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丫跟在王元寶身後,瘦巴巴的小臉上難得露出了一絲笑意。
儘管往日王元寶很少乾這種活,但平時他在一旁看的也不少,也不是多難的事情。
為了能給新女兒演示如何磨豆子,王元寶依葫蘆畫瓢,學著他娘往日的步驟,先把泡過一天的豆子先過一遍水,然後碼到磨盤上堆滿。
“大丫,你在旁邊幫我盯著,我喊你,你就用勺子把外麵的豆子推進洞裡去。”
大丫重重點頭,拿著勺子在旁邊嚴陣以待。
推磨盤不僅得要力氣,也得講究個巧勁兒。
一開始王元寶推的並不順暢,不過想到大丫在旁邊看著,便慢慢想著他娘以前是怎麼推的,慢慢的也變得有模有樣了。
大丫站在旁邊,時不時的吹捧幾句。
王元寶雖然有些不好意思,但心裡還是很受用的,磨盤也推的越發有勁兒。
這時,大丫才往廚房的方向看了一眼。
雖然王元寶和初心同樣都是她的救命恩人,但在大丫的心裡,更為信賴喜歡初心。
以大丫的小腦袋瓜子想,推磨盤這種力氣活,自然得交給家裡的男人。
初心是長輩,又是個小腳女人,當然不能太過勞累。
要不是大丫自己還小,推不動磨,也不用找法子哄王元寶這個新爹來乾了。
初心收拾好廚房出來的時候,就看到王元寶跟大丫父女倆分工合作,乾的有模有樣。
大丫眼尖,看到初心後,忙替王元寶邀功。
“奶奶,爹好厲害,一會兒功夫就磨了小半盆豆子了。”
初心看到王元寶那齜牙咧嘴,又不敢鬆開手的樣子,笑了笑,“你爹是厲害,往日家裡磨豆子的活,都是你爹在乾,我說讓你爹歇一會兒,你爹都不肯,說就這點活兒他一個人就能乾。”
王元寶本來想歇一歇,可被祖孫倆連番吹捧,隻能硬著頭皮繼續磨下去。
盆裡總共泡了十斤豆子,一斤豆子可以出五斤豆腐。
每天原主就隻做這麼多,剛好能賣完。
一斤豆腐兩文錢,刨除豆子的本錢和柴火錢,每天的收入大概在6-70文左右,一個月也就兩錢左右。
雖然看著沒多少,但房子是自家的,平時隻需買些米油肉菜柴,一年到頭,還能攢下一些來。
王元寶磨豆子的功夫,初心也沒閒著,去準備點豆腐用的鹵水。
等豆子磨完,濾完豆渣,就開始下鍋裡煮。
磨好的豆子不光能做成豆腐,還能做成豆皮。
煮豆漿時,麵上厚厚的一層就是豆皮,用兩根長筷子跳起來,掛好晾曬,等乾了以後,又是一道美食。
先前原主做的那些豆皮,因為數量不多,所以一般都是自家人吃了。
初心卻打算拿來做一樣新吃食。
原主煮豆漿時,一鍋隻能出兩三張豆皮,但初心特地學過,所以一鍋出了十張豆皮。
一張張冒著熱氣的豆皮被拿到院子裡晾曬,剩下的豆漿被裝到大盆裡,加入鹵水點製。
中途稍微有一點凝固,呈果凍狀的時候,初心舀了兩碗出來,撒了點白糖進去。
這也是原主的老傳統了。
每次做豆腐,都要先盛一碗豆花,給兒子王元寶吃。
隻不過這回,吃豆花的人變成了兩個。
王元寶捧著甜豆花,吃的嘴巴直唆氣,新鮮的豆花燙得很,但就是這口燙勁兒,才吃著爽。
大丫是頭一回吃甜豆花,甜滋滋的汁水,配合上嫩如雞蛋的豆花,在她心裡已經成為了天底下最好吃的東西。
其餘剩下的豆花,則全部倒入一個個四四方方的容具中,用細密的紗布包裹住,壓上木板,木板上再放上兩塊大青磚。
這樣壓製一夜,豆腐也做成了。
大丫有些舍不得一次把好吃的甜豆花給吃完,見初心忙的沒個停歇,便想過去幫忙。
“你小人家家的,好好吃你的豆花,這點活沒多少,仔細燙著你。”
王元寶的一碗?????豆花已經見了底,見大丫碗裡還有一大碗,便故意說,“你不愛吃豆花的話,那就給我吃吧。”
大丫看了看王元寶,乖乖把自己的碗遞了過去。
“爹吃吧,爹乾活累。”
王元寶也就是逗逗大丫,哪裡真能從她嘴裡搶吃的,他忙把碗推回去。
“我跟你說著玩的,你快吃吧,冷了就不好吃了。”
大丫聽了這話,才開始慢慢把一碗甜豆花給吃完了。
一家三口忙到半夜,才總算能歇息了。
夜裡大丫跟著初心睡一屋,初心本來還擔心大丫換了環境,會睡不著,不想大丫躺上床沒一會兒功夫,就睡的噴香。
次日天微微亮,初心就醒了。
起床做好早飯,叮囑王元寶帶著大丫彆亂跑,便推著獨輪車出去賣豆腐了。
家裡的豆皮還沒有曬好,現在天氣乾,要不了三四天功夫就能曬好。
等豆皮乾了以後,她打算做一種新的吃食去買,賣豆腐的活便交給王元寶。
家裡王元寶跟大丫坐在一桌吃飯,他夜裡給大丫想了個名字。
“以後你叫王英好不好?”
大丫從小沒個正經名字,不光是她,抱石村裡許多孩子都跟她差不多。
這會兒她得了新名字,自然高興。
“謝謝爹。”
王英眼睛亮晶晶的,捧著碗想了想,又忍不住說,“爹真有文化。”
王英不識字,也不知道英字的意思,但是跟大丫一比,就顯得莊重體麵多了。
父女兩吃過飯,把家裡收拾了一番。
初心賣完豆腐回家,不僅看到了煥然一新的屋子,也知道了新孫女的名字。
自此以後,王英也算是正式成為了這個家的一份子了。
因為家裡多了個王英,家裡就顯得乾淨多了。
她是個勤快人,在家裡根本閒不下來,王元寶又不忍心讓她一個小丫頭乾活,便跟著一起忙活起來。
人一旦有事情可做,就不會有那麼多空閒時間,去想一些有的沒的了。
這天,初心見豆皮差不多曬好了,便叫上倆人,要給他們做一樣新吃食。
初心先把豆皮用水泡軟,然後用早上新稱的肉,加上各種配菜調料,做成了肉餡。
一張豆皮切成四塊,包上和好的肉餡,一個個整齊碼在竹子做的蒸架上,然後放進鍋裡隔水蒸熟。
王元寶沒見過這種吃食,“娘,這是什麼吃法,拿豆腐皮包包子?”
“偶然聽人說起過,在其他地方有人用豆腐皮做包子,那滋味跟麵粉做的包子大不一樣,我也是忽然想起來,試上一試,待會兒出鍋了,你們父女倆幫著嘗嘗,要是好吃,咱們以後便做這豆腐皮包子賣。”
初心做飯的手藝要比原主強上一些,所以這段時間王元寶的胃也給養刁了。
王英也差不多,吃的好,臉色都好看了不少。
父女倆盯著鍋裡不斷升騰的熱氣,舔嘴的動作都有些一致。
初心讓王元寶看著灶裡的火,她則繼續把剩下的豆腐皮給包完。
總共做了兩蒸架的豆腐皮包子,加起來差不過得有三四十個。
初心掐著時間,等一鍋蒸的差不多,就掀開鍋蓋,用竹筷子把蒸架給端上來。
剛蒸熟的豆腐皮包子燙得很,初心熟練的在手上蘸了涼水,快速拿起一個豆腐皮包子見到盤子裡。
一蒸架撿完,又把剩下的擺上去,放到鍋裡繼續蒸。
初心拿了兩個小碗,給王元寶和王英父女倆一人裝了一個。
“快嘗嘗,小心燙。”
王元寶慣愛吃燙食,稍微吹了兩下,就往嘴裡塞。
豆腐皮經過曬乾後,變得有嚼勁,加上再這麼大火一蒸,一點兒也不廢牙,反而脆嫩彈牙。
肉餡裡加入了蔥花和小料,豐沛的汁水,鮮甜鹹香,肉餡一點兒不柴,嫩嫩的像是在吃豆腐一樣。
王元寶一雙眼睛變得越來越亮,“娘,您怎麼琢磨出來了,也太好吃了。”
初心又看了眼王英,她嘴裡塞了半個,慢慢嚼著,察覺到初心在看她,連忙跟著點頭。
初心滿意的笑了。