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康平聞言點了點頭,心中不禁歎了口氣,這位農家大佬“君民並耕、市賈不二”的思想本意是好的,可是卻不現實,彆說在這亂世之中實現不了了,往後兩千多年也很難實現,在私有製之下,人已經天然的被分為了三六九等。
農家如果想要與時俱進的往下發展,抱著這種試圖讓肉食者“不要不勞而獲,一起與庶民們乾活”的虛幻想法,以後唯有慢慢沒落這一條路,未來還是想辦法把這些農家子弟們慢慢引導到馴服農作物、搞雜交植物、雜交動物,改善農具,提高農作物產量的實事上吧。
想好農家子弟們的安排,趙康平又將目光放在了倆站在前麵,所穿的黑衣顯然要比許旺衣服好的倆小少年,蹙著眉頭詢問:
“你們倆呢?今年多大了?”
其中個子稍高些的小少年望了好友蒙恬一眼,看到好友點頭了,他也不由抱拳,聲音響亮地大聲道:
“康平國師,小子名叫楊端和,祖上是楊國貴族,也出自將門之家。”
“楊端和?”
趙康平聽到這個名字瞬間就來了興趣,不由從上到下打量起了與蒙恬個子差不多高的小少年。
楊端和摸不清楚國師的心思,隻能頷了頷首,而後雙眼緊緊盯著國師先生臉上的表情,心中也不禁有些緊張,雖說他與好友一樣,同樣都是武將之家,可是他們楊家在秦國是沒有蒙氏一族顯赫的,更比不上老秦氏族們煊赫,他此番入趙也是帶著家族之人的期望而來的。
望著從額間到下頜畫一條中分線,左右兩邊十分對稱的楊小少年,這個單聽名字都充滿著“端正和順”中庸思想的少年人,他總算是想起來這人是誰了。
這個小少年也是始皇當政時的秦國名將,介紹楊端和隻用一句話就行了——“從未打過敗仗”。
他不像是白起、蒙恬一樣因為對秦國忠心耿耿,最後反而落下個淒涼的下場,生前身後對比鮮明,身上自帶“悲點”,令無數後人提起這兩位秦國名將就覺得唏噓不已。
他也不像是鄭安平、樊於期一樣,因為作戰失利就轉投敵國做叛將,身上自帶“槽點”。
正是因為身上沒有“悲點”,也沒有“槽點
”,一打仗就勝利了,偏偏打的仗也不算多,故而楊端和就在史書上沒什麼太大的名氣,但是能夠青史留名的人本身就是當世精英了。
如此小的秦國名將還是給始皇打仗的,趙康平用右手捋著下頜上的短須滿意地笑道:
“不錯,你有個寓意很好的名字。”
聽到康平先生的讚歎,楊小少年瞬間雙眼就變得亮晶晶的。
站在他身旁,個頭稍矮的小少年看到康平先生把視線聚焦在他臉上了,不等趙康平開口詢問,他就忙不迭地作揖大聲道:
“康平先生,小子名叫夏無且,我今年周歲十一,比蒙小郎君整整小了兩歲,比楊小郎君小兩歲零三個月。”
“我們家祖祖輩輩都在秦王宮中當太醫,我大父是秦王宮中現任太醫令,我父親整日在太子府內做疾醫,我大父他老人家聽了您的故事,要把我送來邯鄲跟著您學醫。”
聽到小少年這自報三代戶口本的說辭,安錦秀和趙嵐母女倆沒能忍住“撲哧——”一聲被逗笑了。
“咿呀呀啊啊啊咿呀!”
掛在姥爺身前的政崽也突然莫名激動,用小手指著十一歲的小醫者就仰著小腦袋對著姥爺發出一串小奶音。
趙康平也有些哭笑不得的上上下下打量著夏小醫者。
“無且愛我,乃以藥囊提荊軻也。”
望著這個因為在“荊軻刺秦王”之“秦王繞柱走”的經典大戲中於關鍵時刻丟出砸向刺客荊軻的關鍵道具,從而使得始皇有機會“王負劍”,自己也得以與始皇“合影”名垂千古的小醫者。
趙康平有一點是非常疑惑的,那就是夏無且的醫術水平究竟是高還是不高。
前世時他曾分析過始皇早逝的原因,無外乎就是幼年、童年之時,在最該補充營養、長身體的關鍵期,始皇與其母趙姬在邯鄲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連好好活著都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怎麼可能會吃的好?睡的好?故而始皇應該是在小時候就因為苦難經曆傷及了根本,等回到秦國做秦王後,又是每日宵衣旰食的處理政務,一統六國後馬不停蹄的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種種事情沒有一件不耗費心力,再加上生了一串孩子,還吞重金屬丹藥,活生生的把身子給糟蹋的不成樣子。
按理來說,“夏無且”這個始皇的貼心
疾醫應該是最了解始皇的身體狀況的,如果說夏無且醫術水平高超的話,偏偏始皇隻活了四十九歲,連五十歲都沒有活到;倘若說夏無且醫術不好的話,他本人可是足足活了一百多歲,一直活到漢朝,晚年時親口對公孫季功和董仲舒講了《荊軻刺秦王》的故事。
由此可見,真實時空中夏無且的醫術可以說是充斥著薛定諤的色彩,時靈時不靈的。
他伸手摸了摸自己下頜上的短須,轉頭看向自己的嶽父,瞧見他嶽父點頭了,遂看向夏無且笑著詢問道:
“夏小醫者,你們秦醫此次一共來了多少人?”
“回國師先生,我們一共來了十個醫者,他們基本上祖輩、父輩也都在秦國的王室公族之家擔任疾醫。”
“好,你們這十個醫者以後就跟著我嶽父和夫人去醫館中邊學習,邊幫人看診吧,我不懂醫術教不了你們什麼有用的東西。”
夏小醫者聞言看向安老爺子,不由伸手撓了撓腦袋,他大父是讓他與師兄們拜國師為師來著,現在要跟在國師嶽父身邊了,這究竟算是達到目的了,還是沒能達到目的呢?
夏小醫者很是費解啊。
“醫者們都站左邊,農者們都站右邊。”
隨著趙康平話音落下,一大群人霎時間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