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兄妹五個長得都不醜,其中宋昌永和宋紅玉是長得最相像的,宋昌永走到外麵,誰不說一聲俊俏少年郎,隻是光模樣俊俏也不能當飯吃。
古話說,嫁漢嫁漢,穿衣吃飯。
要是沒個養活一家人的本事,模樣再好看,也娶不到媳婦。
不過女子則不同,有一副好樣貌,於婚事上也更便利一些。
初心猜想,係統給她發了那麼一個任務,八成就是因為宋紅玉的好容貌,而惹了什麼桃花孽,才導致她所嫁非人。
將來在宋紅玉的婚事,她肯定要慎之又慎,反複仔細調查過才好。
“下回娘還是讓我跟著一塊兒去吧,好歹回來路上還有個人做伴兒。”
雖說一路上都是官道,但天黑夜深,到底不是那麼安全。
“也就這麼一回,過陣子你四哥進了城,這事就交給他去。”
初心都知道了張屠戶的兒子對宋紅玉的心思,怎麼可能還會帶著她再去鎮上。
要是沒什麼特彆情況,張屠戶的兒子這輩子都彆想再碰見宋紅玉。
母女倆合力把半扇豬肉抬進院子,初心又趕著過去還車,等回來天也徹底黑下來了。
初心讓宋紅玉給她舉著燭台,趁夜把半扇豬肉給分割好,然後放到房間裡儲存起來。
十月末的天已經有些冷了。
這些豬肉放上幾天也沒什麼關係,不至於像熱天那樣,放上個大半天就開始散味道。
接下來幾日都是大晴天,對於莊稼人來說,算得上老天爺開恩了。
宋昌永一個人收完一畝地的稻穀,和兩畝地的糧食,充分曬乾去除水分後,再收拾用得上的家夥事,全部拉上車,送去了縣城。
臨走前,宋昌永把自己名下的兩畝旱地和一畝水田,交給了三哥宋昌平和三嫂李氏打理。
隻需要每年給宋昌永一定的田地出息就行,反正佃給誰都是佃,宋昌永對他三哥三嫂的印象還算比較好,想著肥水不流外人田,也懶得再找彆人。
事後周氏和王氏知道後,聯合起來擠兌李氏,陰陽怪氣的說李氏有心計,背地裡行事。
李氏也不與她們爭吵,一心做自己的事情。
這些官司宋昌永自然不會知曉,進了城後,初心就給他安排了任務,讓他每天往返鎮上擺攤。
一應東西,初心都已經提前準備好。
初心想在縣城安家置業,光靠開店賣餛飩還是有些慢了。
畢竟她每個月還得支出一筆房租,還有劉大娘的工錢。
原先宋昌永還得兼顧家裡的事,她就暫時沒安排,現在宋昌永沒事情乾,店裡也已經有了劉大娘,宋昌永這個唯一閒著的人自然得忙活起來。
鎮上的碼頭每天來往的人那麼多,那可都是無數的客源和銀子。
反正宋昌永也沒什麼特長,人倒是機靈,手也不算笨,乾脆跟她學一學做吃食的手藝算了。
將來也算有個安身立命的本事,不至於娶了媳婦後,沒本事去養。
對此宋昌永倒也沒有抗拒,初心教他什麼,他就認真去學。
培訓了幾日,宋昌永隻學會了兩三樣簡單的包子以及最基礎的饅頭。
十一月頭裡幾天,下了些雨,溫度又降了一些。
等天放晴後,溫度也沒有回升多少。
宋昌永開始正式早起趕去碼頭擺攤,漆黑的清晨露水重寒意深,宋昌永裹得嚴嚴實實的,才趕車前往鎮上碼頭。
考慮到縣城和鎮上的距離有些遠,擺攤的東西又多又重,初心特地買了一頭騾子,專門幫忙拉車,能夠省下不少力氣。
頭一天出攤,宋昌永也不敢弄太多,隻蒸了一百個肉包,兩百個菜包,和五百個饅頭。
碼頭上除了來往客商行人外,最多的就屬碼頭工人了。
工人們為了能夠搶到活乾,每個人都來得很早,許多人都沒吃早飯。
這些人也是宋昌永的心裡客戶,隻不過碼頭上的賣吃食的攤販不止他一個,為了能夠開張,宋昌永也是賣力吆喝起來。
碼頭人多,宋昌永這麼一吆喝,倒也的確賣了一些出去。
隻不過大多都是饅頭,一文錢一個,掙不了多少油水。
肉包子三文錢一個,零星賣出去十來個。
看著身邊其他攤位前熱鬨的景象,在看看自己攤位前冷冷清清的,宋昌永都想另換個位置了。
這時,先前在宋昌永攤子上買了五個肉包的工頭打扮的男人,又再次來到了宋昌永的攤位前。
對方一張口就要了二十個肉包子,一邊給錢,還一邊跟身邊同行的人說,“這家的肉包味道好,一點兒也不臊,肉香十足,而且還特彆的鮮嫩彈牙。”
他這話說出來,跟他同行的人也同樣要了二十個,籠屜裡的肉包子瞬間就消滅了一半。
或許是有這兩人的宣傳,後續來宋昌永攤位上光顧的人就多了起來。
沒一會兒功夫,肉包子就賣完了。
其他人見買不到肉包,就退而求其次,把菜包給買完了。
菜包的餡料是酸菜,裡麵還放了一點兒辣子,配合著外麵的包子皮,特彆的開胃增食欲。
但凡買過的人,就沒有說不好吃的,剩下的饅頭就賣的慢了一些。
宋昌永一直賣到午時二刻,碰上一些工人買饅頭當午飯的,才把帶來的東西全都賣光了。
收攤趕車回到縣城,已經是一個半時辰以後了。
幸虧先前宋昌永吃了個饅頭墊肚子,否則這會兒肯定餓的前胸貼後背。
初心和宋紅玉母女不知道宋昌永什麼時候回來,所以提前吃過飯了。
這會兒宋昌永到家,初心也沒問他生意怎麼樣,先去廚房給他做了碗鹵肉麵。
鹵肉是頭天晚上做的,又泡了一晚上的鹵水,十分的入味。
吃飽飯後,宋昌永才把今天掙的錢拿出來,上交給初心。
“娘,咱家肉包子做的好吃,今天還有不少人沒買到,菜包子也賣得快,我想乾脆咱們就不賣饅頭了,反正也不掙什麼錢,專門做鮮肉包和酸菜包,您看怎麼樣?”
初心正好把錢數完,一共一錢又一百九十九文錢。
少的一文錢,就是宋昌永自己吃掉的那個饅頭。
“行啊,你看著辦就行,這攤子是你的,怎麼賣你自己琢磨。”
“那明天就先做兩百個鮮肉包,三百個酸菜包。”
宋昌永定下計劃,下午休息過後,晚上就跟初心一起準備明天早上出攤要賣的兩種包子。
次日出攤,肉包子果然賣的依舊是最快的。
即便它要三文錢一個,卻擋不住被它鮮美味道吸引的食客。
酸菜包也有其固定受眾,愛吃的辣的,對酸菜包就情有獨鐘。
宋昌永收攤一天比一天早,後麵他陸續加了些數量,保持在午時前趕回縣城。
一個月後,宋昌永的包子生意算是徹底穩定下來,每日都能掙個小兩錢銀子。
一家三口忙活著兩樁生意,每個月下來,合計能有十二三兩銀子。
雖然還沒有刨除成本,但光一個月流水,就抵得上農家小半年的收入。
照這種情形下去,努力個一年,就能在縣城置下房產,徹底安家落戶了。
全家為了個這個目標,都十分的有乾勁兒。
然而入冬後,天氣一日冷過一日,加上還有雨雪天氣,對於露天擺攤的宋昌永來說,是個特彆大的考驗。
儘管有初心給他專門弄得雨棚,可以阻擋雨雪,但是天氣潮濕,柴火不易燃,有時候風大些,還容易滅火。
除此之外,還有個特彆折磨人的地方,就是冷。
青山鎮隸屬廣雲府轄下,地理位置應該在江南一帶。
這兒的冬天,不像北方那樣粗獷,而是像那密密麻麻的銀針,無孔不入的專往人骨頭縫裡鑽。
為了掙錢,宋昌永也是咬著牙硬挺,一直堅持到臘月二十六。
年底可以好好休息幾天,等過了年,再繼續去擺攤。
初心的餛飩店一直開到臘月二十八,劉大娘那邊不僅結清了工錢,還發了年禮。
十斤豬肉,五斤麵粉,五斤白米,兩斤糯米。
如此豐厚的年禮讓劉大娘喜不自勝,打定主意要一直跟著初心乾。
畢竟這麼大方的東家可不少找,而且初心不僅大方,事情也少,工錢也結的及時。
劉大娘的鄰居們都羨慕她找了份這麼好的活計,要不是初心店裡暫時不招人,她們都想毛遂自薦了。
過年得有個過年的樣子,初心特地去布莊買了兩匹布,準備給宋昌永和宋紅玉一人做兩身新衣服。
這兒的人冬天的衣服不是棉衣就是各種毛裘大衣,初心做的棉衣,裡麵的棉花特地縫製成片,兩片中間夾了些羽絨進去,做成的衣服比一般的棉衣要暖和多了。
宋昌永也是靠著初心給他做的棉衣,才能咬牙硬挺了那麼多?????天。
這個年初心打算回宋家村去過,主要他們才進城兩三個月,要是不回去,難免有些打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