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廢灤平集市該設海陽縣
“東北方向的道路,其實就那麼幾條,為什麼還要再開辟新的道路?”
妟鳩微微皺眉,幽州想要往東北去,現階段兩條路可以選。
一條是盧龍道,一條是走承德。
至於遼西走廊,這會兒還在海裡。
洋河都還沒淤出灘塗來,所以想要去東北,盧龍道是首選。
妟鳩之所以最後決定留在盧龍,也是看中了東北方向的未來。
都說北平是要塞城市,這一點也不為過。
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全在北平這裡作為節點,威脅程度各不相同。
但對於建立在北平附近的政權,必須要注意兩個方向的威脅。
漠東草原和東北平原。
漠東草原的遊牧民族與東北平原的漁獵民族,才是北平政權的大敵。
而越是這樣,越要降低通道的數量才對,所以妟鳩不理解,為什麼辛屈要增加通道數量。
辛屈看妟鳩的疑惑,還是耐心的解釋道:“世界上本來沒有路,但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也就是說,哪邊方便開辟道路,都是需要洞悉本地山脈、河流走勢的。
這些地方,對於我們未來來說,既是對外擴張與貿易的通道,更是生死交通線。
所以,與其讓彆的部落據之圖謀不軌,不如主動出擊。
路我們可以先調查,然後慢慢開辟。
開辟的同時,也在這些地方設立村社小堡,然後移民屯墾,不斷改善本地的情況。
隻有這樣,在百年內,我們就可以用這些小堡進行連城,就地取材,開辟長城。
當長城建立之後,北方遊牧的南下,也能被長城阻礙。
沒有騎兵、車兵,他們就沒辦法來去如風,到時候依托小堡,弓箭伺候,我們就能用極小的代價,換來最大的進攻與防禦線。
如果妟氏也想要安穩的生存在南方的平原,那麼卡在交通腰線上的你,更應該摸清楚你能掌控的防線,究竟有多少豁口。”
辛屈說到這裡,發現他還是沒有理解,隻能耐著性子說:“我問你,是種地收益高?還是放牧收益高?”
妟鳩幾乎沒有猶豫道:“種地。”
“那麼種地能亂跑嗎?”辛屈再問。
妟鳩眼眸微微挑動:“我明白了。”
“明白就好。”辛屈鬆了一口氣,“遊牧與農耕之間,天然存在一個生產關係的衝突。
遊牧要地不要人,農耕要人也要地。
所以,伴隨著我們對南北各地的開發加劇,接下來二十年內,我有把握讓有辛氏人口暴增至二十萬以上。
二十萬人啊!這需要多少地,才能滿足第三代,第四代人口的需求?
到時候南方商族如果亂了,或許我們的戰略重心會轉向南方。
但要是南方沒亂,我們就必須對內挖潛。
更重要的一點就是,最近一段時間,北方的風雪、乾旱頻發,這就說明北方草原的生存條件在衰弱。
一旦草原長不出那麼多草,遊牧就會南下。
然後開始跟我們搶奪生存空間。
他們不可能一下子就學會農耕,這需要兩三代人,五六十年的更化,才能讓他們學會農耕,而這段時間內他們除了遊牧還能怎麼生存?
咱們的禾苗,那可是優質的牧草。
咱們能吃,牛羊也喜歡吃。
這就是根本上的矛盾。也是我為什麼一定要伱們調查道路的根由所在。
路我們找到,在節點上設計好驛站與烽火,從而以這些節點作為抓手,輻射更北方的土地。
也作為我們增援,或者開拓北方的前線。
一條長城,既是防禦線,也是進攻線,更是經濟線。”
辛屈的教鞭在地圖上快速拉了一條虛線,沿著山脈走勢一直劃過遼東,但遼澤在的地方,辛屈則是學明朝的方式,往南方稍微靠海的地方拉一下。
這樣一來,長城從遼寧就能一直蔓延到山西。
“差不多就是這樣,一百年內,咱們必須跟子嗣交代,務必完成燕山段的長城建設與人口填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