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麵見(四千字大章)(1 / 2)

第362章麵見四千字大章

但很可惜,一路打打固然爽了,辛屈也得想辦法豐富一下故事內涵,比如如何組織運河挖掘,比如如何跟人政治鬥爭,再比如如何種田,怎麼分辨天象等,全部都在列傳裡頭。

神話,不僅僅是神話,還是承載一些技能傳承的。

這是人類生活經驗的一種總結。

桐也不知道說什麼,他也不知道為什麼呆在現在的有辛氏內,有一種莫名的不適應。

可是他的父親卻覺得現在的日子很不錯,甚至感覺在天堂一樣。

就在桐體驗著現在的日子時,時間如同白駒過隙,距離大祭還剩下五天。

耜大股作為從祭,趕了回來。

高頭大馬一出現,不少路過的女人都竊竊私語他的出現。

“這不是菲薑家的那口子?我還以為出事了!”

“誒,還真是,突然回來了,怎麼了?”

“你沒看公告嗎?耜大股是從祭。”

“哦,原來是從祭啊,那沒事了。”

人們也沒多少關注耜大股,畢竟他是真的被辛屈邊緣化了很久。

突然回來,一些嗅覺靈敏的,能察覺接下來耜大股有可能會被重用,於是他一下馬,立刻就有人來巴結:“耜大股,你可算回來了。”

“嗯。”耜大股跳下馬,看了一眼相較於去年比起來,更高大了幾分,並且開始上“瓦當”的衙門。

有辛氏這三年的陶器打造技術突飛猛進,畢竟辛屈專門撥款和給奴隸,還把自己以前看過的陶窯製造方法,傳授出去了。

這些年下來,有辛氏的陶器已經開始規模化,甚至就連土磚都開始變成燒出來的板磚,衙門原本的土牆,在今年秋後重新夯實加固之後,用磚包土技術,進行了升級。

衙門幾乎成了一座小型堡壘,因為辛屈主要住在後院,所以四周都有望樓和箭塔,青岩和鹿甲輪班的時候,一般會帶著人守在四周。

其實仔細看來,已經有宮殿那味道了。

隻不過小型化很多。

進門的時候,影壁、月門、甬道,一應俱全。

耜大股還被搜查了才被放進去。

畢竟現在辛屈的地位已經升上來了,他給自己簽署了新爵位為卿大夫,距離少卿其實隻有一步之遙。

耜大股在一處公告牌駐足,看了一眼上邊公布的辛屈新爵位,以及有辛氏最新的爵位體係。

自下而上曰:庶人、國人、下士、中士、上士、不更、士大夫、公大夫、官大夫、卿大夫、少卿、上卿。

其中,不更以下為民爵,卿大夫以下為士爵,少卿、上卿為卿爵。

最新的調整是,民爵允許通過耕、戰兩條路換取升遷。

士爵開始隻能通過統軍功或者治理地方。

卿爵則隻能通過更大的軍功和轉任地方為官,通過對地方治理的年功和任務完善進行兌換。

同時,辛屈將“考功”拿出來了。

要不是現在精通治理的人不多,辛屈都敢把量化分數拿出來折騰。

至於考功怎麼處理,卿爵開始,辛屈會開始分封規模足夠大的邊地,然後要求卿爵去地方經營。

完成對本地的經營規製,就能開始調整升遷,包括且不限於最後的食邑製度。

“食邑製度。”耜大股看著食邑的規則有點懵圈。

“是不是覺得不可思議?”耜大股聽到了這聲音,轉過頭。

司農長老阿啟嘿嘿兩聲:“你自己開辟的封邑,到了一定的人口,就得並入縣裡督管,這不是明著搶嗎?有些時候,真不知道屈怎麼想的。”

耜大股收回視線,起身說:“若是一片爛地,封邑變食邑,也不算差,至少貴族可以甩了包袱,然後遷入富庶的王畿。

就跟大邑商的王族一樣,他們可不願意去地方當公族。畢竟王畿作為天下之中,富庶程度,不是關外能比的。

而且封邑不見得就是好地方,萬一屈看伱不爽,給你弄了一塊都是林子的地,你怎麼辦?”

“也是呢……”一想到這裡,阿啟也臉頰抽搐了一下。

封邑和食邑最大的不同,就是封邑得自己去運營,就拿周朝來說,距離現在有五百多年。

在戰國之前的時代,基本盤的開發才剛開始。

商周遍地森林、沼澤、野獸、大象。

你要是分個草原也還好,萬一你去的森林是原始森林,那裡頭光是瘴氣這一條,就夠你受的。

甚至你還得下地乾活,因為不乾活跟著你就吃不飽,甚至你還得跟野人交戰,一旦你被野人滅了或者趕走了,你就失國了。

失國了就交不起朝貢,得挨罰,最輕都是丟了爵位,最重是丟了腦袋。

辛屈也是有相關的封邑貢賦要求。

他對封邑的設定為:“卿爵均田”。

什麼意思呢?

意思這片封邑歸卿爵所有,那麼我也不要你上繳什麼貢賦,給你多少地,你開墾多少,頭五年我給你免稅。

五年之後,按照三成封邑的規模上繳賦稅,交三年。

三年之後漲到五成。

六年之後漲到八成。

十年之後足額上繳。

也就是說,十五年之內,必須完成給你土地的大部分開發,然後按照規模上繳均田稅額。

差不多平均每畝在八到十斤粟的數量。

而現在平均每畝的畝產在四十到五十斤,哪怕是有封邑的卿爵,都得上繳五分之一的收成。

所以在耜大股盤算下來,給封邑還不如拿食邑。

至少食邑直接問縣裡提款,縣能收多少,全靠縣對本縣的征稅。

拿到食邑等於旱澇保收。

跟自己下去折騰的封邑完全兩回事。

所以,食邑不見得先進,但這玩意兒就是一個誘餌。

辛屈要用食邑削弱眾人對於封邑的渴求,將這些家夥下放到地方幾代人後,通過封邑改縣的方式,將他們變成地方宗族,然後遷徙部分宗族的首領入京畿,變成體係相連的統治係統。

不斷強化雙方聯係,防止出現類似於封建製度的尾大不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