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仙姑笑眯眯地:“我看這有點兒像你才到福祿縣的時候,那會兒好啊,我也還跑得動,現在都成累贅嘍。”
“什麼累贅?”祝纓說,“我怎麼不知道?”
張仙姑抓起一把瓜子塞到祝纓的手裡:“還有你不知道的事?”說著,又顛兒顛兒地去喊杜大姐來搬金子找匠人了。
——————————
祝纓這兒輕鬆地準備過年,盤算著年後出巡的路線,京城卻在為安南的事兒傷腦筋。
安南這個地方,雖然多山,人又窮,不過對於鉗製西番確實有用,白放在那裡也是可惜。近來種種跡象表明西番又開始不太安份了,如果有可能,朝廷當然是希望能夠加強對安南的影響控製。從梧州起,安南還能給朝廷交一點糧帛,雖然不多,但是有,說明這個地方能夠維係得下去。朝廷不虧。
因此皇帝與政事堂思前想後,還是覺得這個驛路值得修。為此,他們也征詢了一些意見。戶部尚書姚辰英是極力支持的,並且表示可以與工部協作,規劃路線、征發力役、擠出一部分的錢糧來。
姚辰英自然知道,一旦有了工程必然滋生腐敗,故而要在一開始就參與進來,從源頭上掐住。他算過了,雖然路線還沒有完全確定,不過大致上是“裁彎取直”,從京城到梧州——他們對梧州的位置更熟悉一些,便以此處為標的——路線可以縮短一半以上。
這就非常有必要了。
姚辰英道:“南方的一些物產轉運,也多了一條路。呃,近來,驛路偶有中斷,安南境內,應該比較安全。”他說得含蓄,君臣卻聽得明白,因為有時候會鬨盜匪,不時會有點物流“耽誤”的傳聞。
他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安南境內是安全的,並不知道祝纓也在“剿匪”。
接著是由誰主持,如何劃定路線,怎麼同祝纓接觸,預算怎麼算之類。鄭熹推薦陳放,因為首倡就是他,祝纓能答應他,就是願意與他說話:“免教派個一竅不通的去,被安南退了回來。又不是沒有先例。”
他這兒陰陽怪氣,冼敬就反問給陳放一個什麼銜才合適。陳放已經做到了刺史,以什麼身份修路?工部侍郎的品級都沒有他高。
爭執間,工部又插了一腳,要派自己人去。
江政的公文又到,他直接戳破了“工程是肥缺”的窗戶紙,場麵更加混亂了。
皇帝每日要處理的事情很多,眼見一時議不出,先讓工部拿出一個路線方案與預算出來,抬手拿起另一件奏本。
這本是一個轉移話題的動作,但是打開奏本,卻又是一件讓他生氣的事情——餘清泉告狀來了。
邵書新有一本暗賬,自然不能交給餘清泉,在這本暗賬裡,梧州的鹽是他調劑的重要手段。賬沒交到餘清泉手上,餘清泉拿著明麵上做得天衣無縫的賬本做事,他合不上賬了!因此合理懷疑邵書新作假。
整個南方的鹽務也不配合他。
皇帝的眉頭皺得死緊:“這是怎麼回事?邵書回來了嗎?”
鄭熹道:“應該在路上了。可是有交割沒辦妥麼?”
皇帝讓他看奏本,鄭熹看了,道:“邵書新賬目都在,若有疑問,查就是。這麼些年,臣未曾見他有什麼疏失。倒是餘清泉,初來乍到手生沒乾好也不稀奇。”
皇帝又問冼敬,餘清泉是怎麼回事。冼敬選中餘清泉也不是因為他能乾,理由簡單得令人發指——餘清泉是冼敬手下比較有資曆的人。論資排輩,他在冼黨裡靠前。
這個“輩”不是明麵上的輩份,按那個算,冼玉京還是餘清泉長輩呢,餘清泉拜入冼敬門下早,出仕早,清流,有事也往前衝。
該著他了。
冼敬隻好說餘清泉是剛正不阿的,並且也有一些地方上的經驗。
皇帝對冼敬道:“你給他寫信,讓他用心辦差。”又讓鄭熹通知邵書新,一回來就來麵聖解釋。都走的私人的信函,算是給雙方都留了麵子——因為派餘清泉取代邵書新,也是皇帝想製衡。鄭熹當時說,邵書新在外有些年頭了,該調回來了,冼敬就推薦餘清泉,皇帝順水推舟。現在船在水中央打轉兒就是不往前走,皇帝的心情也不太好。
兩件事都怪煩人的,皇帝興味索然,又催促了一次驛路的規劃便讓大臣們散會了。
鄭熹心情不錯,驛路的事於他算是有利的,餘清泉又掉坑裡了,冼敬丟臉。現在就等餘清泉混不下去,他再與陳萌勾兌一下,再選派一個自己人過去就行了。他是不會同情餘清泉的。
餘清泉在南方過得確實不好,這個時間南下,越走越暖和,又不至於熱病,是個不錯的時間。但接下來就很討厭了!
邵書新的賬做得挑不出毛病,照著邵書新的章程來辦,什麼事都辦不成。不給下麵好處,支使不動人,分了好處,餘清泉自己拿到的就少了,跟上麵交不了差。
你說禁止私下倒賣,鹽場就能一粒鹽也不賣,讓鹽價飛上天。官鹽賣不出去,他就收不上錢,又不能去百姓家裡搶!
同理,他手上沒人、沒兵,也就控製不了鹽場、抓不了私鹽販子。地方上的官員還要跟他鬨,因為鹽同樣也乾係到地方的稅收。
好在他在南方也不是一個熟人沒有,詢問了有過交情的當地官員,隱約聽說邵書新很多時候也是通過類似“平糶”“均輸”的辦法。他想效法,卻又發現這事兒還得需要梧州鹽場幫忙。
梧州現在歸安南管,餘清泉就算行文給安南節度使,人家也不理他!因為他管不著,朝廷都不管安南,餘清泉的話就更沒份量了。
好容易借來了幾十衙役要清理鹽場,灶戶得到風聲先逃亡了,也不知道躲在哪裡了,摳都摳不出來。
邵書新以為祝纓不用他的暗賬是要讓餘清泉見閻王,並不知道祝纓隻要不幫忙,餘清泉的差使根本就進行不下去。鹽場、商人、士紳、當地官府出手就夠餘清泉喝一壺的了。
士紳們還要往官府哭訴,說是不知道為什麼沒鹽吃了。官鹽突然貴了十倍,買不起了。自冬至春,陸續有地方官向朝廷報怨:不但鹽漲價了,就是高價鹽也供應不上了。照這麼下去,沒鹽吃是小事,反正人不吃鹽也不會死,可是鹽稅收入就要黃了!
皇帝以為,事情必然不至於到這個地步,將這些告狀的奏本都暫扣了。轉而提起驛路的事,他想將陳放轉任南方,與祝纓隔江相望,另派工部的一個郎中隨行,由陳放主持與安南的新驛路事宜。
陳萌聽了皇帝的計劃,哭笑不得——修驛路,為的是“溝通南北”,修它,就意味著之前“不通”。現在讓陳放在北,祝纓在南,兩人隔著江喊話嗎?
忙向皇帝建議:“是不是要通知安南?派個懂工程的人過去,約定好各修境內的一段最後在某處會合。”
皇帝道:“既如此,還是讓陳放走這一趟吧。”
事情,這才算有了眉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