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十幾年前,這小子就是刺頭,他也沒少頭疼。
“有辛氏沒有神農,隻有司農。但我不是司農,我是司馬,領兵打仗的活,是我的工作。至於司農,那是辛屈的活兒,他懂得多。”
耜大股已經領了他的職位,司馬。
辛屈既然給了,他也不推辭,畢竟打仗他在行,耕種還是算了。
畢竟耜家族也一樣,根本不可能將大量農業核心技藝傳授給旁係,要是他會這些,也不會靠武力出名,靠戰爭聞名全部落。
“還真是越來越回去了。我去看過了有辛氏舊地的田,十分的低效,有辛氏這麼耕種,怎麼養得活這麼多族人呢?
要是需要幫助,隨時可以開這個口。
大家都是一家人,你說是吧。”
這個老頭兒,笑吟吟的,不疾不徐,直接亮牌。
耕種,是人類在公元前一萬四千年就開始掌握的技能,伴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中華大地上農業為主、畜牧養殖為輔的部落,已經成為了各個地區的中堅力量。
穩定的產出,造就了強悍的實力。
所以,沒人能離開農業,除非你跑去大草原。
隻是,有辛氏明明有司農的職位,卻是辛屈一個人拿著,這就讓長辛氏耜姓很慌。
畢竟有辛氏連風姓都能整批拉走,是一個都沒給長辛氏剩下。
一個斷了承襲,沒用的星官家族,他都能帶走,結果沒有問長辛氏借神農,這就不對勁了。
本來,老頭兒還以為耜大股這一脈在有辛氏混起來了,徹底成為了神農了。
結果多方打聽,耜大股是混起來了,但他娘的混成了戰士,之前還跑去山北老林子打野,這就讓老頭兒警惕起來了。
懷疑是不是有辛氏在暗戳戳排擠耜姓呢?
但後來聽說是耜大股驍勇善戰,眾望所歸,加上他也不擅長耕種。
加上辛屈雖然明麵兼任神農,但現在也是一直忙彆的,根本沒空管神農的事情,這就讓耜耘想到重新擴張的機會。
經曆了這些年的掙紮,耜耘一脈的實力,不僅沒有增進,反而逐漸被削弱,究其原因就是山西太亂了。
你想要穩定農耕,邛方下屬氏族放牧路過,把你的粟苗當牧草。
那你隻能吃啞巴虧,因為打起來不可能,經過各方調節,你頂多分到十分之一公羊。
然後呢?沒了!
各方上下其手,掌握話語權的貴族可不會給你母羊、羊羔,那些都是他們的畜產,加上長辛氏有一段時間被丟在邛方邊緣疆界,頻繁打仗,食物全靠男人們搶,耕種就更彆想了。
在山西,已經進入了大魚吃小魚的陷阱之中,必須依靠大氏族,才有資格耕種。
結果,才安穩了幾年,要開始耕種了,大旱來了。
長辛氏被迫北遷,尋找生機。
而越是這樣,農耕的價值就越低,掌握耕種技術的耜耘一脈,開始輸給了北方遊牧方國逃亡來的一些主攻遊牧的部落。
而這些部落,全是頂級貴族們的門下走狗。
所以,那天跟辛屈交涉談判的時候,耜家族一個沒來,就是因為他們被邊緣化了!
耜姓到了傳承的危機,必須找下家。
當然,耜大股聽得出其中意味,嗤笑兩聲:“怎麼?想要我幫你?可以啊!耜姓的長老位,給我。你敢嗎?”,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