怕,惶恐難安。之後遭遇董卓劫持,身不由己。好不容易曹操引兵,敗了董卓,接朝廷東進,以為從此振興。沒想到曹賊凶悍之處,更勝董卓。我不知死於何地!”

“古今帝王,有誰如朕這般,過的尚不如一個普通的百姓!”

伏完見狀,拉著伏皇後的手,泣涕跪於獻帝的身後,叩拜說道:“令陛下受此大辱,全是我等臣子無能。伏完寧可萬死,願意效忠陛下。隻是微臣職位卑微,又無兵權,心有餘而力不足。哪怕能與曹賊共赴黃泉,若能拯救漢祚,匡扶社稷,也在所不惜。”

伏皇後收起眼淚,先扶著獻帝坐下,又將父親引到桌邊。自己躬身服侍,替二人斟滿了酒。

“天地之間,隻你我三人在此,愛妃不必拘謹,也一同就坐便是。”

獻帝眼睛看著伏皇後,滿眼都是愛意。在這幽禁的深宮,無儘的歲月裡,唯有伏皇後,是他唯一的安慰和精神寄托。

哪怕天下江山都沒了,隻要還有伏皇後與他長相廝守,相伴白頭。

獻帝舉杯,與伏完,伏皇後共飲一杯,三人各懷心事,無限壓抑,各自沉默不語,縱然滿桌的山珍海味,也是無心下口。

伏皇後忽然說道:“剛剛父親說天下隻有荊州劉玄德,江東孫仲謀可以與曹賊爭鋒。既然江東孫氏不能報國,何不求救於荊州劉玄德?他既然是帝室之胄,陛下親承的大漢皇叔,必有忠君之意。”

獻帝搖頭,唉聲歎氣:“荊州不過九郡之地,哪裡有實力與曹賊抗衡,何況荊州之兵,能必得了馬超的西涼鐵騎嗎?馬超尚且不戰而敗,荊州若能自保,以屬萬幸,豈敢主動興兵,征討曹賊!”

伏完卻不以為然,聽到伏皇後所提,目光之中突然湧現出希望,霞光滿麵的說道:“非也!陛下可莫要小看了玄德公!”

獻帝驚訝,不明白為何伏完突然之間變得如此精神,愕然問道:“國丈之意若何?”

伏完站起身來,輕輕走到宮門至近之地,側耳傾聽,見無異響,這才回轉過來,重新歸坐,低聲靠近獻帝說道:“玄德新的一人,名曰諸葛聞德,有經天緯地之才,神鬼莫測之機。臥龍諸葛孔明,尚且尊他一聲兄長,多承他的教誨。”

“上次曹賊揮兵六十五萬,橫掃荊襄,結果血戰月餘,損失近二十萬兵馬,連一個樊城都沒有突破,便是諸葛聞德軍師的功勞。”

“我兒說的有理,若玄德公肯於出麵,糾合四方有識之士,會攻曹賊,大事未必不能成功!”

獻帝震驚,他久在深宮,從未聽說過諸葛聞德名諱,即便是臥龍之名,也是偶有耳聞而已。見伏完提到諸葛聞德,神色之中帶著莫大的崇敬之意,忍不住問道:“諸葛聞德之能,與荀令君比如何?”

伏完搖了搖頭,端起酒壺,伏皇後見了,急忙伸手要過酒壺,將獻帝和父親的酒樽補滿,又將自己的也滿上。

三人再次舉杯,一飲而儘。獻帝心中好奇,目光始終不離伏完的左右。

伏完略一沉吟,開口說道:“數年之前,汝南許劭曾邀請太尉楊彪在泰山之巔發布月旦評,品評天下謀臣軍師。荀令君位居榜首,尚且蓋壓臥龍鳳雛一席,郭奉孝排在第四位,賈詡第五,其後依次為沮授、魯肅、荀攸和程昱,田豐位居末席。”

獻帝原本精神略微一振,聽到伏完之言,垂頭說道:“前十之中,曹賊手下便占去半壁江山,如今雖然郭嘉早喪,但依舊有荀彧、賈詡、荀攸和程昱四位。縱然諸葛聞德智謀過人,恐怕也獨木難支。何況曹賊雄踞中原,假借天子之命號令四方,實力要比荊州強大的多。”

伏完再次搖頭,以手指輕輕叩擊著桌麵,發出悶悶的“咚咚”聲,仿佛戰場殺伐之際,兩陣對圓時的戰鼓一般:“樊城之戰,曹操手下五大謀士齊出,是為荀攸、賈詡、陳群、程昱、鐘繇。卻敗於諸葛聞德談笑之間。諸葛隻以五萬精騎,趙雲一上將,便敢阻擋曹軍六十五萬。智謀較量,猶如碾壓。荀彧作書,也曾畫計,卻凡逢諸葛,儘皆失效!”,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