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大劫為災,大劫為道(2 / 2)

寶貝葫蘆 老豆根 8117 字 10個月前

王明搖搖頭,轉身朝紫霄宮外離去。

有些人總是不服自己,就像是‘總有賤人想害朕一樣’,自己位高勢大,天地間第一,太容易招忌了。

“休要多言,嚇唬一下你們而已。封神大劫,貧道會拿出一個辦法的,哼。”

王明朗朗的聲音從紫霄宮外響起,王明已經按下雲頭穿梭清氣朝昆侖山落去了。

紫霄宮中商議封神的事情就這樣結束。封神其實是鴻鈞老祖定下的封神,整個天地大劫也受這位道祖把控。王明隻不過是被動應劫。

諸聖從紫霄宮歸來。

聖人們這一次不再隱瞞封神大劫將起這件事情,各個道統紛紛緊閉洞府,各方強者、高人各自呆在家中靜修不出,有跟腳的聖人道統弟子都知道了大劫將起。諸位聖人道場中,隻有聖人的嫡傳、親友知道天外飛來的異域大陸,其餘之人還僅僅知道大劫產生,不了解真想的人心中都怨言不止,感到天地的殘忍。

天地才安寧多少時間,就又開始要掀起大劫了?

仙道中的群仙得知了消息後反響也很大。

仙庭中,有些仙道高人知曉了紫霄宮事情的大致經過後,群仙對妖、修羅、神道三類就愈發布滿了。

“封神大劫,但凡曆劫之人皆有可能身死道消,幸運被封神榜拉走元靈者也將從此要融入星鬥之中成為神靈,修為不進,再無緣仙道,從此受那封神榜操控,成那天地傀儡。好駭人的大陣。”

“傳聞洪荒之中,但凡應劫者,混元大羅金仙以下,皆有可能要在滾滾劫數之中走上一遭。”

“這天地封神大劫原本是妖教、修羅教、神庭三道聖人的償還因果引起的劫數,為什麼吾等仙道群仙也要入劫?吾等不都是體察天地、勤修功德麽?為何仍有劫數降臨己身?”

“可紫霄宮中已經定下吾仙道與劫有緣,吾等都已成應劫之人,大多都要在大劫中走上一遭,少部分人甚至會榜上有名,從此再難成道友啊。”

有仙人就猜測道,“又是其餘聖人們聯手對付了吾等聖人。或者是眼熱吾等仙道強大、修士太眾多了。”

輿論發酵下去,就開始有仙人憤恨道,“聖人為何要答應,唉,實在是太欺負人了。”

“聖人應當拒絕,吾仙道高手眾多,群仙億萬,不怕與其它聖人道統做過一場!但絕不會退縮!!定殺得其它幾道從此不興。”

又有人抱怨是那神道忘恩負義。

有仙人道,“神道最初還是受吾仙道扶持,發源自吾仙道道統的,而今卻成了養虎為患,天地封神大劫神道中的修士不用曆劫,反要吾等仙修代受。從一開始,吾仙道就成了飼毒之人,嗚嗚。”

不久,仙人們又知曉了紫霄宮中更多的經過,知道了道祖壓迫全真始祖聖人答應這一次無理的要求。眾仙又是嘩然一片,許多仙人揚天高呼,“天地何其不公?吾輩兢兢業業,守護天地,最終卻要有道友舍棄而去,曆劫而死!!”

也有仙人紛紛想去昆侖山求見全真始祖聖人,眾仙都有疑惑。

王明自從紫霄宮歸來後,有下令讓仙道眾修、各道場都閉關、靜修,嚴禁在天地中遊蕩。

現在輿論、消息在洪荒各聖人道統門下修士間傳播,影響發酵愈發厲害起來。

全真始祖聖人在昆侖山中顯出聖人異象,紫氣、陰陽造化氣息湧起,聖人道音響徹昆侖山、仙庭,“仙道門人靜心修行,誦念道經,封神大劫在人而不在天,仙道公平,自由吾定。且不可再妄議聖人,妄議大劫,製造事端!”

“謹遵聖人之令。”仙道修士都拜全真始祖聖人。

王明歎息一聲,慈悲安慰眾生道,“此事自有吾來解決。”

從紫霄宮歸來後,王明下令讓仙道內門弟子皆閉關。

一年之後,從紫霄宮飛來‘封神榜’落入昆侖山,交於王明手中。

王明就呆在昆侖山中參悟封神榜,想要參悟出一條給予仙道門人弟子的出路。

王明在山中參悟封神榜的景象。

此刻在須彌山中,準提聖人正在與接引聖人幸災樂禍呢,這一次紫霄宮中發生的事情,如果說是上天不愛仙道,相反來說就是實在是太愛準提、接引二人了。

仙道全真聖人與妖、修羅、神三聖爭鬥,四道相爭,必然全都敗在一地。而後土聖人占據冥土難以朝外發展,外來當興天地者,可能就是他準提、接引二聖之下的佛道了。

想想還有一些小激動啊。

道祖此舉實乃是全部都利好於西方佛教。

準提聖人自從回到了須彌山上後就開始有些不淡定,仔細盤算、默演這封神大劫中的種種天機、訊息、體悟天地大勢。準提愈發欣喜。

準提對接引說,“師兄,你說的不錯,吾佛道大興的機會也許真的要來了。”

接引慈悲道,“師弟,逢大事還需靜心。”

“師兄說的是。不過這一次吾倒沒有激動,而是感到看到了佛光,有了征兆。”

“師兄,吾推算天機,明知這天地大劫卻如道祖所言,興起於人族中商朝國運將近,在與商紂與西岐未來人主之間。那仙道此刻仍然大興,仙道在人族中的大部分勢力還名分上歸為商朝,所以吾心生一計,覺得可用。”“無論是未來仙道選擇守護商紂,還是支持人主,最少吾這計策也可推進大劫,不讓那全真悟出仙道生機之法,讓四道早日爭鬥,令四聖措手不及。”

須彌山上常年彙聚著浩蕩佛道氣運,接引在準提一開口前就已經揮手打出一朵金蓮屏蔽法則感應。準提說完,接引更加認真的打亂一切天機。

接引聖人,“師弟你想如何,吾佛道此刻身在劫外,已經惹人忌憚。此時吾二人且不可惹禍上身,正該遠避因果。”

準提,“師兄,吾自然知道,所以吾打算讓後土去做,……”

“善。”接引聖人點頭。

(關於許多書友問的問題,主角為什麼不離開洪荒,其實這是可以深深思考的問題,也是豆根的立意:

不是大道契機一定在洪荒。而是有比主角更強的人,跟腳也在洪荒。已經有了更強的金手指了,還要逃避麼。反正就像大家所說的,僅僅主角一個人逃跑的話,隨時都可以走。

也就像我們自己一般。

我們還要走麼?

主角的存在就是讓我們可以看到,他能戰勝一切。)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