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大都督(1 / 2)

第182章 大都督

身邊的諸葛明微笑不語,侍立在他身邊的諸葛亮卻恍然大悟:“兄長,一月之前,你曾說過,與我爭鬥的人物登場了。莫非便是這司馬懿麼?”

諸葛明點頭說道:“正是他!司馬懿隻能,你未必儘知,但若你輕視與他,必要吃虧。莫說是伱,便是我,也不敢對他等閒視之!”

劉備側頭回憶,越發的困惑:“我昔日在許昌也曾閒居過一段時光。那個時候,曹丕也不過十幾歲,他身邊有個隨侍,便是原京兆尹司馬防之子,司馬八達之第二的仲達。隻記得他目光閃爍,陰鷙如鷹,雖然年輕,有狼顧之相。難道此人經過這幾年,已經成為一大謀士了不成?”

諸葛亮淡淡一笑,接口說道:“我曾聽我嶽父黃承彥說過。司馬懿幼時也曾來荊州,拜訪名士司馬徽。司馬徽極為盛讚,但也贈送他八個字‘荀彧不死,塚虎不出’。如今司馬懿出仕,位列五大謀士,可見許都荀彧,命不久矣!”

劉備更加驚訝:“荀令君雖在曹操帳下聽令,但他為人正直寬容,有長者之風。朝廷中人,多有受過他的恩惠者。此人若死,漢室一大損失!”

諸葛明忽然轉頭說道:“司馬懿出山,必然能發現合肥的秘密。若我所料不差,此刻宛城的糧草已經儘皆運往合肥去了。可知會龐士元,作速進兵,若等到合肥糧草送到,則所有計劃付諸東流,江東也要遭受戰亂之苦了!”

諸葛亮好奇的說道:“兄長。按照你的吩咐,一月來,自從文遠被擒之後,合肥四周送到的糧草,儘皆為我所用,車載船送,到了江夏。如今宛城糧草儘往合肥而去。豈不是一樣早晚運到荊州,為我所用?”

諸葛明搖頭說道:“為人行事,當知進退,戒貪頑。若貪得無厭,得隴望蜀,反而適得其反,不但不能索取,就連已經得到的,恐怕還要吐出來。”

劉備聽諸葛明說宛城糧草儘皆運往合肥,心頭大喜,低聲問道:“軍師,若此刻遣使往樊城,命子龍和南蠻王孟獲各領軍兵,衝殺宛城,可能成其大事麼?”

諸葛明點頭說道:“宛城不須衝殺,我精銳一出,曹操必不戀戰,必然會棄城而去。”

劉備眼光一亮,奮然說道:“那我就繼續前進,收複許昌!奪回漢帝,興複漢室。”

諸葛明輕輕歎息了一聲,背負著雙手,一步一步的往府門外走去。

劉備尷尬至極,站在那裡目光隨著軍師諸葛明的身影移動,一時間不知道如何是好。

諸葛亮站在身後,等諸葛明離開了府邸,這才說道:“主公,曹操第一次南征的時候。南蠻初來大捷。樊城之危頓解。那個時候,若軍師放開命令,南蠻王的二十萬虎狼之師,旦夕之間便能打到許昌。”

“可是軍師終究還是沒有放任南蠻王兵馬肆虐,任由曹操兵退宛城,始有今日。你可知,為何麼?”

劉備手扶桌案,低頭沉思良久,抬頭問道:“為何?”

諸葛亮微微一笑,說道:“軍師所行的,是仁義之師。曹操其人若何,主公比軍師更清楚。以他的性格,若陷於絕地,會束手就擒麼?荷城的百姓都要跟著遭殃。易子而食,人命如草的慘劇,難道還要重演麼?”

“當年十常侍動亂,董卓趁著大將軍何進的命令,驅兵入京,屠戮百姓的記憶尤新。若我荊州兵馬攻打曹操,所帶來的後果也是那樣,則我荊州仁義之師,與董卓的暴虐西涼兵馬,又有何不同?”

劉備冷汗涔涔而下,點頭說道:“是我好大喜功,過於操切了。一切皆聽軍師之命可也!”

……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