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願意去“隔離處”,也不讓家人去,因為在他們眼裡,去了那就意味著等死,哪怕官府再三解釋有裡頭很多大夫進行醫治,不會不管他們。可活下來的欲望還是使他們不敢輕易相信。
還有城中的世家大族直接找知府施壓,就一個要求—開城門。
好在知府不同於家道中落的羅觀養,他的家族在京中也是叫得上名號的世家,抵得住這些勢力,不在怕的。
思及家中飛鴿傳書送來的信,上頭除了朝廷的各種動向,還了何言信在京中的係列動作,包括宋葉恒也得到皇帝重用種種,知府便有了決斷。
再說昭州如今有新種作為保障,朝廷再怎麼著也不會像聞縣一般輕易放棄。
於是知府不顧任何人或威逼或利誘,跟著羅觀養一道把城中事物順順利利安排下去,最終控製得當。
“不要強行壓抑,對,放輕鬆。”宋葉箐對憐瑤說道,又仔細詢問:“喉嚨還難受嗎?已經不想咳嗽了是吧?還有其他難受的地方嗎……”
藥已經接連服用三日,成效非常喜人。作為症狀最輕,患病時間最短的憐瑤如今可以說是痊愈,長出來的紅疹還沒形成規模就消退而去,隻留下點淺淺的印子。
就連當初到她手上最嚴重的身上那潰爛流膿的紅疹雖然還是讓人看著渾身難受,但也好轉了大半,已經有結痂的跡象。
咳嗽?自然也是沒有了的。
宋葉箐此時才算徹徹底底把提著的心落到實處,露出個如釋重負的笑容。
要知道這些日子她可沒睡過一個好覺,白天就罷了,夜裡每隔一個時辰就要過來看看情況,阿花提出代她守夜都被拒絕了。
晚飯後,又到了幾位大夫互相交流、商討病情的時候。這個流程也是在宋葉箐的提議下才有的。
剛開始時他們還遮遮掩掩,生怕自個的東西被他人學了去。畢竟在大安,醫學上極為重視傳承,這是他們安身立命的根本,哪怕隻是個經驗所得也輕易不得外傳,頗有閉門造車那意思。
要知道黃獨那樣慷慨的在這真是風毛菱角,可稱奇葩。
可他們發現這師徒倆一個比一個光明磊落,毫不吝嗇的把經驗之談公布於眾。久而久之,幾人在會談中就不顧忌那麼多了。
“我負責著的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轉,隻是症狀嚴重些,恢複得不如箐娘負責的。”
秦常山作為宋葉箐的師傅,兩人互相的交流是最多的,他覺得可行,自然跟著一起。
“那陶張氏所言不虛,咳疾不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