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司馬對諸葛
孫乾並未回頭,已經從嘶鳴之中,分辨出乃是劉備的的盧馬。
劉備急匆匆走進府門,高聲喊道:“軍師,不好!曹賊興師進犯了!”
孫乾顏色更變,顫聲說道:“莫非已經兵圍樊城?”
諸葛明依舊沉穩如常,手裡的毛筆絲毫沒有半分的抖動。似乎一切皆在他意料之中。
諸葛亮被劉備的喊聲從傷感中喚起,往前一步走了幾步,接住劉備,笑著說道:“主公莫慌,可是攻下了新野?”
劉備一路狂奔,此刻整理了下衣冠,好奇的問道:“斥候快報,剛到府中,連孫公祐都不知道,你又如何得知?”
諸葛亮哈哈大笑,從袖中掏出一份舊稿,遞與劉備:“新野地處北方,邊陲之地,卻曾讓曹操吃過苦頭,他必耿耿於懷。又且,曹操攻打新野,不過是想吸引荊州與江東的注意力,他好在合肥整頓兵馬,出其不意,攻伐柴桑。”
“我諸葛兄長早在數日之前,便已算到此事。早命陳到將新野的百姓兵馬,基本全已遷移,隻留下五百兵丁,聊為駐紮,曹兵出來,便棄城而走。”
劉備細看發給陳到的書信舊稿日期,果然是在數日之前,不由得讚歎拜服:“軍師神算如此,我又有何憂?”
諸葛明終於將一副字帖寫完,橫看豎看之後,失望的搖了搖頭。
他二十一世紀的鋼筆字也算相當出色,但穿越到古三國後,卻死活練不好一手差強人意的毛筆字。
“非但如此,曹操故作聰明,我正好將計就計!”
劉備向前走了兩步,斜眼看了看諸葛明的筆法,忍不住想要笑出生來,那拙笨的字跡,與軍師先生卓絕的智謀,英俊的樣貌相去萬裡,天壤之彆。
他急忙用手捂住嘴,忍住笑問道:“如何一個將計就計?”
諸葛明放下字箋,緩緩的走到府前的台階上,望著東方,淡淡的說道:“該是龐統立功的時候了。我為他能做的,都已經做了!”
諸葛亮鼓掌說道:“曹操以為新野用兵,可以領我荊州和鄱陽周瑜以為他即將對我們發動攻擊。便可疏神於合肥。卻不知軍師早已命我在數日之前到了柴桑,運作合肥戰事!”
“如今合肥並無張遼這樣的智勇猛將,又以為我們中計,必然懈怠,徐徐添糧,我若以閃電戰擊之,豈有不勝之理?”
“我想此時,龐統已經進入魯肅的幕府了!”
諸葛亮也走了出來,站在諸葛明的身邊,遠眺著江東方向的天空,泰然說道。
諸葛明聽到孔明提到張遼,微微一笑,淡淡的說道:“你說的有理,張遼這樣的智勇猛將,也該到了令他歸順我們的時候了。”
劉備和孔明聽到軍師提到說降張遼一事,各自搖頭。
劉備歎息道:“文遠忠義可嘉,誓死不肯背叛曹操。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我對他已經絕望了。若真的沒有辦法,隻好放他回去。寧可他日在與他為敵,我也不忍把他軟禁終生。”
諸葛亮也皺眉說道:“我與文遠交情融洽,互相敬服,但隻要提到歸降之事,他必勃然變色,不肯繼續交談。如此重義之人,縱然歸順,他日與曹操交戰,恐怕也會臨敵心軟,犯下重錯。”
劉備附和說道:“正是如此,他與我二弟雲長性情相似。這最令我頭疼,卻又最讓我不忍……”
諸葛明微微一笑,輕輕說道:“主公放心,不出半月,我必讓張遼誠心來降,且日後見到曹操,與他不共戴天!”
諸葛亮和劉備麵麵相覷,難以置信。但他們對諸葛軍師之能,奉若神明,既然軍師如此言說,想必已經勝算在握。
諸葛明招手喚孫乾到近前,從桌案的書劄中取出兩封書信遞了過去,低聲吩咐如何投遞,又拿出一副錦囊:“你回去之後,拆開錦囊,依計行事,散播流言!”
孫乾凝神傾聽,將諸葛軍師的吩咐牢牢記在心中。一切囑咐已畢,孫乾將書信和錦囊放入囊中,拜辭了劉備和諸葛亮,轉身出府,執行軍師的命令去了。
諸葛亮和劉備百思難解軍師之計,望著諸葛明淡定自若的神情,心中疑惑重重。
……
宛城曹操的中軍大帳和曹丕的軍帳,隻隔著兩百步的距離。
此刻曹操的手裡和曹丕的手裡,都收到了荊州諸葛聞德的來信。
但兩人的神態心情,卻迥然不同。
曹操看著來信,微笑說道:“諸葛聞德來信,說文遠在襄陽寧死不降,已經絕食三日。他不忍如此忠義之人死在他手,願意放他歸來。”
鐘繇鼓掌讚道:“文遠真是好樣的!寧死不降,眾將楷模。”
身邊的陳群聽了,麵如火燒。明明自己並無錯事,但仿佛一切事都針對於他。因此低頭沉默不語。
程昱問道:“諸葛聞德所以不敢讓文遠死在襄陽,並非憐惜他忠義,恐怕是唯恐劉備擔負起殺害漢室重臣的罪名吧!不知可有什麼條件?”
曹操點頭微笑著看了看程昱:“程仲德猜的不錯,我也不信諸葛聞德會如此的善心,輕易放過文遠。但他卻又不得不違心放文遠歸來。哈哈!你們的封侯加官之策,終於讓諸葛聞德也束手無策了!”
“可見諸葛匹夫,也不是神仙,並非不可戰勝。隻要你我勠力同心,荊州可下,天下可定也!”
曹操得意至極,一頓發泄之後。方才又重新拿起書信:“諸葛聞德信中說,唯恐我們早已加害了張遼的親眷家屬,所以心中存疑,不敢放他回來。若我真心想要張遼,也不必遣質子入荊州,隻需將張遼的親眷帶到新野,約定十日之後,在新野會齊,屆時張遼與諸葛聞德也到新野。隻要張遼確認他親眷家屬齊全,並未遭害,諸葛聞德便當場釋放他歸來!”
荀攸凝眉沉思,轉頭看著賈詡,低聲說道:“莫非有詐?但又似乎不像,沒有道理啊!”
賈詡撫著胡須,沉思良久之後,點頭說道:“新野已在我掌控之中,且距離宛城不遠,大軍隨時可以馳援。劉備兵少將寡,新野又非戰略要地,當無複奪之必要。”
程昱也說道:“而且張遼的家眷送到新野,在許褚的掌控之中,萬無一失。就算他們想要搶奪,也要掂量掂量許褚的三千鐵甲虎賁的威力。再不濟,許褚也能順利後撤,或以掌中家眷為質,逼迫荊州撤軍。他們既然不敢加害張遼,那同樣不敢加害張遼的家眷!”
曹操靜聽謀士之言,自己也低頭冥思,無論如何,都想不出諸葛明的信裡藏著什麼詭異的機鋒。
張遼乃是軍中戰將之魂,且經過諸葛聞德這封信的宣傳,張遼忠義之名更甚。若自己依舊疑慮重重,不肯答應荊州的要求,則與親手置張遼於死地無異了!
這不但會寒了眾將士的心,更會在以後的征戰中,所有戰將萬一被俘,都會投降敵方,不再抗拒了。
“傳我命令,火速命人寫書前往許昌,命荀彧差人將張遼父母妻兒家屬,儘皆送到新野城去,交予許褚看護。”
“路上城中,都不可輕慢,好生伺候,衣食住行,務要周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