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院、監是由正四品侍郎兼領。
中樞要將最近賺到的一批錢,撥款給地方使用。
對外宣布這是為了讓考校學子能力,方便以後選拔精乾充任軍官。
通過中央集權和地方封邑世襲的手段,能最快解決部落氏族封建化過程中,戰鬥力忽高忽低的曆史遺留問題。
之前主要是賞賜爵位,現在分為兩塊,一塊為祿米,一塊為封地。
隻要好好的給中樞乾活,中樞就會將給你安排封地,減少朝廷的俸祿支出,順道解決邊荒的開墾問題。
“府,是一個最高層級的衙門。按照北伯從大同縣返回之後,對中樞四方衙門品級進行了規製。
每個司的主官,都是左右侍郎的其中一個,然後往下細化各個院、監、組、集團等。
他還以為下邊的臣子們窮奢極欲呢!
不過,現在北方的變化,還是讓子旬感到了震驚。
手按在這些浮雕上,細致且溫潤,沒有毛刺,顯然是精雕細琢,就是氣味不怎麼好,似乎有漆散發的感覺。
“這些,都是從哪裡弄來的?”
經過三輪的試驗,真正能就學的,除了天才,就是軍功集團的族人。
組、集團則是分屬正六品郎中、正八品員外郎等官職協理,還有其他一些文書工作。
現在辛屈下命令明年五月,全國除了鎮北將軍府之外的各地主官彙聚昌平,包括地方的氏封勳爵,都需要帶上本地未來三十年的發展規劃。
辛屈自打有了兒子之後,他就降低了對外行動的次數,轉而開始對內進行調整。
繁複的文字,讓子旬看得瞳仁一縮,按道理來說,不該這麼快就弄出這麼多字來才對,但萬萬沒想到,這才幾年的光景,燕國的文字數量,就跟雨後春筍一樣,蹭蹭蹭的冒出來。
阿飛一邊說著,一邊命人將之前他整理好的資料,送呈給子旬。
辛屈趁著現在有時間了,開始進行糊名製聯考,將昌平附近的幾個縣,統一設為一個學區,然後展開了學力考試。
科舉改頭換麵一下,就能用了。
聽說是細化了很多,從地方上調選了不少貴族到任中樞,統轄內外諸事。
子旬繼續看著書,又叫來了幾個經常跟燕國交易的行人,問詢了一下這些記載文字的內容之後。
比如司空府,由從二品大司空,總管衙門內外諸事,分置正三品左、右侍郎分司協理。
如果真要選拔,最後還是軍功爵體製最強。
考學的目的隻是為了看看有哪些學子,未來能調上來填補官吏缺口。
但其實是摸索試驗符合這個時代的考試方案。
那就是燕國的行政體係,突出一個責任明確,上下一心,規劃齊整。
說到底,學校選拔官吏,隻是一種補充手段。
第一次居住,閣樓是木質為主,透光都是四周開窗送光,頭頂基本上都是黑的。
但也比原始政治製度強太多了。
當然,為了解決民間百姓在無仗可打的時代,往中樞升遷的問題。
之前的塚宰、司徒、宗伯、司馬、司寇、司空、司農、典客等長老權責進行了拆解。
“司空府?木器院?南方國營集團?”走進去的子旬,聞言又探出頭來,“先說說府是什麼意思?”
他是燕國之君,商朝北伯,整個北方各地的氏族部落都得聽他的話,如果不聽話那他就能討伐。
“羨慕啊!要是我在奄商也有這樣的氣勢,何愁地方不寧?”
子旬感慨之餘,又說:“罷了,燕方什麼光景,到時候看看就知道。
派人走一趟昌平,謂北伯雲:我不日來訪,讓他迎接。”,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