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角的餘光瞄到他們的動作,辛屈對這兩個中年人有了定義。
他們是懂有辛氏語言的行人。
既然是行人,那就是同行。
感謝同行,讓我來坑你吧!
“粟?咱們今年部落大豐,哪裡需要粟?”行人冬明知故問,“今年族裡還擴張了上千畝哩。
反而是牧草缺點,畢竟咱們族裡也有人跟商人出去打孤竹氏了,等他們冬天後回來,估計會帶來不少牲畜。
還是要對牧草備點。”
“也是,東麵那戰局,估計要打到明年開春之後才會結束一個階段,然後之後陸陸續續再打幾輪,哪裡需要什麼粟?開戰就得死人,死得多了,吃粟的人就少了,還不如多屯一點皮子,萬一今年冬天冷,拉到南邊還能換不少好東西呢!”
“哪有你說的這麼誇張。”行人冬搖搖頭,一臉不信。
辛屈則一臉不屑回道:“不是我說,大邑商雖然強大,但他們最近在跟東南的敵人打,大邑都遷到了南邊的奄了,一時半會兒可回不來北麵。
自然兵力就投放不來北方多少,跟孤竹氏的交戰,沒有打個兩三年,是肯定不會結束的。
這個節骨眼,路不通,粟就算貴了也運不出去。
還不如先存一點硬通貨,比如皮子、貝幣這些東西。
等到開戰完了,皮子跟西邊戰勝的部落換奴隸,再跟把奴隸拉到戰敗部落去收贖金,一個人要他十斤鹽或者三枚貝幣,不過分吧!
要知道,現在東麵在打,海裡的貝幣運不到咱們山裡,遊牧的那群家夥也用咱們的貝幣。
接下來兩三年,誰手中有貝幣,誰換東西,就換得多!”
赤石部落的兩個中年行人交換了一下眼神,然後一個湊上來,對辛屈說道:“這位兄弟說得好啊!我也聽說了東麵大邑商在跟孤竹氏開戰,就是不知道戰局咋樣了。”
“還能咋樣,我們有辛氏,被拉走了一千多戰士隨戰。”辛屈嗬嗬兩聲,“商人要是有能力投放幾百戰兵,還需要拉走我們有辛氏一千多戰士嗎?”
“一千!”赤石部落的中年人震驚看著。
“對啊,一千。我們有辛氏今年年初跟山、欒兩個部落組成聯盟了,他們兩家各出了兩百多人跟著上戰場了。”
辛屈忽悠著他:“有辛氏,現在有快五千人,出個一千人,不算什麼。”
“啊對,確實不算什麼!”中年人舔了舔嘴唇,有辛氏能出一千戰士,還能有壯勞力出來行商。
而赤石部落滿打滿算就一千多人。
連這樣的大部落,都隻能弄到一堆砂子的鹽,那豈不是說東麵真的打出狗腦子了!
辛屈看他沉思模樣,也不繼續引導,隻是催促下邊趕緊吃,然後好好休息一陣。
下邊兩個中年行人躲在一起嘀嘀咕咕。
探討了半天得出了結論,皮子是無論如何都不能簡單賣,因為這玩意兒耐儲存,不如賣有辛氏一些粟或者牧草,反正他們那片多。
然後想辦法從有辛氏手中換來鹽和貝幣,這個贖買奴隸的生意,確實大有可為,最近一段時間東麵打完,肯定需要有人從中穿針引線,贖回人口。
有辛氏自己就是戰場的一員,那肯定不能親自下場乾這活,放眼燕山兩麓,就他們赤石部落最合適。
更重要的是,貝幣是山裡山外的硬通貨,海邊開戰,交通阻塞,貝幣數量是肯定也上不來了,那價格就會升高,誰掌握貝幣,誰就賺得多。
“有辛氏肯定是大量壯年上戰場了,才派來這個毛沒長齊的小子當領隊。也多虧他,漏了一堆情報給咱們!”
“嘿嘿嘿!合該咱們賺!”
兩個赤石部落的中年人嘀嘀咕咕,笑容逐漸蕩漾。
啦啦啦!
感謝大佬悼武華夏大佬打賞1500起點幣。
新書推薦中,求收藏,求票票,求投資,感謝。,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