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考試完, “主考官”先被教訓了。
祝纓這回在王雲鶴麵前是心服口服的,她聽講聽到很晚,最後對王雲鶴說:“利不百, 不變法。指的並不隻是‘利’本身?還指百利能夠聚集到的人?沒有足夠的人, 也是成不了事的。不能惠及到更多的人這個法不變也罷。”哪怕成了,我看不到也是沒用的,她想。這句話就不說出來了。
王雲鶴道:“也是,也不是。利益有長遠有淺近。”
祝纓道:“誰都想兼得,然而終要有所取舍。”
王雲鶴點點頭:“有點意思了, 可以再多想想。我活了這麼大,也在自己參悟哩。”
祝纓著實施了一禮。
王雲鶴認真地道:“今天說的, 能記就記在心裡。”
“嗯,不用默寫下來了。”祝纓說。
王雲鶴也終於被她弄得哭笑不得了:“怪不得鄭大理總要被你氣得跳起來。”
“咦?他不是很穩重的嗎?”
王雲鶴道:“嗯, 一般人看不出來他跳起來了。”
祝纓也被逗笑了, 笑完了又說:“大人,您還得給我寫張條子。”
又到半夜了,還得王雲鶴給寫條子,萬一她跑不過巡夜的, 拿出條子能不被抓呢。
這一天,祝纓覺得自己的收獲很大。她一邊走一邊在心裡數著:不可驕傲是其一,王雲鶴的講解是其二。王雲鶴的講解裡, 又分了幾部分,之前王雲鶴給她講“禮”,現在給她史。
更結合史給她講了朝廷構成之演變,此時發生了這些事, 所以設此官而罷彼官, 行此令而廢彼令。不過祝纓更喜歡用“錢”來總結。金銀銅布是“錢”, 人是“錢”,糧食是“錢”,郎中是“錢”,藥是“錢”,地是“錢”,官位是“錢”,至於奴婢、師傅等等……一切無不是“錢”。有一樣東西,它比“錢”涵蓋更廣,祝纓畢竟年輕且不學無術,竟想不出一個比“錢”更貼切的詞兒來命名它。
可就是那個意思了!都是拿來交換,得之便可操縱與之相匹配的量的東西的,一種東西。這個“錢”很有趣。
不過這個世間,也還有像王雲鶴這樣的人,倒不全是能用“錢”來解決的。單聽了腐儒之“禮”,又或者是單看“錢”,都是不行的。
“怪不得都讓我讀經史!”祝纓自言自語,“原來經史要這樣讀!”
王雲鶴和鄭熹可能是真的會讀,其他人未必就是讀明白了,卻因為這些人都說讀經史好,然後人雲亦雲,也不知道都讀出了些什麼玩藝兒。
她也明白了今天為什麼自己會直覺得要糊名,話說出來之後直覺得要糟。更明白王雲鶴說話的意思了。她的直覺依然很靈。
“分錢”,她是實實在在地有可能改變“分錢”的方式。朝代興替,無不是在“重新分錢”。
民間背後閒談高官時,偶爾也會有誰搶了搶的好處這樣的說法,但是都講的個人恩怨居多。如果放眼整個天下,其實,也是“分錢”。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從彆人手裡摳點錢出來,是那麼容易的麼?
怪不得我要另設一個女丞的位置!我還是不笨的嘛!這是免得反對的人太多……
不過人嘛,恨人有笑人無的,你雖不搶他的錢,但是你的錢多了,總是會刺很多人的心的。
祝纓一邊走,一邊哼起了小曲兒。
噫!今天又多明白一點道理了呢!
明天再去考場的時候,一定要老老實實的!王京兆實在是高明,而世間不僅僅隻有這一個高明的人,自己之前也確實有點飄了,就像祝大遇到跳大神的難題的時候要提前多喝點酒,一喝酒人就飄,跳得就很飄渺了。
我不能醉啊!
快到家的時候,祝纓也不哼曲兒了,又重把思路捋了回來。且自我反省:我總自恃聰明,卻不知道到了一些地步,僅靠一點小聰明是不夠的。鄭大人說的是,要知道天賦不管用時該怎麼辦。
她重新認識了自我。六品以下的心與行,全在她的眼裡能看清。五品以上,還真是略有些難。到了鄭熹、王雲鶴這些人,就不免雲山霧罩,得夾著尾巴跟人家好好蹭點學問了。
等回到家裡、躺在床上,她已經反省完了,在心裡將晚間與王雲鶴的對話從頭又捋了一遍,她睡著了。
——————————
第二天一早,祝纓早早起來,準備去大理寺應卯。
她雖是這次考試的“主考官”,看起來也是開天下之先河,朝上也爭吵了不短的時間才定下來,還驚動了不少高官。但是,定下來也就定下來了,此事放之朝廷,實在不算件大事。
她還得先去大理寺應卯,不能耽誤了手上的事,陰、董二位亦如此。得等她把大理寺的事清個差不多,跟鄭熹彙報完了,才能趕到考場,掐著點兒宣布第二天的考試開始。
由於這是頭一回考試取女官,也沒個成例,大多是照著男子科考的成例現編的。無論女丞還是女卒的錄取,都是一邊考、一邊總結的。場地是借的,大家都是抽空乾活的。
祝纓準備早一點到大理寺,也好把事乾完,早點去京兆府。不想一大早,還有人比她更早!
祝纓正在吃飯,家門就被人敲響了。
杜大姐去開了門:“你?”
張仙姑舉著一張卷餅,問:“誰呀?”
祝纓看過去,門口站著一個小黑丫頭,她走了過去,見這小黑丫頭頭發絲上還凝著點清晨的細小水珠,鞋邊微濕,跑得嘴巴微張地喘著氣。她問:“出什麼事了嗎?進來說。”
小黑丫頭吸吸鼻子,大口呼吸了幾下,靠著門說:“可靠趕上了。小祝大人,我們娘子叫我來傳句話。”她四下看看,然後說:“娘子說,叫你人彆太實在了!你想乾事呢,有人想占便宜的。”
祝纓道:“你進來,坐下來慢慢說。吃飯了嗎?喘口氣兒,過來吃一點兒。杜大姐,給她盛碗羊湯。”
小黑丫頭咽了口口水,說:“她們在我們家說閒話,說……有人打算,考中了就回家好說親的……”
她有點擔心地看著祝纓,就怕這位小祝大人生氣,不想祝纓很和氣地說:“是嗎?替我謝謝你家娘子捎話。你來,吃個早飯。”
杜大姐道:“我帶她到我屋裡吃吧,省得不自在。”
小黑丫頭猶豫了一下,一狠心:“我、我不吃了,還得給娘子回話呢。”
祝纓摸摸她的頭,說:“杜大姐,給她擦擦頭發,再拿張餅給她卷點羊肉帶回去吃吧。天氣冷了,太辛苦。”
“您、您不生氣?”
祝纓搖搖頭,她今天可慈祥多了。花姐和張仙姑也已走了過來,張仙姑道:“哎喲,來都來了,吃點東西再走吧。”花姐也說:“湯也盛好了。”又拿了給祝纓準備的吃食,讓她拿到大理寺熱熱再吃。
祝纓現在在大理寺有的是人巴結她,不用招呼都有人自動給她準備加餐,不過她仍然會自己帶一點,讓張仙姑有點事忙。反正她也吃得下。
花姐一邊將小食盒塞給她,一邊說:“這……”
祝纓道:“沒事。”
“嗯。”
張仙姑開口了,小黑丫頭就跟著乖巧地吃了碗羊湯,暖和的羊湯下肚,她的腦子也回來了,說:“我們家娘子?是個出家人……”
——————
“出家人”小江現在還沒有度牒,買完房子之後她手上的積蓄也就沒多少了,買不起。考試也是才準備沒幾天,崇玄署也不是天天開考,她如今隻是做個女冠的打扮,隻要不號稱自己就是女道士,這樣的打扮倒也不犯法。
她的主要收入有兩項,一項是房租,一項是教彈琵琶,兼教個箜篌入門。房租不用每天收,有的是長租一年的,也有是按月的,她也不常往那邊院子裡去。
教彈琵琶就日日熱鬨了。來的都是妓-女,內中還夾著兩個雛-妓。這些人算不得各家頂尖兒的,那樣的姑娘是請了師傅過去教授,她們又不是極差的,還能值得花些錢叫她們學些技藝、略識幾個字。
雖然到了花街上她們得有各種討人喜歡的樣子,到了小江這裡就比較能露出真性情了,也常會說些笑話。小江買度牒的錢差不少,一些小食卻還是能準備得起的。又看出來雛-妓學藝不好會餓飯,也給她們些熱湯飯吃,沒有大魚大肉,但都新做出來的整潔飯食。
□□們也喜歡她,也聽說了她與那位小祝大人仿佛有些事兒,心裡是向著她的。花姐“不妻不妾”的評語,有一部分正是這些人出於義憤而說出來的。她們知道,說起“小祝大人”的時候,江娘子看起來不高興,但是心裡還是想聽的,於是也常說說。
在這花街上還有什麼彆的消遣呢?她們也有見著前輩姐姐養書生,書生一去不回頭的。也有見著放良贖身做妾,不容於大婦的。更多的是見著前輩淪落到更不堪之處,又或者早亡的。
江娘子實屬她們見過的,有很好結局的人了。在江娘子這裡,就仿佛她們也過上了江娘子一樣的生活一樣了。
練得累了時,就有人說:“小祝大人確實厲害哎!真的要考女官哩!以前沒聽說過有。”
另一個不服:“女官多了呢!”
“那是出來站班管人的官,還是關在宮裡侍奉人的官?”
爭一回,結論還是這個“女官”厲害。
不想一個小雛-妓說:“那也不太好呢。”
“胡說!怎麼會不好?”
“昨天,有一個孤老,是送妹妹上京來考試的,說,考中了,就帶妹子回去說門好親事,以後在婆家也不受欺負。”
“真的假的?什麼樣的婆家?大理寺不是在皇城裡麼?是說的京城的婆家?要是外鄉人,那是丈夫隨了妻子過來謀生?能養得活一家子麼?總不能是有官兒不做了吧?”有人見小江的模樣,就故意替她發問。
雛-妓認真地說:“真的!他說,他特特搶的這個差使,為的是到京城來見世麵呢!不然,他爹還不讓他上京來呢!要他在家讀書。做不做官的,倒是無所謂了。說出去好聽呢!頂好能有一身官衣,然後回家,也不占著大理寺的位置拿空餉,大理寺再選人就是了。”
“可真是的!”有人不由嫉妒,“人的命真是不一樣!有的人,生在好人家,能讀書,還能考官兒!考個官兒還能嫁得更好!”
雛-妓問小江:“師傅,你怎麼不考呢?你也識字啊!一準兒比她們強!”她還要說下去的話,忙被姐姐們按住了,可千萬彆說出就能配得上某某這樣的話來呀!
小江的臉真的冷了下來,又不好對小孩子發作,她輕輕地說:“三代清白嗬!”
開啟今天小祝大人話題的人有點後悔,忙比劃著說:“什麼清白不清白的?倒也差不多,她們是待嫁而沽,我們是待價而沽。”
妓-女們於苦悶的生活裡難得笑了一回,取笑起良家女子來。
小江說:“何止咱們與她們?便是這朝廷的官兒——都是名利場上客,誰比誰高貴呢?”
雛-妓沒聽太懂,道:“嗯,女官也就那樣了。”
小江喉嚨發澀,說:“那還是不一樣的。好了,都說完了嗎?快點練!”
中午,這些妓-女都在她這裡吃飯,下午又練一陣琵琶就得回家去接客了。小江要打發小黑丫頭去祝家,不想隔壁院子裡又出了點事,兩個租戶打了起來,她隻得去勸一回架,免得打壞了她的東西。調停完,天也快黑了。
第二天天沒亮她就起來了,拍醒了小黑丫頭,說:“你先不要乾彆的了!去,到小祝大人那裡,給他傳個話!回來給你吃好吃的。”
——————————
話是傳到了,祝纓人也到了大理寺。
先是辦雜務,處理頭一天的公務,又要簽一下胡璉他們複核的底下的案子。祝纓把卷宗都看了一下,對胡璉說:“我怎麼覺得近來案子多了一些?”
胡璉道:“不是覺得,就是多了!我尋思著又得有人出幺蛾子了。”
“怎麼說?總不能又是一個大案。那也太過了,不是好事。”
“不至於,可也不輕鬆呐!小祝你做官幾年了?你看啊,龔案之後,好些龔劼的人都完了,不得有人補上麼?這些人也乾了有兩三年了吧?有時候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有時候,聰明人呐,他先窩著不吱聲,先看,看準了上來咬一口。”
祝纓道:“大理寺就更要謹慎啦!咱們可不當彆人手裡的槍。”
胡璉心道:就怕咱們鄭大人也是要下場的人呢。
祝纓與他簽完了字,順口問了一句:“這裡這一案是有女犯的,女監那裡可還好?”
胡璉笑道:“嗯,現在互相都冷著,不打交道,好壞隻有自己知道了。”
祝纓道:“讓她們自己混吧。等犯人押到了,咱們再去看看?”
“隻怕到時候不止咱們倆,還有人想看一看女監的成色呢。”
“到時候再說,我先忙完這一出吧。”
胡璉道:“怎麼?又有麻煩了?不是把號脈放到最後了嗎?”說著,他笑了起來,“令姐可真是個耐心的人,要是我姐姐,早打人了!”
祝纓也笑:“有些事兒總得上手才知道會出什麼毛病呢。”
“成,先不打擾你了,等你這件大事做完,再為你慶功!”
“什麼大事喲……”祝纓說,“真要是大事,就不會在我手裡了。”
兩人閒扯幾句,祝纓扯過一個空白的奏本來開始打草稿,等鄭熹下朝回來,她的稿子也粗粗寫完了。例行的政務之後,祝纓便把稿子拿給鄭熹看。
鄭熹看了,道:“棄官?”
祝纓道:“本來朝廷因有候選官員或嫌地方太遠、或嫌地方不寧、或嫌地方不夠富裕而不去的,就有懲罰的定例。我是想,女丞是外麵的官與內廷女官不同,是該照著朝廷的規矩來管的。他們有因‘女官’二字是特例而擋了眼,反而忽略了‘常例’的,不如趁還沒有授官,再重申一遍。再者,現在這是咱們大理寺的事兒,又是初創,是在給彆人趟路呢。看著坑,咱們自己先填了,自己走過去。不能自己掉下去,叫彆人看到了,說,哦,這兒有個坑。”
鄭熹不知道為什麼有點高興,說:“可以。”
也不是什麼大事兒,也有成例,就讓祝纓:“你與吏、禮二處那兩個郎中一道定吧。怎麼樣?能應付得了他們嗎?”
祝纓道:“我試試,應該可以。”
“去門口,找陸超。你怎麼回事?也沒個代步,也沒個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