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附加資產(1 / 2)

《萬人迷而不自知的大美人[快穿]》全本免費閱讀

北方基地人口已經二十倍超過容載量。

擴大的基地麵積,擴張人均居住麵積,進行工業發展,迫在眉睫。

當前麵臨一個嚴峻問題,外麵的工業機器、物資、能源無法運輸到北方基地,道路運輸產生的擾動會吸引喪屍潮在基地外彙聚。

基地開展過數次大規模的清剿運動,卻吸引更多喪屍彙聚。

基地不得不派遣更多的飛行器使用音波驅散喪屍。隨著基地內能源的短缺,飛行器遲早有一日也會無法使用。

會議在第一區的內城紅舍舉行,紅舍以通體赤紅而聞名,這裡有兩座雙子鐘塔,北方基地的行政單位都在這裡。

參與會議的有前聯邦東區防禦部部長,軍務高級研究計劃局的研究員,武器研發實驗室主席,北方基地正規部隊高級軍官,北方基地安全局高級職員,軍事戰略學教授,第一區西北部的武裝車輛研究所和新複生研究所等也被邀請進來。

他們談論了一會兒。

武器研發實驗室主席說:“我們應該針對喪屍應該研發更具有的殺傷性武器。”

安全局高級職員說:“根據我們外派的調查隊伍,喪屍死亡率高的地方,土地、水源、空氣和植物出現了明顯的受汙染現象。”

安全局的回複得到了軍事戰略學教授的肯定:“我們終究還是要以恢複生產為主要目的,考慮到基地的的人口以及糧食數量,我們必須要關注土地的生產情況。”

武器研發主席說:“那就生產更安全,更有效的武器。我認為選擇武器殺傷這一條路是沒有問題的,更多的關注點在於如何將武器研製出來。對此基地必須繼續加大對武器研究所的支持。”

武裝車輛研究所的所長也說:“如果短時間內無法研發出更清潔、更安全的武器,那麼加強外出車輛的防護是短期內最有效的方式,我也要求加大對我所的支持力度。”

高級軍官聽罷:“我不讚同你們的想法,一著不慎,滿盤皆輸,目前北方基地的軍事處於比你們所能想象的更危險的地方,如果武器研發的速度跟不上喪屍變異的速度怎麼辦,如果病毒傳播致死的速度比招募新兵更快怎麼辦,如果在你們所謂‘長期’‘短期’內,接連失敗的戰局導致傭兵集團無法召集到新的傭兵,新兵成長的速度跟不上死去的老兵,失敗的戰局和強製征兵導致青年勞動力大範圍逃離北方基地,或者導致暴動,這些因素你們考慮到了嗎。這次開會,我建議拓寬思路,不單單從武器下手,任何一種短期內、有效的手段都可以提出來並且被嘗試。”

會議安靜了一會兒。

軍務高級研究計劃局的研究員問陸漁:“陸所長有什麼看法?”

陸漁最近在修複喪屍病毒導致的基因崩潰方麵卓有成效,基地高層也聽聞他的名字,雖然目前隻能小範圍開展治療,基地高層不會踏出基地一步他們也用不上,但至少是見到了勝利的曙光。

陸漁提出計劃:“從最新反饋的情報中,聽說喪屍中多處一種名為共感喪屍的特殊存在,能短時間內進行共振,向一定範圍內的喪屍傳遞情報。我建議利用這種喪屍形成隔離帶。”

武器研究所主席說:“你是說把喪屍像人樁一樣綁在車上。鞭打它們發出聲音來恐嚇其他喪屍嗎?恕我直言,你這樣做和農夫無異。”

陸漁說。“在軍事上已經采用雷達、聲納、激光來驅趕鳥群。而且據我所知,基地一直有用聲波驅趕喪屍的行動。”

高級軍官回答:“更具體的方式是用飛行器形成的巨大噪音將喪屍吸引走,再從海麵繞行返回基地。”

陸漁道:“這說明有效果,不是嗎。”

**

很快,變異共感喪屍,聲波驅逐仿生裝置很快被研發出來。

這個裝置被放置在機器人體內。

這些機器人是多足節肢類型的機器人,外表類似於蜘蛛和狗的混合體,能有效跨越多種複雜地形,運行速度最快能達到180公裡每小時。

北方基地派出的隊伍會配置有三到四隻機器人,它們在車隊一公裡遠的地方,以車隊為中心環繞運動,不斷通過體內的放生裝置向周圍的喪屍發出“無處並無人類”的信號。

在第一次實驗之後,運輸車隊成功將淪陷工業城市的生產機器運輸到了北方基地。

在此之前,北方基地一直因為人口多而就業崗位少,而麵臨諸多重大社會問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