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辛丙遇熟人下
“西路巡檢使?難不成這香河邑,還有其他幾路?”
“嗯哼,一般來說,分為東西南北中五路,然後一些比較關鍵的節點,會增設巡檢與驛站。
巡檢使一般都是我們這些無所事事的長老,然後賺點小錢的消遣。
反正屈答應我們,接下來設計交通線的時候,會讓我們處在節點與節點之間,成為巡檢使稽查附近區域的走私,以及清繳逃來的野人,抓捕盜匪什麼的。
我這裡正在造亭子。
亭子造完了,就會在後邊的山上造一座小土堡做村子。
這附近的土地,大概兩千畝,是我的封地。”
阿禿叔指了指身後,處在一條排水洶洶的水道邊。
“這不都是水?”辛丙古怪看著淤積成湖泊的土地,古怪道。
“等主河道修好了,水就排回去了,這邊以後就是一個小湖泊和一大片適宜耕種的土地。”阿禿叔解釋道,“反正我現在被占了冊封的土地,屈就把附近的驛站生意交給我來做。
每個月啥都不用乾,就能收三千竹幣,刨去各種銷,淨賺一千五,拿到大集,能兌回一千五百斤的粟。
美滋滋。”
辛屈當然知道,要對東麵大規模調動物資和修改水道,很容易引起已經落戶下來的巡檢使們不滿意。
這些都是有辛氏、長辛氏之中的各姓長老,辛屈不可能全然將他們得罪死,他還需要這些長老們用了兩年時間,一丈丈測量出來的山川數據呢!
所以,辛屈許諾他們,在縣與縣之間設立郵驛、在鄉邑與鄉邑之間設立驛站。
郵驛這邊中樞直接調人來督管,而驛站這邊則由巡檢使去運營。
辛屈將幾種可以發財的路子,全部讓利給他們。
分彆是:客棧、小集、郵遞、以及過關。
下放之後,辛屈甚至將門牌號製度拿出來了。
比如,香河邑分五路巡檢使,也就等於擁有五個驛站。
每個驛站負責輻射一個方向的村社。
然後有辛氏這邊,下放了火漆跟郵遞印章。
你要寄跨邑的信,一封信一枚竹幣。
要寄跨縣的信,如果是臨近縣,三枚。
跨一縣是五枚。
跨兩縣是十枚。
封頂是跨三縣,二十枚。
寄信是相當昂貴,但沒辦法,辛屈現在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尤其是完善的郵驛係統中的軍事郵驛部分,也是要劃入地方巡檢使協助的。
所以,辛屈大手一揮,每個巡檢使將會獲得額外的三百畝到五百畝的草場作為封邑,需要保證本地的驛站保證足夠的馬匹供應,方便換乘傳遞。
一開始大家其實還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反正覺得辛屈給他們土地份額,給他們先安排奴隸,那也不是不能接受。
但誰能想到,辛屈轉頭就把戶籍製度調整出來,並且將路引弄出來了。
全麵限製人員的大規模流動。
在沒有拿到路引和擔保的時候,是不準胡亂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