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二十七章 修新井南下昭州(1 / 2)

《穿越古代養家日常》全本免費閱讀

“咱們雖遠在他鄉,但心裡還是記掛著家裡的。所以今後還得仰仗各位,幫忙看著些。我家的田地也是當年來信托吳家種著,免得荒廢了去。”

之前有人想趁何家沒人,占了他家的地,又好麵子,還倒打一耙說吳家種這地不合規矩。於是何言信這會當著所有人的麵給吳家正名。

這些人想得真美,吳家種地收成後還會經常給昭州送去些耐儲存的家鄉風味呢。

給其他人種的話,他們能得到個啥?得到多年後歸來,論土地所有權的扯皮嗎?

“我在外頭雖隻是個小人物,但還是想給這塊生我養我的地方做點微薄貢獻。”

說完他走到後來新換的裡正身旁,把準備好的文書章程以及銀錢一起交給對方。

他們私下已經談好,何言信出資,裡正找了鎮上衙門的關係一天就辦下來文書,給村裡修口公用水井。

不回來還好,可如今明顯在外頭發了財,如果不給家鄉帶來點實際的東西回饋一下,人家指不定在背後怎麼說你忘本呢。

當然何言信臉皮厚,不會在意人家說他。可終究還是得為他們自己留條退路,讓彆人記著點好。

雖然旱情已經過去,可是村裡許多能喝的水源已經斷流了,就連何家這口井的水位都隻有以前的一半。

總不能一直喝河水吧?所以在新裡正那了解村裡吃水困難的情況後,宋葉箐跟何言信決定修口新井。

至於為什麼不修書院?那種投入就過於大了,如今讀書貴,他們又不是大冤種。

但是在這個萬物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古代,村裡如果出個能當官的讀書人,對所有人,包括他們都是非常有利的,所以就想了另一個辦法。

何言信在眾目睽睽之下給裡正的是二百兩銀子,全用來打井自然是多了,剩下的錢還有另一個用途。

村裡如果有送適齡兒童去學堂念書的,隻要核實情況,每月就可以到裡正這領三兩銀子的補貼,如果過了縣試還會有獎勵,繼續讀下去會加大補貼。

為了防止監守自盜,或者徇私的情況出現,何言信請了村裡最有威望的老人以及吳大爺共同監督,還去縣城做了公證文書。

不過這份文書目前沒有讓任何人知曉,備用以防萬一罷了。

相信隻要心裡有成算的人家,都會把孩子送去念書的。畢竟這裡的書院學費每月才一兩二錢,他給的數目完全夠學費和基礎餐食費。

至於其他的費用?那就得他們自己掏了,自家孩子讀書總不能什麼都不出吧?又不是強製性,自己想個明白去吧。

果不其然,他話音剛落,就有許多人家在盤算著把孩子送去鎮上讀書劃不劃算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