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那就安心住在這兒吧,以後或許還有彆的伴兒呢,不會孤單寂寞的。”
“是。”林戈在祝纓麵前倒比在人前還要放鬆一點,她又看了祝纓一眼,心道,我要能夠像她一樣,就不用怕大伯了。
她不自覺地清了清嗓子,說:“我……功課不大好。”
花姐對祝纓說:“她就是學得晚。”
祝纓道:“你的課業我看過了,也不算差,越急越不得,一件事兒,越想做成它,越要沉著。從今天起,你的功課一頁一頁地學,不要管彆人,隻做我給你的功課。明年的今天,再回頭看。”
花姐好奇地打量祝纓一眼,祝纓道:“不但她們,我這些年也要有點長進的。”她依舊不是很會教學生,但也總結出一些門道,世間的道理總是相通的,譬如聚沙成塔。林戈還年輕,又經過大變故,心神不寧,需要有人給她定神。
慢慢引上正軌,總能比現在這樣好。
其他的,隻能交給命運。祝纓一直不信命,不過想到如今的傻太子,真是不信也得考慮一下老天爺愛開玩笑的性子。
花姐已經接話了:“不過你這法子仿佛是真有用,小林,咱們明天就開始這麼辦。今天先休息,金媽媽會幫你。”
幕府裡有幫傭,卻沒有奴婢,整個安南,大概除了外五縣也都沒有奴隸的。花姐這裡有幫傭、有學徒,會幫做一些家務等,林戈的房間也有人打掃收拾,就是金媽媽了。西征的一個結果,就是出現了不少孤寡,為照顧他們的生活,幕府會收留一些人,金媽媽就是其中之一。
她是祝縣人,與林戈沒有語言上的障礙,林戈也欣然接受了這樣的安排。讓她自己照顧自己一切起居,她現在也是不熟練的。
金媽媽是個四十來歲的婦人,乾淨利落,麻利地給林戈帶到廂房裡去。林戈向祝纓與花姐抱拳一禮,跟著她走了。
花姐看著一大一小離開,對祝纓道:“聽你的意思,還要在我這裡放人?”
祝纓道:“隻她一個也太顯眼了,她現在也沒見著有什麼特彆的,還是一樣的教養著更好。上回說的事兒,你留意一下平民子弟,我這府裡快成天庭了,都是神仙,不見凡人。”
花姐也歎氣,她們是真不在乎出身的,然而有一個現實擺在麵前:普通人家的孩子學習的條件是很差的,所以頭人家、官吏家雖然人數少,成材率更高。普通人家人數多,能出頭的孩子卻少。哪怕是在祝重華羨慕的西州城裡,已經沒有奴隸了,但普通人家的孩子要幫家裡乾活、照顧弟妹等等,仍然有不少孩子沒條件進學堂。
除非像祝纓這樣,天賦實在壓不住,又或者像祝青君有某種適逢其會的天賦,否則很難出頭。
如果運氣再差一點,出生在一個偏僻的小寨子裡,那就更難了——學堂都是最近才往各寨子裡普及的。花姐敢保證,並不是每個寨子都有學堂,幾個偏僻的寨子能湊出一個學堂就不錯了。
她說:“我怎麼會不知道呢?正在選了,我儘力也隻好將官吏、富商的孩子與平民子弟對半挑。”
“也行。”祝纓說。
“那……明天看看去?”
“行。”
花姐道:“小林這孩子,命……既然接到府裡來養,咱們也還是要儘力養好的。”
祝纓道:“她阿翁雖然心眼兒多,卻總沒有負我,她們家的事兒弄到這個地步,不管不行的。我並不是挑剔必不要頭人、官吏的孩子,隻不過想到普通人的機會太少了,也不知埋沒了多少相將之才,有些惋惜。”
“明白。”
——————————
次日一大早,林戈在睡夢中聽到動靜,忙爬了起來,飛快穿好衣服,拉開門,金媽媽也過來給她送熱水了。
正房,花姐也已經收拾停當,笑道:“走,咱們吃飯去。”
飯在祝纓那兒吃,祝纓晨起練功,正與胡師姐擦汗、洗臉:“唔,就好。”
一張海棠桌,幾個人圍坐,很簡單的早餐,量管夠。祝纓順手將糖餅的盤子往林戈麵前推:“呐,長個兒的時候,多吃點兒。”
林戈將筷子插到糖餅上,紮了一個糖餅放到嘴邊一咬,流淌的糖汁香甜撲鼻,她的心漸漸安定下來。
一會兒吃完了飯,祝纓竟與她一同去了學堂,她去上課,不知道祝纓又在乾什麼。到了下課的時候,花姐叫她一同回家。學堂離幕府有一段距,她們一同乘車,到了車前,林戈看到那裡還站著一個女孩子,看起來比她稍大一點。
花姐道:“這是祝彤。”
祝彤也是沉默的,兩個女孩子互相打量,抱一抱拳,一同上了車。車上,花姐介紹道:“她也才上學沒多久,以後與咱們同住。”
林戈看祝彤,一眼便看出她以前出身必不很好。林戈自己是頭人家的孫女,頭人什麼樣的、奴隸什麼樣的,心裡都是有數的。頭人家也不是必得長白秀美,奴隸家也有漂亮的孩子,氣質必是不同的,頭發、皮膚、四肢、動作都有差異。
更明顯的是祝彤姓“祝”,在安南,姓祝,隻要你不是祝纓,那幾乎可以肯定,你是奴隸出身。
她也不說破,隻猜這祝彤有什麼故事,能夠也到幕府裡生活。她聽過祝煉、祝青君的故事,暗想難道這個祝彤也是一樣。
祝彤確實與祝青君很像,她便是西征時主動給祝青君帶路的女孩子了。她父母都過世了,又有年幼的弟妹,祝青君自己的日子過得也不太穩定,故而將她們安置在了西州城。以她帶路有功,給她們送進了學堂,爭取到了與烈士遺孤相同的待遇。
原本,祝青君的算盤上,這姑娘也機靈、有點子闖勁兒,讀幾年書,學成了調到自己身邊當幫手。沒有板上釘釘的事兒,祝青君也不去許諾,以致如今被祝纓和花姐截了和。
花姐笑吟吟地道:“你們以後還會有更多的小夥伴的。”
這一批學生年紀都略大一點,不像祝煉、蘇喆、郎睿他們,在極幼小的時時候就到了祝家。這些學生再學個三、二年,就能在幕府裡半工半讀了。
與此同時,祝纓也把趙霽等幾人叫了來:“你們功課不錯。”
得到了誇獎,趙霽等人都很高興,胸脯挺得高高的。
祝纓道:“是該給我乾活了!”
趙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