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屈這邊接到消息,都是年過了。
而這段時間內,燕方發生了很多事情。
燕元年十二月初三,辛屈下旨,正式將“方”、“邦”,統一改為國。
燕國正式建號。
方與邦,在這個時代,其實是一個同義詞,但辛屈還是不習慣用方、邦稱呼,於是乾脆一點,正式將方邦變成國,直接一步到位。
然後辛屈給作為使者的危氏兄弟下達國書,稱呼奄商政權為——商朝。
沒錯,就是國朝的意思。
在辛屈刻意規劃之下,國為方邦,朝為萬方之王。
這算是做小伏低了一定姿態,不過也隻是嘴上給對方便宜,危氏兄弟,也僅僅隻是對南方的奄商實控者,子旬說了一下辛屈修改稱呼的事情。
辛屈還是北伯,隻是自稱燕國之君。
然後又等了幾天,危氏兄弟接到了辛屈的邀約,請他們作為外賓,參加燕國的元旦大祭儀式。
於是,燕二年元旦(農曆正月初一)。
辛屈的車輦在鐘、鼓、笙、琴等等器具加持之下,正式開啟了禮樂的恢宏祭典。
由於辛屈在官方層麵廢黜了人祭,然後每次祭祀的規格,都有嚴格的規定和約束。
眼下,元旦大祭,用的就是太牢。
然後,在城內城外,各級勳爵、大臣的矚目之下,辛屈和巫小葉,一左一右從車輦下來。
這個時候,禮製還沒明確,華蓋車的造價很昂貴,辛屈也沒那麼多資源再造第二輛。
因此他跟巫小葉同乘一輛,接著緩緩下車。
然後辛屈手持玉圭,身上佩戴玉璧、玉琥、玉璋。
小葉捧著玉琮、身上帶著玉璜。
兩人一起登上台。
然後開始祭祀典儀。
現階段因為財政資金不夠的原故,辛屈直接采用了明代的天地合祭、然後祭祀完天地之後,再去主日月星、山川海六主。
一天內,全部搞定。
此外,祭祀完畢之後,這些禮器,都是要放在各自方位的。
比如,現在辛屈將玉圭放好,然後將身上佩戴的玉璧取下來。
“以蒼璧禮天。”辛屈朗聲。
夫人巫小葉則是背對辛屈朗聲:“以黃琮禮地。”
然後祭拜完天地,辛屈走到東麵,這邊祭祀的是東方位置,同時也是“日壇”的位置:“孤以天子命,以青圭禮東方太陽。”
說完,辛屈將玉圭,親自將玉圭放在了東方日壇位置,這是對太陽神的尊敬。
然後,他踱步到西方“月壇”前:“孤以天子命,以白琥禮西方太陰。”
夫人巫小葉陪祀,在辛屈說完之後,她伸手幫辛屈從身上取下來玉琥,放在月壇上。
然後,辛屈走到北方,微微抬頭說:“孤以天子命,以玄璜禮北方星、川。”
最後,辛屈來到了南方,看著南方說:“孤以天子命,以赤璋禮南方山、海。”
每次禮器被巫小葉放置之後,巫小葉還得用提前擺放在各個神主壇前的食器:鼎,簋,甗,鬲,俎,豆,簠裡的食物,去犒勞祭祀的神主。
雖然這些神主沒有姓名,也沒有現實身份,但巫小葉需要忙的事情也不少,辛屈也沒傻站著,他還得念誦祭文,同時焚燒。
一套流程搞下來。
哪怕是北平的正月,還是熱的大家大汗淋漓。
禮樂宏大得需要輪番讓樂師上陣,看得來他們這裡參加的各方外賓,眼皮子直跳。
這都是什麼等級的祭祀?
哪怕不用人祭,一樣是令人震驚。
“喂,能說說看,為什麼你們北方是星川二神,南方是山海二神嗎?”
危平小心的問距離他最近,負責盯著他們禮儀的宗伯姚冊。
姚冊看上邊差不多完成了,後續是一段時間的休息時間,需要準備下一場儀式,所以允許大家自由活動了,這才開口道:“且隨我去如廁,路上說。”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