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很容易鏽蝕,畢竟他不是係統的匠人出身,也在努力試驗各種合金,隻是有辛氏成本限製,辛屈不可能一直砸錢,所以合金成果極低,全部依賴辛屈的土法高爐、平爐。
眼下,有辛氏隻能做到穩定產出鐵水,鐵水製作成鐵錠之後,隻能靠人力加工。
這個效率,那就不高了。
畢竟打鐵是體力活,對食物消耗極大。
辛屈現在能養得起的鐵官,隻有三十個,卻要麵對高達三萬的鐵器缺口,這根本就是逼著他想辦法提高生產力。
“水力鍛錘能用嗎?”
“可以是可以,但今年春旱,汲水難度陡增。”
聽到這話,辛屈挑眉:“走,去一趟陵區。”
帶著眾人往陵區走去。
遠遠的,能看到小邑之上,有一座奇怪的“磚木塔”,塔上很多木頭,木頭之間設有樓梯。而最頂端,五六個奴隸顫顫巍巍釘著木頭,不敢低頭往下看。
這座塔,自下而上,得有十米!
坐北朝南,船帆似的立氏風帆,感覺就跟走馬燈一樣。
工坊區還沒從城內搬出來,但之前畫地盤的時候,工坊區還是太小了。
於是,為了提高生產效率,辛屈想了半天,還是決定將陵區的一部分劃出來,單獨起一座小邑來作為工坊。
去年就開始營繕,但因為缺人,所以一直沒有動作。
這一次敲打了薊氏一波,前後抓捕了小兩千人,總算能讓這邊後續加速完工了。
尤其是風車的扇葉,需要竹木片成條做蔑,然後一層蔑刷漿糊粘麻布,陰乾之後,繼續刷新的竹篾、麻布,就跟做百納鞋底一樣,最後縫在一起。
總而言之,大體需要完成縫製、粘合。
最後在最外層進行桐油防潮。
連帶著工序和試驗下來,有辛氏的孩子們已經忙活了兩年,直到現在扇葉才完成工序的百分之八十。
這種風車扇葉很重,而且很容易被點燃,並且每年都需要取下來重新刷桐油做保養,花銷隻多不少。
但必須要做這種風車,因為這是有辛氏水利鍛錘離開河道限製的關鍵。
風車是用來取代人力汲水,做功抬升,將地表水弄到水塔囤積。
在鍛打的時候,拉開水塔的出水口,放出大量的水衝擊水輪機關,帶動鍛錘做功的寶貝。
當然,這也是一種技術積累,隻要吃透這套技術,未來有辛氏的生產力發展就會更快。
尤其是船帆式風車的船帆,可以用來航運船上。
辛屈也算是在為了水道巡航而做準備。
現在的進度,辛屈還是很滿意的,船帆式風車完成了,就能做到去澤水以利栽種。
對於沼澤邊緣需要圩田的地方,弄一架這風車,就能做到水旱從人,不僅能用在農業,也能用在工業上,一舉多得。
“阿兄,你來了?”看到辛屈來了,一道小身影冒頭,十分開心。
定睛一看,赫然是果姚。
她最近一直沒在辛屈左右冒頭,就是因為她的任務,是督造工坊建設,所以每天都泡在這裡,早就悶死了。
看到辛屈來了,她拉著辛屈的袖子蹦蹦跳跳:“是不是我的工作完成了?可以讓我出去了?”
“這才哪到哪。”辛屈揉了揉她腦袋瓜,“風車咋樣了?”
“嗚——”搖晃著腦袋甩開辛屈的手,果姚不怎麼開心說:“還能咋樣,老樣子,下午就能完工,開始進行實驗。不過看起來也沒風,誰知道有沒有用。”
“好了好了,抓緊完工,到時候我給你放假,一個月還是三個月,你自己選。”
“真噠!嘻嘻!那太好了!”果姚總算開心了,像隻百靈鳥,帶著辛屈走進工坊區的小邑內,介紹起來她這些天的成果。
此時的工坊區,居住區、工作區、倉庫區、休閒區一應俱全,這就是一座單獨隔離的小社會。
街道寬闊,還有車轍道,往來匆匆,一些年老奴隸,看著牛馬過去之後,打掃起來糞便裝進簍裡。
這裡其實更像是工業生產區,所有人都在忙,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畢竟,他們乾手工業的,都是有辛氏在背後支撐,辛屈也許諾,隻要他們好好乾,爵位也會算他們的。
有辛氏除了上戰場,還允許捐輸納粟換取爵位,工坊這邊隻按積分算生活所得,想要升遷,還得評價優秀,累積工齡才能得到升遷。
他們也很難有上戰場的機會,算是從正常的耕戰體係內被分化出來了。
當然,絕大部分是歸化人、奴隸,很少有有辛氏的人。
除了一些少年,比如耜炊他們這些家中已經在軍隊內身居高位的,就會被辛屈弄來工坊作為高管或者學習研究各種課題。
總之,工坊小邑內的人都在努力,因為隻需要完成工齡積累,他們就能從歸化人升入庶人,升入庶人之後,有些能成婚,有些子嗣可以獲得入伍的機會。
都是翻身的機會。
“果姚,都準備好了,什麼時候……啊族長。”耜炊遠遠招呼果姚來測試風車,結果看到了辛屈,趕緊上來行禮。
“好了,不必多禮。看來我來的是時候,試驗一下吧。”
“是!”,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